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中纪委历史文章作者“习骅”是谁?
分享至:
 (2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修文 2015-02-27 06:15
摘要:或许是考虑到谐音缘故,许多人认为习骅是某个高大上机构的笔名,实则不然。他现在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工作,法学博士,在‘反腐第一线’工作多年。用一句大白话说,习骅是一个真人真名。

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大清“裸官”庆亲王的作风问题》、《雍正如何让官吏为国家做事》、《皇帝的伙食费到底多少?》、《雍正铁腕治吏的启示》、《“癸酉之变”与嘉庆帝的反思》,这些刊登在中纪委网站上的历史小文不仅被广泛传播,也被不同人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很多人发现,这类能被中纪委看重的以史为鉴文章,作者署名都是“习骅”。更有意思的是,今年中纪委热推的书籍——《中国历史的教训》,作者也叫“习骅”。

 

或许是考虑到谐音缘故,许多人认为这是某个高大上机构的笔名,实则不然。在《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是这么介绍习骅的,“现在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工作,法学博士。曾先后师从南京大学林仁栋教授、北京大学黄宗良教授,研究廉政立法和苏共问题。”书中还提到一句,“习骅在‘反腐第一线’工作多年”。用一句大白话说,习骅是一个真人真名。

 

尽管官方介绍语焉不详,但“上海观察”经过梳理发现,这位习骅同志曾在中纪委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检组监察局工作,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前应为中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纪检组监察局,担任过纪检监察室主任一职。现任中纪委驻国家铁路局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

 

其实,习骅同志的写作天赋早已被领导机关发掘。早在2013年11月26日,中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纪检组网站就刊发文章《总局党组书记蒋建国对组局习骅同志系列文章作重要批示》。

 

文中写道,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现任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作出批示,“习骅同志的学习、思考、语言、文字能力令人钦佩,特别是这种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研究的精神更值得大家学习。建议习骅同志继续下去,并可以明清故事为重点再撰写数篇,然后结集出版。这对于启发党政干部自觉勤廉奉公,对于树立纪检监察工作者形象,均有积极意义”。而时任纪检组组长宋明昌要求,“请习骅同志再接再厉,多出精品力作”。

 

该文介绍到,习骅同志利用节假日,将历史典故与反腐倡廉工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发表文章10余篇,受到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表扬,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在之后的2013年12月10日,中纪委驻局纪检组网站又刊文《驻原总署组局牢记使命、忠于职守,在机构改革特殊时期经受住政治考验》,其中也写道,“纪检监察室主任习骅同志,陆续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媒体发表有关文章10余篇,被中央纪委网站、各地纪委网站和报刊杂志广泛转载”。

 

作为纪检干部,习骅曾在2009年担任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派驻人民出版社巡视组组长,这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下派出的首个巡视组。习骅能委以如此重任,也说明其受上级重视程度,这也符合在《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所说的,“习骅在‘反腐第一线’工作多年”。

 

之后的2010年,习骅担任过全国“扫黄打非”办督查组组长。当年2月23日至24日,以习骅为组长的全国“扫黄打非”办督查组一行,前往江苏省督查整治手机网站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工作情况。

 

据《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编辑透露,习骅认为,新一届党中央狠抓反腐败受到全国人民支持,受到感染,用文字诠释中央精神是纪检干部的义务。

 

这位中纪委大笔杆子也谈了他的反腐观。他不主张一味强调个人道德堕落而忽视制度防范的作用。他引用恩格斯的话指出,人是“半人半兽的东西”,“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还是少些。”

 

同时,人又是理性的动物,懂得趋利避害,每个人的行为选择“本无所谓好坏”,因此习骅认为,运用道德约束、思想教化来改良人性尽管有其根本意义和终极价值,但却不具备现实的、工具性的制约功能,不但效率低,而且不可靠,只有建立完善制度才是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最根本、也可能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就好比农夫,要防止鸡鸭进菜园子乱吃,扎紧篱笆是最紧要的”,习骅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洪俊杰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