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香港獨特時尚 摩登長衫 自主品味講環保

文章日期:2019年04月20日

【明報專訊】1950、1960年代,長衫是香港大眾的日常服,流行程度並不輸今天的T恤,款式多變且亦雅亦俗。但自1970年代起,長衫因客觀環境的變化而漸走向小眾化之路。然而近年坊間的長衫課程如雨後春筍,新式長衫更在國際時裝界掀起熱潮。長衫復興苗頭初現,似在預告這昔日香港獨特的時尚風景線,已準備「捲土重來」。

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婀娜的身段及華麗的服飾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但有人提出了疑問:她所穿的是長衫還是旗袍?

據《百年時尚:香港長衫故事》一書指出,長衫和旗袍為同類的中式袍服,分別在於長衫為香港昔日的地道男女稱謂,而旗袍則指上海女裝。

相傳清朝男性習慣穿著一種方便走動和騎馬的「長袍馬褂」服飾,即長袍外搭短身外套,之後不少男性選擇單穿長袍,稱之為「長衫」。至清末民初,女子接受教育的機會增加,社會地位逐漸提升,五四運動後,「女穿男袍」之風漸起,這袍服自1920年代開始盛行,並逐步加入女性元素。

滬裁縫南下 打破傳統長衫框架

宛如「雙生兒」的長衫和旗袍,於兩地的發展漸見差距。1930年代,上海旗袍不停推陳出新,融入西方設計元素,加入波浪裙襬、蕾絲邊等,剪裁上腰身亦收窄,突顯女性曲線。至於香港長衫衣料上有較多變化,但風格仍然保守。直至1930年代末,不少上海裁縫在戰爭因素下移居香港,促進了兩地女性袍服工藝交融。1940年代末,旗袍因政治因素在內地被禁制,大批南下的裁縫在港扎根、開班授徒,更引領長衫進入黃金時代。戰後男裝長衫很快便被西服取代,女裝長衫卻「青出於藍」,突破傳統框架,加入西式立體剪裁,發展出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

雖然長衫風潮於1970年代在西方相對廉價的成衣競爭、經濟低潮下走下坡,但這傳統服裝並未消失,由常服化為嚴肅場合中的正裝,在1980年代亦在影視、娛樂藝人的擁戴下人氣不減。至近年,長衫更有翩然回歸之象,國際時裝品牌加入長衫設計元素,本地設計師亦巧花心思,為這老香港中的一抹倩影注入活力。

「長衫是中國婦女的第一條連衣裙(dress),承載了中國人內斂、含蓄的文化氣質。女士穿長衫,展示了對華人女性身分的自覺。」設計師黃惠霞(Amy)道。

眼前的Amy身穿長衫,舉止端莊優雅,1950年代生於藝術世家,在長衫的全盛時期長大。她憶述當年成衣並未流行,要添衣就要找裁縫量身訂做,或買布自己做衫,「小學的老師都會穿長衫上課,他們有教養而和藹,我對長衫的印象是可靠又高尚」。她的母親和姊姊亦愛穿長衫,她形容姊姊所穿的長衫樣式較為貼身,突顯女性曲線,而母親的長衫則較為寬鬆低調。

她個人則一般在隆重場合,如酒會婚宴上,才會穿上長衫以示莊重。她解釋,生於殖民地年代,由於自小接受西方教育,文化認同亦偏向西化。「後來在修讀藝術史時,多接觸了中國文化,如山水畫作品,讓我重新學會欣賞中國文化,亦審視自己中國人身分。」後來她自學時裝設計,當頭幾年掌握了西服設計技巧後,她亦進而學做長衫。「中國婦女在重要場合便會穿長衫,背後包含民族意識。我作為華人,覺得必須學會這門手藝,才算是一個技術全面的時裝設計師。」

構造簡單 着重細節

她先報讀由資深裁縫關姬寶任教的興趣班,又請關老師私人指導,後來邊做邊學,修讀長衫製作相關的證書課程。她指長衫整體構造簡單,但着重細節,設計上考量很多,要因應不同場合的需要和個人特質去調整。「舉例說,在選布料上,直條布紋較為摩登,光身的布料如絲綢就較為典雅,衣領的形狀亦可營造不同的感覺,圓領較為嬌柔,方領就帶有剛陽味。」

11年前,她成立個人品牌,起初以訂製西服為主。「2012年,我們出品了第一件長衫晚裝,有客人偶然見到非常喜歡,立刻要求依樣訂製。」自此,她漸漸改為以設計新式長衫為主,傳統長衫有3個基本特點:立領、左襟蓋右襟(右衽)、側衩,而新式長衫則會因應設計風格要求,或為日常穿搭之便利,將細節簡化,風格亦融貫中西。至今天,她的自家品牌有八成是長衫。

她期望以創新的設計吸引更多人穿長衫,除了文化傳承,當中也有環保理念。「服裝是個人『名片』,反映個人品味和個性。時下快速時裝(fast fashion)氾濫,人們在服裝選擇上變得很被動,造成無意識的消費,甚至浪費。長衫的設計和製作,則講究如何展現個人風格,而不是被潮流牽着走。訂製長衫製作工序繁複,亦需要穿著者參與和投入,從中他會了解到每一件衣服都得來不易,從而學會珍惜。」

■amy'C Clothing Design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86-90號通濟大廈6樓

查詢:2878 1881

文:夏綽蔓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長衫薈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香港中式長衫和裙掛製作技藝 快速時尚 旗袍 花樣年華 長衫 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