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雲端的祝福:疫情之下,各國「線上畢業典禮」紀實

2021/06/28
3275
來自雲端的祝福:疫情之下,各國「線上畢業典禮」紀實

Photo Credit:文化大學新聞系、受訪者 Katie、子翔提供,作者合製

筆者和應屆同學們,身處在疫情下的畢業季,少了畢業的氛圍跟傷感,卻也因為如此造就了我們的不平凡。

採訪、撰文:宋思彤/換日線校園大使

6 月的腳步悄悄地來臨,樹梢上的鳳凰花綻放了,盛夏的季節報到,卻少了學士帽、歡呼聲跟畢業典禮的傷感。

今年的畢業季,校園彷彿被靜止般,成為了梁靜茹《寧夏》中的歌詞:「寧靜的夏天」。

台灣 COVID-19 疫情延燒,從 5 月 15 日雙北提升三級警戒、5 月 19 日全台進入三級防疫警戒,全國各級學校就陸續採取遠距授課。不過,隨著疫情沒有明顯緩和跡象,停課時間一再延長,教育部也拍板宣布:「全台各級學校畢業典禮取消,或改線上舉辦」,也讓今年的「同學」成為「網友」,畢業生們只能隔著螢幕說再見。

身處平行世界的台灣,來看看國外去年怎麼做?

這是台灣自 2003 年 SARS 以來,第一次停辦實體畢業典禮,並採線上舉辦。不過,疫情肆虐超過一年了,去年已有許多國家的畢業典禮都是採線上辦理,今年雖然部分國家解封,恢復了實體活動,但大多都有限制在場人數。

俄亥俄州大學在滂沱大雨中恢復了畢業典禮。圖/截自 俄亥俄州大學官網

以美國的俄亥俄州立大學(OSU)為例,去年 5 月就採用了 YouTube 直播的形式辦理畢業典禮,並邀請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發表演說;今年則因疫苗開始施打,恢復了實體活動的舉辦,但每場的參加人數都限縮到 13,500 人以下,參加者也必須保持社交距離。

再來看看歐洲,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去年也受到疫情影響,3 場實體的畢業典禮全部取消,轉為進行即時、同步的線上派對;今年則因英國疫情未緩解,同樣沒有舉辦實體活動。不過,倫敦大學學院也承諾將在疫情趨緩後(暫定是 2022 年),為 2020 年及 2021 年的畢業生補辦一場實體的畢業活動。

英國現場:無法穿上碩士袍,成為學生生涯最大遺憾

人在英國的 Katie,去年在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唸書時,正巧碰到疫情爆發,也連帶影響到應該要在 9 月舉辦的畢業典禮。起初,校方決定先將 9 月畢業的畢業生,與隔(2021)年 1 月畢業的同學,合併舉辦實體的畢業典禮。不料,在 COVID-19 絲毫沒有趨緩的情況下,萊斯特只能宣布全部改為線上舉辦。

畢業典禮當天,他跟朋友正好在外面玩,因此他們在路上利用手機,全程收看線上的畢業典禮。萊斯特使用的是多人視訊軟體 Zoom,也能自由選擇要不要開啟鏡頭,並讓每個學院的院長,輪流發表畢業演說。

畢典全程大約只進行 20-30 分鐘,「跟遠距上課其實也沒什麼兩樣」,在頒獎時也不能親手頒贈獎學金,只能用線上唱名的方式帶過。至於線上畢業典禮是什麼感覺?Katie 表示:「沒什麼感覺,因為你也不知道你要幹嘛。」

Katie 在戶外利用手機,收看萊斯特的線上畢典直播。圖/Katie 提供

跟實體的畢業典禮相比,Katie 認為「實體感」就是最大的差距,難得到國外唸書,卻無法親身體驗英國的各種慶祝儀式,包括學習歷程中最重要的畢業典禮,實在很可惜。問到最遺憾的事情,Katie 覺得是無法穿上碩士袍,並在典禮現場,親手接下自己的畢業證書。

美國現場:兩年相比,線上氛圍依舊無法取代實體典禮

美國身為初期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對於各項活動的管制,相對來說會更加嚴格,畢業典禮也不例外。

去年從南加州大學(USC)畢業的 Cindy,面對她期待已久的畢業典禮,也因為這樣受到波及──畢業前幾個月突然沒有了實體的儀式,家人也無法來美國,一同參加求學生涯中的盛事,Cindy 流露出失望的眼神:「其實還蠻空虛的。」

南加州大學線上畢業典禮,樂隊透過遠距錄影合奏。圖/截自 USC@YouTube

當天早晨,Cindy 準時收看學校的線上畢業典禮,令她沒想到的是:「直播只有 15 分鐘,而且還是預錄好的」,唯一的亮點是學校的樂隊,透過連線的方式隔空演奏。不過跟線上的畢業典禮相比,沒有派對、沒有食物、沒有慶祝儀式,也少了家人的支持、同學的陪伴,還有親臨現場時的溫馨感,「看完了線上影片,8 點 15 分,我繼續睡覺好了。」

即使南加州大學改為線上典禮,依舊有同學在校外集結拍照。圖/Cindy 提供

時隔一年,美國繼續面對 COVID-19 的「防疫模式」,即使疫苗施打率大大提升,但許多活動依舊受到限制。

子翔是今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博士畢業生,同樣透過線上的方式參加全校畢業典禮,但唯一不同的是,在畢典前,系上舉辦了研究生的授袍儀式(Hooding Ceremony),讓自己系所的教授和同學有機會齊聚,並授予披肩,象徵教授對畢業生的祝福與期許。

子翔收到麻省理工學院寄來的「紙板畢業帽」,道具創意十足。圖/子翔 提供

「最大的還是氣氛的差別」,子翔實際參與了授袍儀式,由指導教授親自幫他披上袍子並合照。為了讓全體同學都有共同參與畢業典禮的感覺,校方還特別準備了「紙板」畢業帽,寄送到畢業生的家中,同學們只要依照指示折好,就能戴上這頂特製的帽子,參與這場雲端盛事。

這個道具看似創意十足,「不過學生們的反應,卻是出乎我們意料的冷淡,我們認為,最大的原因應該還是『儀式感不足』所致。」

台灣現場:系上畢業典禮,充滿疫情小確幸及驚喜

文大新聞系線上畢典,畢業生遠距大合照。圖/文化大學新聞系 提供

即使去年國外已經歷經了無數次疫情風暴,但台灣在控制得宜的情況下,過了一年「平行世界」的生活。不過,今年 5 月台灣疫情失控,包括筆者在內的畢業生們,除了錯愕,更多的是措手不及。筆者系上持續了數年的「小畢典」傳統,碰上疫情,也被迫讓老師跟同學們,只能在雲端上相聚。

筆者認為,雖然儀式感少了一點,但還是有許多線上才能體會的「小驚喜」:從來沒有出席過畢典的老師,因為改線上而出現;開放家長們進入觀禮,他們的身影也出現在螢幕上頭;老師們來自螢幕另一頭的祝福,令我們聽了眼眶泛淚;典禮結束後的「數位大合照」,更是後疫情時代的遠距模式新體驗。

筆者身為今年的畢業生致詞代表之一,第一次在電腦螢幕前跟大家互動、致詞,也與同為畢業生代表的夥伴,事前做了無數次的討論、練習,深深地體會到:其實線上典禮的進行,並沒有比實體活動來得簡單,尤其是數位落差導致的技術問題,更要透過一次次的彩排,才能讓活動順遂地進行。

筆者與夥伴擔任畢業生代表,述說大學 4 年點滴。圖/文化大學新聞系 提供

因為疫情,打破了民眾的生活常規,也讓畢業生最重要的儀式被迫中斷。筆者和應屆同學們,身處在疫情下的畢業季,少了畢業的氛圍跟傷感,卻也因為如此造就了我們的不平凡。

引用一句我的夥伴在致詞時說的:「身為最特別的一屆,我們就拿出最特別的勇氣。」雖然今年的畢業生,在鳳凰花開的日子下缺席了,但疫情總會過去,在精彩的人生路上,我們絕對不會缺席。

《關於作者》

宋思彤/六六

準備踏入研究領域的 22 歲。喜歡紀錄生活、醉心於影像敘事,最近還迷戀日劇。期許自己用有溫度的筆觸,寫下身邊動人心弦的故事。時事延伸觀點:「六六 LiuLiu」頻道

執行編輯:蕭又寧
核稿編輯:孫雅為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