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上吐下瀉」毀了過年 防堵病毒型腸胃炎 有這些要點

快過年了,你是否已摩拳擦掌準備大啖美食了呢?然而,每年此時也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加上民眾閤家團圓,一個不注意,就有可能發生群聚感染,試想大過年的,一大家子竟圍在一起上吐下瀉,那種景象可就不是一個「慘」字可以形容了。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病毒性腸胃炎傳染透過糞口傳染,傳染力極強,主要症狀為腹瀉、嘔吐,並可能伴隨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提醒民眾過年探訪親友,拜年不妨「以拱手取代握手」,並秉持不生飲、生食,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等飲食原則,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此外,有些民眾習慣趁年假「走春」之便,前往郊外山區汲取山泉水飲用;部分旅宿業者也可能以地下水做為主要用水來源,然而為避免因飲用受汙染的水造成感染,建議都能煮沸後再予飲用。如前往山區或無法開伙的地方,則應優先考慮飲用礦泉水。

就醫、「停損」都重要 感染者勿再下廚、外出拜年

羅一鈞說,過去也曾有旅遊景點爆發諾羅病毒群聚感染疫情,為免舊事重演,提醒旅宿及餐飲業者,應落實廚房及廁所等環境的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的衛生及健康情形,如有不適症狀請暫停工作,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上班。

若不幸家中已有人出現疑似病毒性腸胃炎感染症狀,除了安排病者就醫,最重要的就是「停損」工作,即避免更多的人被傳染;所以,只要有疑似症狀者,皆應避免參與年菜調理,取消外出拜年或訪友行程,並加強家中環境、用物等清潔與消毒工作等。

食物中毒更危險 食材保鮮要留意

而比病毒性腸胃炎還可怕的,就是食物中毒了!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表示,婆婆媽媽年前採買年貨,總是一不小心就買過頭,若又忽略了以適當的溫度貯存,就有可能造成微生物生長與繁殖,一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下肚,後果不堪設想。

潘志寬更提供「預防食品中毒五原則」供民眾參考,包括:1. 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需澈底洗淨雙手,有傷口要包紮。2. 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3. 要生熟食分開:處理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具,避免交叉污染。4. 要澈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5. 要注意保存溫度:保存低於7℃,室溫不宜放置過久。

20170125-預防食品中毒五原則-01
20170125-預防食品中毒五原則-01

 

 


相關報導
坐好坐滿!兒童安全座椅正確使用 平安返鄉才是上策
羅慧夫基金會愛心義診 柬埔寨唇顎裂兒重展笑顏

★更多相關新聞 

沒健保卡也能看病 春節就醫必知3件事
春節醫院特別門診 內科、兒科最多
過年意外多 五個注意事項大家多留意!
【仁醫心路】揪感心!過年了...他們仍堅守在醫療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