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國維:多元社會中的多元教會

本分題重複提出「多元」,它指出對現代追求普遍性的一種批判,在後現代注重發聲和創意。驟眼看,多元鼓勵自我中心,彷彿必然威脅真理的獨一性和教會合一;亦有社會研究顯示,30–49歲一代多認為法治衍生自由,18–29歲一代重視民主帶來自由,顯示出世代差異中對統一秩序與多元表達的不同偏好。

在基督教信仰中論及的多元,可以「三一論」起始。「一」與「多」,哪個比較優先?我們還可以探究當中的神學意涵。上帝既是一體,又是三位,表達出需要協調與和諧的世界,其實包含著豐富多樣的創造(可引申至福音書的多重角度、信徒群體的組成等)。聖父、聖子、聖靈既各自是完全的神,角色亦互有分別,是平等而關係密切的;其本質相同,並非從分裂而來,其合一沒有破壞多元。

進一步探討多元,黃博士提醒我們要好好分辨「多元性」(plurality,一而多)與「多元主義」(pluralism,只有多而沒有一)。後者的表現包括個體化的價值追求、權利神聖而不可侵犯、「甚麼都不代表我」的取態、忽略溝通與共識等。無論如何,在肯定多元的同時,我們仍要嘗試分對錯,多元並不應該淹沒明辨是非之可能。談政治光譜和同性戀議題如是,正如隨地便溺者不能以多元為合理藉口,崇拜詩歌打band也不能脫離處境就草率強分對錯一般。

從教會本質檢視多元,加3:26–28提到因著基督而多成為一,弗4:3–6的「七個一」所要求的是憑信心看見,邁向合一而毋須統一思想、立場或行動;當年的納粹基督徒反猶、南非更正教會支持種族隔離,都成為我們的鑒戒。潘霍華在《聖徒相通》說,上帝合一的旨意是在差異中堅持同屬基督身體的見證,這從新約時代猶太人、希臘人共存的教會已經開始實踐。

有一弔詭之處,在於神亦要求祂的子民要在基督裏、聖靈裏有一致的想法和心思(腓2:2),這是否與多元的現實有所衝突?黃博士認為這是在追求真理、分辨對錯的終末目標上趨同,不是倚靠「大聲」、「大權」,卻以基督的心為心,不出於私心,互相照顧,看別人比自己強(2:3–5)。聖言的宣講與實踐,應當有其時代的處境。

如何將「合一」、「多元」、「一致的想法」等融合起來?講員所述或可如下圖示:

160416

經歷過撕裂的香港社會與香港教會應該醒覺,撕裂本身是多元主義的一種較為極端的版本。對「不同而和」的一份堅持,就是當今教會的見證。


(2)陳韋安:教會的軟弱與更新

教會是一個奧古斯丁「上帝之城」與「屬地之城」的混合體,在終末的審判以前,總有在世失敗失敗再失敗的機會(參稗子的比喻,太13:24–30)。中世紀教會強調visible church、high church,乃基督在世的代表,是上帝的子民、被揀選者、神的家、聖潔的國度;馬丁路德則強調invisible church,是一群在罪與苦難中仍堅守信仰的人。

陳博士的立論是教會的本體正正以教會的軟弱為基礎,這牽涉到「基督論」——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林前6:15, 27, 12:13、弗1:8等)、新婦(賽62:5、約3:29、弗5:23–32、啟21:2)以及群羊(約10:14–16,具開放性的羊圈)。教會無法脫離基督而獨立存在,它在耶穌升天以後、再來之前有其「已然未然」(already but not yet)的曖昧狀態(ambiguity);教會自從其雛形開始(即門徒睡著、崩潰、四散;約18章),亦沒有擺脫其軟弱的本質。

正如路德所言,信徒既是義人,也是罪人。在visible Christians in the invisible Church的處境中,教會如何吸納其軟弱?巴特在其《羅馬書釋義》第二版論及教會的困境、過失與希望(第九至十一章),從羅9:10–13詮釋基督徒同時是「雅各的教會」(恩典中的,不可見的)和「以掃的教會」(明道不行道,軟弱的,可見的);雅各的教會是在神跡裏發生,因此充滿問題的教會正是它的本相、常態,並非特殊情況。引申之,信徒毋須期望解決教會所有問題以締造完美教會,卻要期待被神使用,謙卑服事,彰顯上帝的國度。

甚麼是教會的標記?天主教會說是聖禮,基督新教認定是福音(瓦器裏的寶貝,參路德「九十五條論綱」的第62條)。教會傳揚福音,其歷世歷代所作所為卻又時常與福音相違背;教會不是神跡的出口——教會本身就是大神跡。

教會的另一本體是行動。作為一個動態的概念,信徒不斷經歷更新,正如手機的更新一樣,永遠無法達到無瑕疵的版本,重點在於過程,並服膺於聖靈的工作。羅12:2指出的「更新而變化」,是被動式的be transformed與Spirit-renewed mind,抗衡world-conformed的傾向。信徒「踏入聖靈的懸崖」,祂給予我們的不是可擁有的本錢、保證的安全感,因為聖靈是風,捉不穩,待人去尋求;聖靈的大能,不是凡人所預期、所限制的(power of the Spirit = possibilities of the Spirit),卻為信徒的處境帶來盼望。

總而言之,教會是不斷的改革中(Ecclesia semper reformanda est)。更新從來不是可作複製或自我膨脹的過程,卻是出於信心的施與和差遣;學習立新而破舊,不故步自封。當有人問:我應該離開教會(而去另外一間)嗎?他或她也許忘記,自己也總是在教會之中;與其做個消費者,不如做個改革者。


(3)講員答問摘錄

覺得教會「好難頂」:
既是不幸,也是大幸,因為信徒無從否定基督普遍的恩典。值得思考,祂的捨己能否使我們虛己,操練認罪與聖潔?

「多元」與「對錯」之含混性:
正如政治參與要看處境的多元,又正如凡物都可吃,但「三高」的時候餐餐食麥記,就導向分辨對錯的問題。我們需要傳講道成肉身、進入人群的福音。

為教會熱血的徒勞:
撫心自問,尋求堂會走改革道路時,為的是基督?為的是教會?還是先為自己求?

聖靈的「不穩定性」:
不穩定不等於不可靠,而是拒絕佔用聖靈(例如靈恩式的),並且尋求神的旨意與幫助。

關於另起爐灶:
這是歷史上不同宗教運動、宗派發展的常態,可是正確的目標不只停留在指出問題的階段,而在於認清、回應、持守使命,「爐灶」才能長久。

關於轉教會:
必須從個案細節來判別對錯,it might be a right choice but must be a tragic one,難道「轉完又轉」會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嗎?合一就是激勵我們無論環境如何,仍甘願背負別人的重擔。


備註:
受益於2016年4月15日晚上,中國神學研究院黃國維博士、建道神學院陳韋安博士的信息。講座由宣道會香港區聯會青少年部、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合辦。

青年神學講座·黃國維、陳韋安:重塑我們的教會(講道筆記)

魚皮


愛遊走書店、球類運動、思考與聆聽,動靜皆宜,靜中帶旺(不是樓盤);編輯為業,社會科學出身,認為知識、信仰、志業互為表裏,不相排斥。相信聆聽促進對話,對話促進理解,理解塑造信念,信念塑造人生。閱讀,就是一種對話;理想的對話活潑像乒乓球,劈里啪啦,你來我往。好看,也好聽。


Post navigation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