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熱文

為何身體狀況突然急轉直下?

是身體出意外?還是真的年紀到了?無形中慢慢入侵的「衰弱症」不是病,卻可能拉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失智症或死亡率的風險。

衰弱症-高齡社會-老化-銀髮族-健康檢查-肌力訓練-飲食建議-40 next-40歲-列車世代-四十歲 圖片來源:GettyImages提供
    其他

數位專輯推薦:40 NEXT‧下一站,遇見不平凡的你!

若用標點符號比喻生老病死,「生」或許是逗號,「老病死」則是一連串驚嘆號或句號。

因為面對「老病死」,往往令人措手不及——長輩只是跌了一跤,健康狀況卻急轉直下,生命甚至轉眼即逝;平時富有朝氣的親友竟在小感冒後,開始頻繁進出醫院,最後還失能臥床。

但在唏噓感嘆背後,只要稍加留意,「老病死」其實有跡可循,而線索就是「衰弱症」(Frailty)。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除了中風和意外,失能不會一天就出現,都是慢慢的,也有經歷前期衰弱的過程。這值得在超高齡社會中先找出來,有助於壓縮失能發生的時間。」

四成老人都是衰弱症前期

因為衰弱症像信號彈,可預測一般人疾病與失能的發生。

例如,當有衰弱症時,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失智症或死亡率的風險提高,且易跌倒,未來失能機會更是身體健康者的五倍。

什麼是衰弱症?為什麼影響如此巨大?

它其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身體功能逐漸衰退的症候群,是從健康邁向失能的臨界點。

廣告

主要有五大指標可評估衰弱症,如:肌力下降、走路變慢、體重減輕、倦怠感,以及低身體活動量。只要符合三項及以上,就可稱為衰弱症;兩項則是衰弱症前期。(見表)

衰弱症最容易撲向銀髮族。根據國衛院研究,台灣65歲以上民眾,每百人即有5.4位有衰弱症,且高達41.5%的長輩屬衰弱症前期。但多數台灣民眾對它感到陌生,且即便它出現,還可能渾然不覺。

「不像高血壓或糖尿病,這些全民已有共識;衰弱症是近年較新的觀念,連有些醫師也不見得聽過,」長期研究衰弱症的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許志成表示。

好消息是,這看似難纏的敵人,並非無法抵禦。「衰弱症最可貴的是,它可以回復,」陳亮恭說,「甚至(讓身體機能)能更好。」

廣告

也就是說,衰弱症不像失智症、糖尿病,只要醫師宣告罹病,下半輩子就得和它們為伍;相反地,當衰弱症來襲,若能及早發現並改善,就可甩開它的疾病或失能魔咒,身體功能還能恢復得更好。

預防衰弱症也能幫納稅人省錢。

德國漢堡大學健康經濟研究中心(HCHE)於去年預估,做好衰弱症預防,平均每人三個月可為國家省下3017歐元(約10萬台幣)。

老而不衰 替國家省點錢

這些都讓預防「衰弱症」,成為全球面對高齡社會的重要關鍵字。例如,面對高齡危機的日本政府已展開行動。他們在遍布全國的4500個據點,積極讓社區長輩預防衰弱——鼓勵長輩走入據點,和同儕參加料理教室、動手做出健康餐點,或在教練的指導下,一起練肌力與平衡感。

廣告

看似簡單的做法卻有效。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研究所前所長鈴木隆雄曾分享,三個月後,這些長輩的肌力、步行速度不降反升。

去年底,歐盟老年醫學會前理事長米契爾(Jean-Pierre Michel)來台灣的演講則強調,當代靜態的生活型態,譬如久坐、少運動,讓身體功能更早退化,衰弱症也可能提早在中年報到,「中年預防很重要,可以降低疾病發生率,也是新的老年學觀點。」

預防衰弱,對失能者平均臥床時間長達七年的台灣來說,是航向高齡社會的重要指南。

三步驟預防衰弱症

怎麼做?從政府到民眾都得改變。

第一步,及早辨識出衰弱症。許志成說,台灣有很好的健檢制度,例如,65歲以上民眾每年可享一次免費健檢,「但健檢項目得做修正。」因為目前健檢的驗尿、測血糖等固然重要,但和衰弱症息息相關的「功能檢查」,如握力、走路速度卻被忽略,「這是很可惜的,」他說。

廣告

第二步,社會得扭轉對「老」的態度。常穿梭在高齡診間的陳亮恭說,「我的很多病人很被動,叫他吃會說吃不下、叫他動則不想動,天天期待開藥給他就會好;這和過去我們一直把『老』闡述成負面有關。」

他建議,高齡社會已成事實,「與其強調失能,不如重視強化。」更讓民眾願意積極面對「老」。

第三步,同時強化運動及營養,是預防衰弱症的關鍵。

存「肌」本,從年輕開始

運動上,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社區督導蘇信昌建議,每週至少運動三天、每次達半小時,且要持續三個月更有效,游泳、快走或騎腳踏車等都是好方法,並以達到發汗、呼吸有點喘為目標。

同時,別忽略加強肌力訓練。因衰弱症的產生和肌肉流失相關,且當年紀增加,肌肉的流失速度如雲霄飛車般高速向下衝:年過40歲,肌肉量每十年減少8%;70歲後每十年甚至流失15%。

廣告

蘇信昌建議,從年輕就得開始存好「肌」本,且可藉由簡單的日常動作達成,但得持之以恆。例如,舉啞鈴、裝水寶特瓶等練手臂肌肉,或扶著椅背墊腳尖練腳力,每次撐住10秒、重複10次,共進行三輪。

營養上,注重熱量攝取與補充蛋白質。振興醫院營養師涂蒂雅說,民眾常有錯誤迷思,認為老後活動量減少,不用多吃,或者是大量吃蔬果養生,卻沒補充蛋白質(蛋豆魚肉奶類),但其實這都會侵蝕掉你的肌肉量。

她建議,一般成人每天蛋白質攝取量為體重每公斤1至1.2克蛋白質(例如,50公斤的成人,蛋白質攝取量為50至60克);老年人得提升至體重每公斤1.2至1.5克蛋白質。

1兩的魚或肉(約二至三根指頭份量)、一塊田型豆乾或半盒嫩豆腐,或240毫升牛奶,蛋白質含量皆約7至8克,民眾可依此估算。但腎臟異常者可和醫護人員討論蛋白質的食用量。

從觀念改變到實踐,重視衰弱症能讓我們不再慌張面對自己或親友的「老病死」。(責任編輯:司徒嘉慧)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 S2Ep.1】何時降息?投資專家解析,爭取收益關鍵應掌握全球先機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