第190期「家庭教育莫失守」   
     在家中傳承基督徒價值觀     

林家強博士
一個理論與實踐並重及支持終身學習的讀書人,多年從事金融研究及投資管理工作,近年參與社會企業發展。一家五口洋名均以「i」為首,期望建立一個洋溢「愛」的家庭「i-Family」。

  我生在香港傳統的草根家庭,信主超過四十年。父母早年均為拜祖先及占卜求福問前程等民間宗教活動的信奉者。育有一子兩女,年齡介乎十五至十八歲,已透過「堅信禮」公開確認信仰。感恩太太有相同信仰,能同負一軛。「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二十二6)這節經文提醒我們引導兒女建立以神為中心的生活。本文是我在家庭生活的經驗和反省,以及追隨教牧長者及前輩的分享指導下,就「在家中傳承基督徒價值觀」歸納出以下幾點︰

確立核心價值
  父母的價值觀須確立清楚,才能帶動兒女一起成長。我家的生活態度是家庭成員一同努力學習及實踐聖經教導,特別堅持以下幾方面︰

  一、預備基督再來——永生盼望(約翰福音十四1;帖撒羅尼迦前書四16;啟示錄一7)

  二、學習主耶穌,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神愛人(路加福音十27)

  三、守護祂賜給我的家庭(詩篇一二七3;箴言二十二6)

  四、運用恩賜來榮神益人(馬太福音二十五15;箴言三十8-9)

  換言之,家人共同提醒及實踐以神為首,重視家庭生活及家人的生命發展過於個人成就的價值觀及生活態度。

  此外,我也很小心處理文化差異及傳統習俗的問題。記得先父時常提及中國傳統文化中之「孝道倫理」、「慎終追遠」及「尊天敬祖」所產生的習俗是團結家族及締造中國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孝文化」。「孝」的社會價值與「教」的社會價值是共通的。其實,孝順父母也是聖經重要教導之一。所以,我向父母傳福音特別小心,當然傳統文化涉及拜偶像等行為是有違信仰,無法妥協,但不能令他們誤會我不尊重傳統及漠視孝道。所以,我也透過「孝」的比喻及行動來向父母介紹天國的訊息。其中關鍵是世人需要孝順生我育我的雙親,是理所當然的,但更要孝順創造天地的主宰。我們不但感恩上天賜予五穀豐收或國泰民安,更要感謝天父的慈愛所賜給我們永生的禮物——主耶穌的救贖及進而「愛人如己」的倫理價值觀等。當然,我們需要不住為父母禱告,願神的恩典降臨到他們身上。我的父母終於在幾年前開始願意返教會,先父去世前已經信主,家母(八十三歲)及岳母(九十三歲)分別於去年聖誕節期間受洗。

融合教會生活
  教會生活為基督徒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主日崇拜是我們家庭生活的加油站,學習把勞苦愁煩交托給神;領受神的話語而重新得力;享受與主耶穌團契的生命;感恩天父的寬恕,學習寬恕別人;向天父表達感恩而獻上奉獻,經歷弟兄姊妹互相代禱;互相分享如何活出基督的樣式及堅守信心等候基督再來。我們教會常有外國弟兄姊妹因公幹或旅遊途經香港,參加教會聚會,短暫的逗留無損他們聆聽神話語及祝福的意欲,更把握傳福音的機會。教會弟兄姊妹是我們家的好榜樣。

建立健康家庭六要素
  史提特博士(Dr. Nick Stinnett)及其他學者曾於世界各地研究健康家庭的特質,發現健康家庭擁有六種共通元素。我相信健康家庭是基督徒兒女生命成長的搖籃,下文簡述六種健康元素的特徵及個人實踐時的體會︰

1. 幸福信念
  不論是否有宗教信仰,大部分健康家庭相信人生中有一主宰。維繫家人共同擁有的信仰與價值觀,有助家人建立和睦團結的關係。

  我們在子女成長過程中,時常提醒他們能夠認識耶穌、成為神的兒女是生命中最寶貴的禮物。生命的豐盛在乎我們能否以神為中心,常存謙卑感恩的心、行公義、好憐憫,與神同行(彌迦書六8)。我們家定期為家人、教會及他人代禱,盼望神憐憫身在災難貧困中的人。

2. 關懷欣賞
健康家庭的成員願意從家人角度瞭解家人,表達關懷及欣賞,積極營造溫暖家庭的氛圍。

在忙碌生活中,切忌將家人的好意和付出視作理所當然,這也是我作為父親早年常犯的錯誤。過去幾年,我學習從欣賞出發,定期安排與兒女及太太個別約會,把握機會表達對家人的重視,享受獨處交流。偶爾,我刻意陪伴太太去街市買菜或在用餐後洗碗(這是筆者最怕做的事情),表達我欣賞太太勞心勞力照顧家人。

3. 合一委身
  健康家庭成員致力務求彼此的快樂和益處,並重視家庭的團結合一。父母應盡量鼓勵兒女參與家庭生活的決策,讓他們感到被重視而願意承擔責任。
  
  某年我更改家庭渡假安排,行程由三兄妹負責策劃,他們覺得自己被信任,令大家旅途愉快,以後每次旅行我們亦樂得清閒。另外,我們從小就十分尊重兒女的同學及朋友,視他們為我們的朋友。因此,當兒女遇到學習上的疑難,甚至人際關係出現感情迷惘時,都願意與我們傾訴。父母為兒女負上禱告的代價需要極度包容和耐性。筆者認識一位熱心愛主的牧師,誰不知他四歲時已開始偷竊,年青時叛逆不羈,但感恩的是父母長年累月為他禱告,今天的他已成為神學教育領袖。

4.共聚天倫
  健康家庭的成員願意優先參與家庭活動,重視與家人相聚的歡樂時光。父母刻意減少外界活動,避免家庭生活受影響。

  子女對父母是否專心與他們相聚十分敏感。如果你想建立健康家庭,須定期預留一段仍然精力充沛、內心平和、專心一致的時間,與家人共度歡樂時光。雖然我在外忙於工作及教會事奉,但我和太太在時間管理上很有默契。當年兒女初次學游泳時,我公幹回來從機場趕去泳池,支持兒女的學習,也順道與家人共享夏日歡樂時光。

5. 積極溝通
  健康家庭的成員樂於抽空與家人溝通分享,重視彼此意見交流及對方感受,即使有意見分歧,也願意坦白表達個人意見,有信心達成共識。

  因此,建立家庭成員溝通的機會十分重要。有時兒女是父母的老師,孩子的真情流露正好提醒我們不要把事情看得太複雜,甚至幫助我們重拾童真。除了祈禱時間外,我們每星期都有家庭分享時間,早年以聖經故事分享為主,後來主要分享感恩事項,或對家人所關心的地方作出分享或互相點評,彼此學習尊重及聆聽家人意見。

6. 團結抗逆
  健康家庭能抱正面開放態度,適應人生轉變,家人願意攜手克服困難,甚至視壓力和危機為成長的機會。

  三個孩子擁有不同性格及身處不同成長階段,要了解其內心世界,談何容易!我們積極參加學校的家庭教育及學習感恩的親子活動,也鼓勵兒女一齊觀看勵志電影,最深刻的莫過於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靈魂衝浪手》(Soul Surfer ),講述一位年僅十三歲女滑浪金牌得主,被鯊魚襲擊而失去右手。她對神充滿埋怨,痛不欲生,但得到弟兄姊妹鼓勵及家人支持,終於明白神透過苦難鍛鍊她。她繼續努力,滑浪成績不減當年,亦透過見證分享幫助世界各地遭遇患難的人。

善導「知、情、意、行」
  筆者喜愛終身學習的理念︰教育即生活、以學習者為中心,在實踐過程不斷延伸學習,才能孕育出學習者生命的果實。正如「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十二2)基督教教育學者Dr. P e r r y Downs 指出有效的基督教教育是讓信徒生命改變,透過「知、情、意、行」的整合,最終活出基督的樣式。

•「知」是知識︰從求知而了解事物的真相
•「情」是情感︰從感動而產生情感關係
•「意」是意志︰以義無反顧的意願來支持某種決定
•「行」是行為︰以行動實踐某種決定

  「知、情、意、行」互為影響,息息相關。以信主過程為例,獲得耶穌基督身分的「知」識(約翰福音三16),產生感激之「情」及以信心接受天父的救恩(約翰福音十四16);進而立志及持續「意」願追隨基督(馬可福音八34);經歷生命轉化而「行」出基督的樣式(加拉太書二20);等候基督再來及持守永生盼望(約翰福音十四2-3;哥林多前書十五19)。

與您共勉
  基督徒得救雖然有賴天父無條件的恩典,但屬靈生命成長卻不是一剎那的激情,也不能單靠聖經知識的灌輸。基督徒家庭所有成員須身體力行,才能在謙卑中經歷神的大能,在感恩中把握基督白白犧牲的意義,在立志中活出主耶穌的樣式,在仰望中守候基督再來。在家中有效傳承基督徒價值觀,父母須確立並堅持以神為首的核心價值及重視家庭的生活態度,融合教會生活為基督化家庭的加油站,建立健康家庭與兒女一起成長及克服堅守信仰所面對的挑戰,善導兒女去整合知識丶情感丶意志及行為的更新變化,活出基督的樣式。
  
參考資料︰
1. Nick and Nancy Stinnett and Joe and Alice Beam, Fantastic Families: 6 Proven Steps to Building a Strong Family (Howard Books, 1999)
2. Perry G. Downs, Teaching for Spiritual Growth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