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信仰不只是媽祖 從元宵擺暝看各村莊信仰,重拾人與天地的連結

「馬祖在地信仰不全是媽祖,你們知道這件事嗎?」在南竿島上抬頭即可見的媽祖巨神像下,在地居民談起馬祖在地信仰。

從元宵擺暝看各村莊信仰,重拾人與天地的連結

攝影:周小馬

「馬祖在地信仰不全是媽祖,你們知道這件事嗎?」在南竿島上抬頭即可見的媽祖巨神像下,在地居民談起馬祖在地信仰。

有一傳說,當年林默娘捨身投海後的遺體,隨水漂流自現今南竿的澳口,當地居民為紀念她而建廟,「媽祖對以前幾乎整島都是捕魚的我們來說很重要,但先民們當年從福州地區過來時,也將白馬尊王與華光大帝一同分靈而來。」因此,依據個別村莊姓氏與禮俗的不同,侍奉的主神也不盡相同。「元宵節時,我們最具特色的『擺暝』就可以看出各村莊的信仰。」介壽村的王榕樂大哥說。

白馬尊王(攝影:周小馬)

擺暝(ㄅㄟ ㄇㄤ),是馬祖列島上最具代表性的信仰儀式,源自於中國長樂、連江一帶,從元月十一日開始,村民陸續於廣場、廟前搭起牌樓,準備迎神繞境。「擺暝最主要是由『社頭』去挨家挨戶登記名冊收錢,用收來的『喜錢』購買所需物品祭祀,然後分配工作,通常主辦為四個人一組,每年結束的時候會分送豬腿給下一年度主辦人。」豬腿象徵接棒,並期許下任「社頭」能為鄉親多跑一些、多付出。

廣告

擺暝-扛乩。(攝影:王長琳)

神明正式出巡時,伴隨馬祖特有的鼓板樂隊,隊伍以寫著祭祀主廟或主神的長棍燈為首,接著保長公開道,七爺八爺身上掛滿光餅供人摘食保平安,隊伍後還有「孩囝」神偶與馬奴,周圍有著各式神兵將圍繞主神轎,場面熱鬧非凡。「尤其北竿的遶境隊伍很特別,會有廟宇的乩腳抬著乩轎隨行。」王榕樂說起擺暝滔滔不絕。

祭拜完後,大家一同參與「食福」,供品分配給登記參與的村民們分食,「以前都是在廟宇內大家一起用餐,凝聚村落的向心力,人數過多也會分配到較會烹飪的村民家中,聯繫感情。」

北竿擺暝-扛乩會師(照片提供:連江縣文化局)

時代環境變遷之下,傳統祭儀執行繁瑣,「以前擺暝時,大家都很怕登記不到,深怕社頭忘記自己,就會無法被神明保佑,但現在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年輕一輩的人遠在外工作,或者做生意忙碌,生存環境不像以往艱困,參與人數大量銳減,「甚至許多因為信仰或習俗需要的傳統工藝也逐漸消失,」王大哥舉了「上彩暝掛風燈」所需的竹編和剪紙手工藝瀕臨失傳的現況。

廣告

在時空快速交替的變化之下,在地文化生活快速流失,該如何重拾人與天地之間緊密的聯結,是馬祖列島下一個世代的新課題。

攝影:陳世斌

本文作者:蔡昇達

>>

白馬文武大王廟
南竿鄉馬祖村52號
0836-22093

更多馬祖旅行亮點:

走不厭的馬祖,一個澳口 一個村落
馬祖不只藍眼淚 小鹿、老酒、有神話

馬祖款款行

馬祖等你

4鄉;5島;22村;92光點;37微笑商店

北疆、默娘、依嬤、秘境、和平、原生

找回憶、找自己、找轉換、療癒群島、邊境漂流

吃慢樂迷瘋,傾聽邊陲的寧靜

出版年份:2015年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
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