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

憂鬱正在吞噬中年人力,支持系統在哪裡?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前些年,30出頭的媒體朋友聚會,煩惱的不外乎「找不到中階人才」、「產業快速蕭條」,前途茫茫,大家總是在問,30世代的人都去哪兒了?

「變成自由工作者。」朋友指著我,彷彿罪魁禍首。我苦笑:「再撐在那兒要生病的,我這是自救啊。」

幾年之後,這些朋友漸漸不再群聚,偶爾和其中幾位碰面,每個人都是一臉疲憊,無奈亦無言。問起「還有和誰誰誰聯絡嗎?」「沒有,忙,很忙。」有一天,和某位朋友約了拿東西給他,他一臉歉意:「對不起,我很想跟你聊,但最近實在沒辦法跟人說話。」我揮揮手道聲再見,別道歉哪,不寒暄,我也鬆口氣。

一個逐漸崩壞的世代

身為一個資深雙極性情感疾患兼社交恐慌症患者,在醫生宣告可以停藥之後,十多年過去,我沒有再踏入精神科。這並不代表「痊癒」,只是可以配合社會,用生活「技術」把日子過下去,真正的問題並沒有解決,也無法解決,只能與之共存,用演技掩蓋。寒暄,更多時候是負擔,不必要的社交能免則免。

年屆40,身邊因為憂鬱症而失能的朋友越來越多,這個年紀,正是中年危機發作的高危險群。我們在崗位上奮鬥了十多年,理論上應該是產業的中堅份子,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應該要負責穩住局勢、找出新路,卻一個個倒了下去,再聰慧、再有才,都沒有用。

「沒有用」如同詛咒,怎麼努力也沒用。做不完的工作越來越多,業績卻直線下落;漸漸的睡不著,漸漸的吃不下,漸漸的,下不了班,最後,上不了班。

長期失眠讓世界變得恍惚。天黑輾轉到天明,睡不著的壓力讓人起不了床,沒有力氣走出家門。一開始還可以爬起來打電話或寫信請病假,慢慢的,連請假的力氣也沒有了,變成曠職。

有的主管人很好,幫忙跟公司協調,改成彈性上班或兼職,讓逐漸失能的員工盡量維持穩定的收入和作息,希望我們能挺過生命幽谷。畢竟,時屆中年,雖然我們大多單身,但自己的生活和年邁的父母,都是開銷。

然而,績效與產出的指標就是在那裡,失能者,就是做不到。

失能不是懶散不去做,是做不到

我比較幸運,狀況最糟的時候才24歲,那時還在唸研究所,沒有社會壓力。病發時,腦子裡想著A狀況,執行起來卻是B狀況,實際情況則是C狀況,一如村上春樹的名句:「就像沒對準的描圖紙,一點一點地錯開了。」大腦罷工,連紅綠燈的號誌都辨識不了,無法過馬路,無法搭上對的捷運,無法在正確的站下車。很謝謝當時願意帶我去醫院的家人和朋友,造成大家好多好多的麻煩,沒有他們,我活不下來。

那個學期的期末報告自然是一塌糊塗,老師批閱回來,評語相當凌厲:「你整個學期的所思所學只有這樣?如此敷衍,如何對得起認真備課的教學者?」

任何原因都不是理由,我無法解釋,因為在旁人眼裡,我的「失能」只是「懶散無心」。

還好那時是24歲,不是44歲。40歲代的失能,在這個情勢陵夷的環境中,面臨的會是全面封殺。

勞工可以依照自身的健康狀況工作嗎?

在我發病的時候,很希望能有一家療養院,能夠讓我在狀況不好的時候,可以無牽掛的休養;狀況好的時候,可以工作,維持個人與療養院的經濟收入,畢竟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可以正常生活的。有療養機構照看,也不會造成家人負擔、困擾社會。然而,現在的憂鬱症已快要和近視與肩頸痠痛一樣普遍,絕非收容機構可以照顧。那,怎麼辦呢?居家隔離嗎?經濟與家庭重擔怎麼辦?

絕望與恐慌會把人往更糟糕的深淵推,因為尋求情感支持而落入新興宗教(或直銷)的情況屢見不鮮,不惜傾家蕩產、到處借錢去繳納各種費用,讓他們被親友排拒,陷入無法自拔的惡性循環。我常在想,有沒有更靈活、健康的工作機制,能讓人得以在修復自身的時候,還能賺取維持基本開銷的收入?

一個可以容許勞工依自身健康狀態工作的體制,可以是什麼模樣?

自由的工作時間是首要條件,但以現行的經濟結構來看,自由工作者缺乏法律資源的保障,往往是層層剝削的最後一環,以最少的執行時間和最微薄的獲利空間,來換取表面上的自由,實際上,往往要全年無休才能維持起碼的收入。不要說一例一休的「保障」與他們無關,只要不開工就沒飯吃,完全沒有生病的餘裕,這才是「自由工作者」的現實。

在我所知的自由工作者中,繳不出國保與健保的,大有人在。而這群人,往往也深受憂鬱所苦。他們本來都是該領域中的璀璨新星,病發如山倒,一路頹敗下去,還未年老,卻成了「下流中年」,神憎鬼厭,但求一死。

我們迫切需要支持系統,來撐住因為病倒而「中空」的中年人力資源,但,我們的社會有這個餘裕嗎?

瀏覽次數:109519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延伸閱讀

東南亞文化資產課程講師、獨立記者。醉心古代日常小事,靈魂碎片掉在世界各地。中華日報專欄〈魚露與蠔油〉作者,著有《澳洲不思議》、《吳哥深度導覽》、《柬埔寨:吳哥文明的繼承者》、《Lonely Planet IN 台灣》、《Lonely Planet 廣東》第二版。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東南亞文化資產課程講師、獨立記者。醉心古代日常小事,靈魂碎片掉在世界各地。中華日報專欄〈魚露與蠔油〉作者,著有《澳洲不思議》、《吳哥深度導覽》、《柬埔寨:吳哥文明的繼承者》、《Lonely Planet IN 台灣》、《Lonely Planet 廣東》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