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熱文

預約優雅的老後

終有一天,大家都會老去。你想像過自己的老後生活嗎?無論是獨處、家人相伴、還是好友揪團度晚年,老,可以有各種樣貌。

新獨立時代-集合式住宅-退休生活-高齡社會-老化-樂活 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其他

天下實驗室專輯推薦:積極世代40Next˙獨樂園

我們總熟記著過去的點滴、熟知親友的喜好、熟悉客戶的需求,卻不懂終將伴我們走過生命終程的「老」。

老是什麼模樣?該如何為老做準備?在台灣,已有中年人身體力行,預約自己的老後生活。

現代大宅院,親友一起互助老

傍晚四點,前宜蘭縣文化局局長林秋芳,在廚房裡忙進忙出,端著咖啡、茶點招待著接續到家作客的堂姐和哥哥;更常見的情形是,幾十位家族成員,分工準備晚餐、圍桌吃飯。

這般場景並非逢年過節在老家的親友團聚,而是宜蘭礁溪住宅大樓——「湯園社區」每天的真實生活。

如同現代大宅院,「姪子在社區裡常會遇到十幾個姑婆,八、九個叔公,這在現代社會很難得,」林秋芳的哥哥、社區主委林旺根說。

這一切,來自「空間」的重組。八年前,當地的八大地主集結,蓋了300多戶的「合建集合式住宅」,陸續吸引了遠嫁高雄、台南或在台北工作的親友們回鄉,同住社區。

原先活躍於台北藝文界的林秋芳,也在離鄉近30年後,從台北歸巢,「從沒想過能和這些姐妹們老在一起,」重拾記憶的共同話題,凝聚了家族情感。

廣告

不只如此,她積極在社區內推動社團成立,從排舞、游泳隊到插花班,居民能培養共同的興趣,「大家聚在一起,不斷有加溫的事,」這更讓交友圈擴大,也讓自己保持活力。

曾以「村落美學」帶動社區營造的她,一年前還在社區成立藍染班。居民從認識在地植物開始,再到染布、設計等,不只動腦學、動手做,同時也了解在地文化藝術的美好,「我退而不休,想把美學帶到每個家庭,」這是她對自己的期許。

延續的大小活動,讓社區居民凝聚情感,甚至形成小型的「互助系統」——即便家人因工作或求學不在身邊,但彼此相互照應,一起運動、談心或交流,生活樂得輕鬆,也讓林秋芳不怕老。

我單身,準備擁抱「獨立老」

「Rummi!」圖書館的教室內,突然傳來一陣歡呼聲,幾個髮色斑白的長輩,七嘴八舌地討論散在桌上的方塊牌。這是熱門桌遊「以色列麻將」,而響亮的陌生詞彙,代表著「胡」。

廣告

一旁,髮色烏黑、60歲的莊淑惠,是長輩口中的「桌遊老師」,正專注地解說牌局。在她的帶領下,長輩們每週五會固定相聚玩桌遊,從妙語說書人到德國圍棋,近30種桌遊都難不倒他們,「希望老人家來課程能動動腦,不要退化,還能認識新朋友,」她說。

對樂齡教育充滿熱情的莊淑惠,六年前從貿易公司退休,單身的她,結束了30年以工作為伴的生活。

當時的她從沒想像過自己退休後及「老」後的生活,「(當時)我才50幾歲,身體還滿好的,不會感覺老是什麼情況。」

直到參與教育部的樂齡教育講師培訓課程,才了解「老」,也開始為自己和他人的老後生活做準備。

現在,她每週有三天上午,會到台北市的幾個里當講師,教長輩認識什麼是「老」、如何延緩老化或是玩桌遊;她也到處結交新朋友;且為了備課,持續吸收新知、保有活力。

廣告

她還身體力行,延緩老化,尤其,獨居的她,更得獨立面對老後。「我能跑、能跳、能出去,但哪天身體狀況不允許,總不想連累別人,尤其一個人生活更是,臨時有狀況找不到別人,所以要做好準備。」

她的哲學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把健康融入生活。」

每天早上,她會為自己準備蘋果、香蕉、白煮蛋、地瓜、十幾粒葡萄乾、一把堅果、兩個無糖優格。

午餐或晚餐的主食,則用8:2的糙米混著有機黑豆或紅豆,再加上一點紅藜麥、薑黃粉,「讓好東西每餐都可吃得到,不能有一餐沒一餐。」

她還想得更遠,替未來的20年準備,「一旦行動不便了,有哪些能自己在家進行的活動?」

因此,三年前她開始學太極、練數獨,並持續閱讀書籍,期望將來不那麼方便出門時,也能在家保持運動和動腦習慣。

廣告

和家人同住,但也能獨立生活

下午三點,63歲、退休的廖文玉總等在校門口,準備接她的一雙孫子女。

「跟他們在一起很棒,自己會年輕耶,」廖文玉笑著說。孫子那亟欲探索世界的心,領著她一塊玩球、丟飛盤,還一起學鋼琴。

但廖文玉知道,八歲和六歲的孫子女總會長大,如同更年輕時的她知道,一雙兒女會長大。因此她不像多數台灣家長,總把全部心力投注在家人身上。她的哲學是:留一點時間給自己,也為彼此留一點喘息的空間。

「替自己找樂子,」她說,「學習的心態要有,不斷充實自己。」

這甚至成為她的生活習慣。例如,曾有段日子,她辭職在家帶兒女,但愛畫畫的她也幫雜誌畫插圖、打零工。

廣告

當上奶奶的她,把握孫子放學前的時光,去當志工或和三五老友報名表演工作坊,學聲音、練表情,「不只是先生,還要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說。

她在活動中看到有些長輩80歲了仍神采奕奕,便和朋友約定以此為標竿,「很多老人很獨立,不會讓家人擔心,」為家人,更為自己,她從現在就做起。(英文版請見english.cw.com.tw)

繪圖製表/劉姿嘉

●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 619期《新獨立時代》>>

photo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2030年臺中時空膠囊:打造環保低碳新城市!
最新訊息
【每日6元】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