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食補不同體質補法不同 以免補過頭

冬季食補不同體質補法不同 以免補過頭

農曆春節,許多民眾與親朋好友聚餐,免不了會選擇食補料理。中醫師提醒,中醫進補的藥材,分為三大類,包括溫補、平補及涼補,建議民眾要針對不同的體質食補。例如燥熱體質如果溫補藥材吃多了,可能出現口乾舌燥、牙齦腫痛、胸悶、失眠、流鼻血等上火症狀。(林麗玉報導)

 

許多民眾冬季進補,建議要針對不同的體質補,以免吃多了上火,也比較不會有副作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醫務長葉裕祥說,一般的冬令進補,都是屬於溫補法,對於虛寒體質的人相當適合,不過體質燥熱的人,就不宜食用,容易上火,例如腸胃不好的民眾,建議先調整好腸胃再來進補,還有感冒的民眾,也不適合進補;有急性發炎現象也不建議進補。而上火的表現症狀,包括口乾舌燥、牙齦腫痛、胸悶、失眠、流鼻血等。

主任葉裕祥說,「感冒的人,不適合溫補,就有感冒快好的人,吃了食補之後,發生嚴重的喉嚨痛。」

醫師提醒,有痛風、高血脂症、糖尿病者,進補時應該要避免食用動物內臟,另外高血壓患者,食鹽的量要加以控制,不可以喝太鹹的湯,提醒高血壓多半是陰虛火旺,不可吃太溫補的中藥,以免有血壓升高中風之虞。(照片為檔案照片)

★更多相關新聞

這一夜他腳趾痛到醒 竟是痛風找上門
吃飯快嗜甜食-她苦於胃食道逆流纏身
烏魚子膽固醇高 高血脂者要當心
魚湯愈濃愈營養?小心攝入過量脂肪
小胖-變-大肥-春節別讓孩子忘情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