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很蝦的歷史:臺灣的釣蝦場是怎麼冒出來的?

圖片來源:David Hsu@flickr, CC BY-ND 2.0

一根釣竿,一手啤酒,再找一群逗陣ㄟ朋友──你準備好在釣蝦場裡消磨一整個週末夜晚了嗎? 

在現代臺灣人的休閒生活裡面,釣蝦是一個頗趣味的小節目。你我身邊,可能有一些朋友都熱衷於這樣的娛樂活動。但你有沒有想過:釣蝦這種活動究竟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我們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會在週末假日呼朋引伴,一同釣蝦去呢?

大放異彩的「泰國蝦」

說到臺灣人養蝦的歷史,估計跟養虱目魚的歷史差不多長,因為草蝦跟虱目魚總是被養在一塊兒。漁民在沿海捕撈魚苗,也會撈到蝦苗,就一併丟進了鹹水魚塭裡去。

不過,早期的臺灣沒有蝦苗的培育技術,蝦子都是從海裡撈回來養的,這樣的養殖辦法,產量自然不高。一直要等到美國的洛克斐勒基金會(直到今天,這個基金會仍然致力於改善全世界的糧食問題)出了一筆錢,延聘剛剛在日本念完博士的廖一久先生回到臺灣做研究,世界第一批人工繁殖的草蝦苗才終於成功地被培育出來。

那是1968年的事情。從那年開始,臺灣蝦子的養殖產量準備邁向世界第一,草蝦也逐漸成為平價餐館裡的熱門菜色──

ㄟ等等,你說我們今天在夜市裡能夠吃到那盤草蝦,那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的基金會),竟然也有點功勞?

嗯,歷史的牽連,很多時候就是這麼奇妙。

當然更重要的是廖一久等人的努力。這位科學家與其團隊的研究成果,為日後臺灣的養殖業創造了很可怕的產值。廖一久後來在屏東主持東港水產試驗所[1],繼續開展他的科學事業。據說這個小小的研究所,後來發展為全球水產養殖學界的聖地,聲譽非常卓著。而臺灣養蝦的技術能力,也在這個神奇的實驗中心裡面,持續level up。

1970年代以前,臺灣陸續完成了好幾種蝦苗的人工培育,不過,都是需要鹹水的海蝦,那樣的蝦塭,通常也得開在靠海的地方。如果是淡水養殖的話,就比較沒有這個限制。台灣本地的淡水蝦,體型多半小一點,經濟效益不好,也就不是養殖業的發展目標了。

但是,從國外引進的淡水蝦,長得就很大隻──那也就是今天你在釣蝦場裡面釣到的泰國蝦了。泰國蝦的正式名稱叫「淡水長臂大蝦」,幾個字把他的特色給描述得十分明白:這種蝦子有一雙長長的藍色手臂,用淡水養殖,最重要的,他是「大蝦」。

泰國蝦的體型比其他淡水蝦都要大,賣到市場上也有較好的價錢。所以,自從1960年代初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科學家發展出該種蝦苗的培育技術以後,泰國蝦的養殖,便陸陸續續在世界許多地方形成了產業。

臺灣的泰國蝦也是這麼回事。1970年,臺灣也從聯合國的科學家手中得到了一些蝦苗,而那個神奇的東港水試所,也在隔年底完成了泰國蝦苗的本土人工培育[2]。泰國蝦的養殖跟著開始向民間推廣,之後,這些活跳跳的大蝦,還將一路游進臺灣的釣蝦場,游向你的餐桌。

喔對了,當年被洛克斐勒基金會請回臺灣的廖一久先生,也參與了臺灣泰國蝦苗的人工繁殖研究。所以,你今天在臺灣能夠釣蝦,追本溯源,還是跟那位19世紀的全球首富有點關係──再一次的,讓我們感恩洛克斐勒,讚嘆洛克斐勒。

不好賣沒關係,整個池塘開給你釣!

但是,當泰國蝦的養殖在臺灣剛要起步的時候,行情還不是很好,因為品質與價格競爭力更強的草蝦,已經佔領了整個蝦蝦市場。一直要等到1987年,臺灣的草蝦養殖產業逐步崩潰於病變以後,泰國蝦才展開大舉反攻。

另一方面,大概因為低溫冷藏的技術限制,早期的泰國蝦也不像草蝦,可以大規模外銷(你如果把釣回來的泰國蝦拿去冷凍,通常不太好吃)。在本國或外國的飲食市場,這些蝦兵蝦將都沒法殺出重圍,怎麼辦呢?

窮則變,變則通,1980年代初期,泰國蝦於是在餐桌之外,發展出一種很厲害的用途:專門被釣。

臺灣的釣蝦場,很多人都說是南部率先發展起來。其實1983年的《海外學人》雜誌有篇文章,說當時的屏東人忽然開始「熱衷釣泰國蝦」,因為那裡的養殖業者直接「開放養蝦池供人垂釣」[3]。該文或許能為臺灣釣蝦場的起源提供一個更明確的說法──1983年以前的屏東蝦塭 [4]

整個池塘開給你釣,這種想法其實不算新鮮,因為早些時候臺灣的魚塭就已經在做同樣的生意了[5]。1973年,也已經有人在城市裡經營專門的釣魚場[6]。釣蝦場後來在臺灣的種種發展,其實都有前例可循。

不過,釣蝦的樂趣,畢竟還是跟釣魚很不一樣(嗯,這真的要釣過才能體會)。大概來說釣蝦比較不花力氣,成就感也來得快,2小時內可以拉到一堆蝦子,這種快節奏的消遣,頗能配合城市生活的步調。更重要的是,體型比較大也比較強壯的泰國蝦是淡水養殖的,很適合丟進城裡頭的水泥池子。

於是在1980年代中期,很快就有業者跑到都會區裡面,開設專門的釣蝦場。在臺北,釣泰國蝦最初流行於近郊的私人魚池,再變成夜市裡的小攤子,最後就變成了室內釣蝦池[7]。釣蝦在那個年頭,迅速竄紅為全臺灣最夯的庶民休閒活動。

釣蝦場的崛起同時為臺灣的泰國蝦養殖帶來春天。1980年代後期,屏東內陸沿高屏溪一帶,許多田地紛紛改闢蝦塭,大批農民轉型為泰國蝦的養殖戶。其中也有不少靠著養蝦一夕致富的故事。而很自然的,當臺灣的釣蝦熱大規模退潮的時候,故事就要往反方向發展了。

平價庶民娛樂的代表

我自己小的時候住臺北三重,外縣市移民的聚居區,藍領勞工很多,釣蝦場也是多到一個不行。大概1990年代初期吧,在我所剩無幾的三重記憶裡面,有幾個片段就是釣蝦。那時我爸我媽都還是20、30歲年輕人,他們自然也跟上了時代的腳步,一起去釣蝦。

以前的釣蝦場,不像現在會準備那種平臺式的大型烤箱,你擁有的就是一只炭烤爐。釣上來的蝦子就串上竹籤抹上鹽,往爐子上面丟。釣蝦場通常還會擺大台電動,那是《快打旋風II》當道的年代,其他還有《雪人兄弟》或《雷電》之類的機臺。蝦子釣一釣覺得無聊,就去玩個兩道。

想起來那真是很素樸的娛樂,就是釣蝦、吃蝦跟打電動,但也正是這樣單純的消遣,趕上了臺灣經濟起飛、消費性享樂需求大幅成長的時間點。於是乎,釣蝦就這麼陪伴著一整個世代,在小池子旁邊陪伴著無數年輕人排遣無聊。

有一陣子,滿街林立的釣蝦場為了對付競爭壓力,各自想了許多奇招攬客。擺個小瑪莉之類的麻仔台(賭博電玩)之類的是基本款,也有人掛KTV進來,或者拿蝦子去換菸換酒換獎品。

喔,你說這幾年的釣蝦場有辣妹陪釣好像很潮?這招在我3歲大的時候,早就有人玩過啦[8]

其實本質上來說,釣蝦就是釣蝦。從年長一輩到我們這個世代,臺灣的釣蝦場除了兩小時公竿漲了好幾倍價錢以外,其餘的事情大概變不到哪裡去吧。

不過,臺灣的釣蝦場倒是有個很不錯的衍生產物,那就是各種各樣的泰國蝦料理。包括「X海岸」系列的胡椒蝦餐廳,或者是其他那些檸檬蝦、啤酒蝦、麻油蝦,其實很大一部份都是從釣蝦場發展出來的副產品──代客料理是早期釣蝦場搶生意的重頭戲,菜色自然也要推陳出新。不過,當初大概很少有人想到這些蝦料理之後竟能獨立經營,變成我們下班以後會去喝兩杯的活蝦之家吧[9]

從糧荒到經濟起飛的上班族

後來臺灣釣蝦場的榮景不再,可以做很多解釋。惡性競爭、蝦子漲價、負面新聞頻傳……你可以找到幾十種理由。不過說來說去,大概就是褪了流行,沒什麼複雜的道理。對我來說,釣蝦就是一個年歲的風景,風潮正盛的時候就有人揪,有另一種娛樂取代了,也就少去──說起來只是這樣。

其實有不少人公開討厭過釣蝦。曾是臺灣一代心靈導師的林清玄,就曾經在他的書裡直白地批評釣蝦「就是愚痴,不會做有意義的事情」。他的這個論調當然極端一點,但在當臺灣的知識圈子裡,把釣蝦場看作某種城市文明病癥的人,可能不在少數[10]

1991年釣蝦場方興未艾的時候,表演工作坊的經典舞臺劇《臺灣怪譚》,也有個段落諷刺釣蝦,說這種娛樂講究「快釣快殺快烤快吃」,求的只是一種快速的饜足。然而20餘年之後,地球人在諸多消費性娛樂裡獲得的滿足或許都要比釣蝦來得更快一點,而我們多半已不覺得,這樣的速度有哪裡不太對勁。

我其實很好奇現代臺灣人對於釣蝦這件事,還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很多老外倒是覺得挺新鮮的)。畢竟這個步調已然不夠快的休閒活動,其實有些趨於沒落,討論也少。很多人上次意識到釣蝦場的存在,可能還是因為林書豪去釣蝦的關係。

好吧,先不管我們每個人怎麼想,若稍稍回顧這篇文章所提到的故事,臺灣的釣蝦場其實可以拉出很有趣的歷史圖景。

比方說,當初洛克斐勒基金會之所以贊助世界各地的糧食生產研究(包括臺灣的水產養殖),為的是要解決人類社會可能的糧食缺口。他們每年提供的那75,000美元贊助款,也確實在臺灣創造出一個產量豐碩的草蝦王國。

然而泰國蝦在1970年代的輸入、培育、推廣養殖,完全是這個過程裡面的意外產品。更意外的是,這些淡水養殖的大蝦,竟然在這座神奇的島嶼上發展出了娛樂功能,催生出一座又一座的釣蝦場,甚至衍生出一堆重口味的蝦料理啤酒屋。這兩個廣義的休閒場所,都為苦悶的臺灣受薪階級,提供了紓解與排遣的重要管道。

──誰能想到當初那個意圖解決全球糧荒的投資計畫,到頭來,竟然解決了臺灣眾多上班族的心情鬱卒?

嗯,歷史的牽連,很多時候就是這麼奇妙。

(作者為故事網站編委)

     

【長榮海事博物館x故事】大航海冒險系列講座:島嶼和它的譬喻──關於鯨魚的一些臺灣歷史故事

▌講者:陳韋聿(Emery的歷史角落,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作者)
▌時間:4/14(六)14:00-16:00PM
▌地點:長榮海事博物館(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11號
▌票價:300元(可享免費停車及參觀海博館之優惠)
▌購票連結:https://goo.gl/8n7VCk
▌洽詢電話:02-23516699分機6119或6117

     

[1] 最早是東港養蝦中心,隸屬水產試驗所台南分所,1971年獨立為水產試驗所東港分所,今天已改名為東港生技研究中心。

[2] 因為是從泰國寄來的,所以這種蝦子在臺灣普遍叫作泰國蝦,其實它不見得產在泰國。

[3] 參見《海外學人》,136-137(臺北,1983),〈地方新聞集錦‧屏東縣〉,頁63。

[4] 李姿靜的碩士論文裡有個更早的故事,但出處未詳。參閱氏著,〈里港泰國蝦養殖業的發展〉(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頁130-131。

[5] 參見《聯合報》,1958年6月21日,第2版,〈桃園魚池開放 請君前往垂釣/獲魚多寡過秤計值〉;1966年3月4日,第6版,〈八角塘魚池 正是垂釣時/每人僅繳費十五元 便可自由逍遙一天〉。

[6] 參見《經濟日報》,1973年1月12日,〈珠寶商開設釣魚場,台南增加一新行業〉,附帶一提,那時候釣3小時只要50塊,真是個回不去的年代。

[7] 參見《聯合報》,1985年7月3日第7版,〈釣蝦現烤〉。

[8] 參見《經濟日報》,1988年2月28日,第9版,〈釣蝦場不再瞎搞 純金牌獎勵釣客〉。

[9] 參見《聯合報》,2000年9月16日,第38版,〈台蝦代表:泰國蝦/不怕釣蝦場出身低〉。

[10] 一種提倡「正確娛樂觀念」的典型批評,參見《聯合報》,1990年3月20日15版,〈《新聞話後》 火統領大樓 燒出「貧乏的娛樂」 生活教育不振 衍成「可憐的休閒」 我們只懂在危樓中找樂子?〉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薛月順,〈臺灣「草蝦王國」的形成(1968-1988)──政府與民間扮演的角色〉,《國史館館刊》,24(臺北,2010.6),頁139-176。

薛月順,〈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 與臺灣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國史館館刊》,36(臺北,2013.6),頁99-139。

李姿靜,〈里港泰國蝦養殖業的發展〉,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清芬訪談,林清芬、蕭李居記錄整理,《廖一久:水產養殖的開路先鋒》,臺北縣:國史館,2008。

陳祥水,〈屏南村的土地利用〉,收錄於莊英章、潘英海編,《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二)》(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頁52-54。

瀏覽次數:372919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延伸閱讀

面向一般民眾,作者群以書寫方式,討論海洋環境議題與日常生活各方各面的關聯,讓我們一同面對自己的好壞習慣,真正面向海洋的呼求。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面向一般民眾,作者群以書寫方式,討論海洋環境議題與日常生活各方各面的關聯,讓我們一同面對自己的好壞習慣,真正面向海洋的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