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與否 一場沒有贏家的公投

英國脫歐與否 一場沒有贏家的公投

工商時報【羅至美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 英國脫歐公投23日舉行投票,舉世矚目的答案也終將揭曉。值得深究的是:為什麼英國首相卡麥隆選擇辦這場舉世皆曰不智的公投?是否如俄羅斯總統普亭所言的「勒索歐盟」? 一個普遍性的看法是:卡麥隆是為了要回應黨內長期疑歐勢力對執政的干擾,以及對英國獨立黨(UKIP)在選舉中的威脅,而以公投作為黨內管理與壓制UKIP的工具。確實,不同於工黨內部對歐洲議題有一致性的共識,保守黨內部自1980中期柴契爾政府以來,對於歐洲議題,始終存在嚴重的分歧,不僅造成黨內團結的一大阻礙,最終導致柴契爾政府的下台。無法駕馭歐洲議題的形象,更導致保守黨在1997年之後經歷了戰後最長的在野紀錄。 2012年主打反移民議題的UKIP在民調中的支持度首度由個位數上升到10%以上,威脅到部分以險勝當選的保守黨議員之席次,進而對當時仍屬脆弱多數的卡麥隆聯合政府形成隱憂。以公民投票「解決UKIP這隻狐狸」(shoot the UKIP fox),以及「中立化」歐洲議題對保守黨內部的干擾,成為卡麥隆合理且聰明的選擇。 然而,卡麥隆並非不知道操作公投的風險性以及失控的可能,因此,他其實無意真的舉行一場公投。當時的政治算計是:民調顯示保守黨將無力過半而必定再與自由民主黨合組聯合政府,屆時公投之議題將遭到支持歐盟的自民黨與工黨的同聲反對,而在國會投票中自動被否決。因此,當2013年1月,卡麥隆正式宣布,若當選連任,將舉行脫歐公投時,他並不認為這場公投最後會真的舉行。 換言之,當2015年卡麥隆政權意外於大選中大獲全勝而取得完全執政時,是完全在他的政治算計之外。脫歐公投因此騎虎難下、弄假成真。操縱公投的危險性自此完全顯現出來:公投升高了英國社會的對立性與衝突性,不同立場之間的民意不僅沒有因為辯論的反覆舉行而變得相互理解與對話,反而變得更加疏離與仇恨,甚至因此發生了英國公投史上首樁槍擊案的悲劇。對國際社會來說,英國脫歐公投的不確定性是今年全球經濟能否順利復甦一項最為確定的威脅。 回頭來看,因為政治算計失算之下所產生的脫歐公投,沒有使得英國社會對此議題產生任何共識,而是更加地撕裂與對立、賠上了無辜的生命、傷害了社會的團結與和諧、震盪了全球經濟與金融。不論今日公投的結果如何,沒有人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