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女」的台灣政治:在老男人眼裡,女人只能是母親、妻子、阿嬤或海神

「厭女」的台灣政治:在老男人眼裡,女人只能是母親、妻子、阿嬤或海神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台灣政治界中,老人一向討厭年輕人爬得太快。如果是年輕男性,那就會被叫童子軍;如果是年輕女性,在老男人的神奇腦袋裡,事情就不只是童子軍那麼簡單了。

文: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打油詩人

不久以前,楊照說打擊假新聞會傷害言論自由,於是我想起了嘿嘿嘿案

所謂的嘿嘿嘿案大致是這樣的:2000年總統大選由陳水扁、呂秀蓮的「水蓮配」勝出,然而就在該年年底,兩人剛就職半年的時候,由楊照擔任總編輯的《新新聞》以〈鼓動緋聞,暗鬥阿扁的竟然是呂秀蓮〉為標題,稱陳水扁與時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的蕭美琴有染,而爆料者竟是副總統呂秀蓮。所謂的「嘿嘿嘿」,就是來自楊照指稱呂秀蓮深夜來電爆料時發出的笑聲。

這件事後來以呂秀蓮告新新聞勝訴告終,楊照也成了法院認證的假新聞販子。

但我其實一直想說,這件事其實遠不只是關於假新聞或言論自由。仔細回想,我們可以透過這個短短的故事描摹出那年代的台灣政治文化:一種厭女(misogynistic)的文化。

楊照編的這個故事裡有三個女人。

第一個是呂秀蓮。台灣史上第一個女性副總統,哈佛法學碩士、女權運動家、前桃園縣長。從擔任陳水扁副手起,就不斷遭受圍繞著女性身份而來的奚落。

以李敖為首,台灣的每個角落都不缺熱衷政治的老男人言必稱「呂秀蓮那個女人」;「深宮怨婦」的標籤如影隨形,一度讓許多人認為這是呂的自況,直到六年後一次呂與漫畫家見面的場合裡,才確定這是出自與會的某漫畫家手筆。在澄清這件事的始作俑者之餘,媒體也不忘繪聲繪影地強調呂說「怎麼把我畫那麼醜」,好像她就是個只關心自己相貌的,嗯,「女人」。

第二個女人是蕭美琴,歐柏林學士、哥大碩士、國際關係背景,有各種國際事務經驗,當時未滿30歲,簡單講,就像是今天的「口譯哥」趙怡翔,讓老人看了目眥盡裂。然而蕭美琴比趙怡翔慘的地方在於她的性別。趙再怎麼被攻擊,人家也只能攻擊他的年齡。就像和蕭美琴同時期的羅文嘉、馬永成,就被稱作是「童子軍」。

老人一向討厭年輕人爬得太快。如果是年輕男性,那就是童子軍;如果是年輕女性,在老男人的神奇腦袋裡,事情就不只是童子軍那麼簡單了。

但即便是陳水扁的屬下之中有個年輕女性,即便這個年輕女性位居超越同齡人的位置,甚至即便這個年輕女性正好還容貌出眾,在這些老男人的神奇腦袋裡,故事還不會那麼鮮明。

這個故事裡,還有第三個女人。一個半身癱瘓的女人。

因為她半身癱瘓,所以老男人就自認理直氣壯地在他們的神奇腦袋裡,超展開各種她丈夫找別的女性發洩性慾的劇情。

她是吳淑珍,陳水扁的妻子。

所以,想起楊照的那天,我一直問自己,將近二十年前的那時候,台灣的政治文化是如何想像女性的?

如果妳年輕、專業、進取,他們就覺得妳和妳老闆有不倫關係;如果妳位居高位,他們就覺得妳會陰謀弄權搞宮廷政治;如果妳不良於行,他們就等著看妳的丈夫出軌。

三個女人加在一起,楊照的故事編得像是厭女教科書一般地完美。

從那一刻起,楊照不再是什麼迷路的詩的文青了,他就是個長著一顆神奇腦袋的厭女老男人。

這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了。今天的台灣政治文化呢?

1200px-2013TIBE_Day5_Hall1_Yellow_Book_D
楊照|Photo Credit: 玄史生 CC BY-SA 3.0

我們現在有個女總統蔡英文,然後呢?這個總統在她的黨內,當初是以敗戰處理投手之姿走向台前的。那時候還有人不讓她當敗戰處理投手呢,有人說「能把國家交給沒結婚的小姐嗎?」有人說「穿裙子的怎麼能當三軍統帥?」

但是她還是站出來了。反正那個黨都快爆掉了,找不出幾個男丁來給管事,不要說管事了,等那個黨真掛了恐怕還找不到大孫來捧斗。而且她又能打,從黨內奮戰到黨外,參選、敗選、輔選、勝選、參選、勝選。她是她們家的招弟,要是有男丁,黨內的老男人大概也不會讓她出來,讓她出來,恐怕也有讓她出來當炮灰的意思。

但是她打出來了,帶著整個黨打出來了。

然後,到去年底,她的黨又快爆掉了。老男人說都是她執政失敗所以選舉被打爆,所以拱出了他們的金孫賴清德。

說執政失敗所以要換人出來,那你拱的是她的前行政院長,剛剛才為了敗選負責請辭的,這是什麼意思?

你對面的市長韓國瑜當不好就被拱去選總統,所以你就要找個行政院長當不好的去跟他「君子之爭」是不是,爭誰當得更不好?

所以我說是神奇腦袋嘛。

結果那個市長當不好的可能也不出來了,國民黨也找到了他們的金孫,不是,是金阿公郭台銘。

郭董要選了,郭董參選的故事裡也有兩個女人。

一個是在宣布參選前夕被他拿來祭旗的蕭美琴,對,又是蕭美琴。我覺得她在這個故事裡出現兩次也實在是蠻雖小的。

郭董說蕭美琴講話不看她,於是他大發雷霆。他可能很久沒坐在台下過了,不知道台下往上看是什麼感覺;他在台上的時候大概從來也沒人敢跟他說,在很多場合裡回答問題時不能只盯著提問者看,必須面向所有聽眾發言。

先不管這些吧。就算這些事他都不知道好了,如果今天蕭美琴是男的,他會這樣發飆嗎?

對於故事裡的另外一位女性,郭董倒是沒有厭女症發作。

大概是因為這位林女士(編註:媽祖林默娘)支持郭董選總統的緣故吧。

郭台銘板橋慈惠宮參拜(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從郭董再說回總統,我最近一直覺得有個畫面很好笑。

這個場景是這樣:一群老男人在談軍事外交國防,講超爽,超愛講,一個個好像就因為他們長了屌所以他們就懂打仗一樣。

畢竟在他們年輕的時候,軍中有首詩是這樣說的:我有兩枝槍,長短不一樣;長的打共匪,短的打姑娘。

可是你去聽他們講的都是些什麼:「啊我就一看到那個數字就感覺很貴啊」、「國防靠美國」、「不是啦不要靠美國啦,國防靠和平啦」。

可以至少稍微找個軍事迷社團爬爬文再回來繼續討論嗎你們?

至於那個被說穿裙子的三軍統帥呢?她在買飛機,在造潛艇,在搞區域戰略。

老男人還是當作沒看到啦,他們就繼續自我陶醉地嘟囔著,打姑娘,打姑娘,打姑娘,打⋯⋯

說是這個畫面很好笑,想想又覺得蠻可悲的。

那麼,在台灣的政治文化裡,女性有什麼被老男人的神奇腦袋肯定的角色嗎?

有的。她們是母親、妻子、不認識的阿嬤,以及海神。

她們對台灣政治最深入的參與,就是支持男人選總統,或者叫男人洗碗。

對,就是洗碗。不然你以為這些人的神奇腦袋還能把女人跟什麼聯想在一起?

延伸閱讀

本文經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打油詩人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