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習俗無死角/吃完潤餅 原來還要做這些…

(文/連宜方 客家和泰雅混血、熱愛旅行的民俗文化見習生)清明連假想好要去哪裡玩了嗎?可是正經事也要做!在清明掃墓踏青遊 培墓、掛紙誰適用中我們已經知道了清明掃墓的由來,清明節其實說穿了就是讓家庭團圓的節日,掃完墓後大家聚在一起吃個飯,聊聊過年後的近況、一起出去踏踏青,連假不就應該這樣嗎?

每個節日都有些必做清單,那清明節除了掃墓之外,還要做些什麼,這清明節才不算白過呢?

  • 吃潤餅

「清明」原本只是一個節氣,但因為寒食節、清明相距很近,於是彼此的習俗互相影響、參透,到後頭寒食節也就漸漸被清明節取代了。在《荊楚歲時記》中有記載寒食節必須禁火三天,於是有了將所有春菜包進薄餅中的「潤餅」(又稱春捲)了。

  • 揖墓粿

清明掃墓的供品通常都會準備:三牲(或五牲)、刈金、壽金、蠟燭、十二道菜餚、粿類(紅龜粿、草仔粿)、紅蛋等……掃墓到了尾聲,要將紅蛋剝碎丟在墳上,象徵「脫殼」般脫胎換骨、除舊佈新;紅龜粿、草仔粿則是給小孩子們吃,象徵「祖德流芳」。

草仔粿。圖片來源:Q博士

草仔粿。圖片來源:
Q博士
  • 踏青

古代的女子平常不可以隨便出門拋頭露面,只有在清明節時,因為天氣轉暖、萬物齊放、百花爭鳴,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全家會準備食物一起出外郊遊、野餐,鮮少外出的婦女們還會特別穿上新鞋,因此這新鞋又稱為「踏青鞋」,看到這裡,各位水水們知道重點是什麼了吧?就是趕快趁連假前去買一雙「踏青鞋」吧!這是習俗喔。

  • 盪鞦韆

在《藝文類聚》中的《古今藝術圖》有記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以習輕趫者。後中國女子學之。」鞦韆因為較不受環境限制,製作的材料也不麻煩,玩起來又不失優雅,因此是古代女性鍾愛的休閒運動之一,而且盪起鞦韆下身的衣裙還會隨風飄逸,像仙女下凡,所以盪鞦韆後來也成了女性尋找老公的好媒介之一。

這個你們可以嗎?圖片來源:Pixabay

這個你們可以嗎?圖片來源:Pixabay
  • 插柳枝

有俗諺說「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以及「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我覺得黃狗很可愛啊),在清明習俗無死角/掃墓避邪撇步 不怕多帶一個走中也有提到插柳枝,柳枝被認為可以避邪,因此清明掃墓時大家習慣在門上、身上插柳枝,避免鬼魂來騷擾。

  • 拔河

古代的拔河又稱「牽鉤」,因為可以強健體魄,原本多是在軍隊中舉辦;但在唐玄宗時,曾經在清明節舉辦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因此有了清明節拔河的習俗。在春節萬物復甦的時刻,大家一起在春陽下揮灑汗水,真的好熱血啊!

清明節竟然也要拔河!圖片來源:Pixabay

清明節竟然也要拔河!圖片來源:Pixabay

今年的清明連假有五天,正經事要做,但也要認真玩啊!以上提供各位邊過節邊玩的習俗,讓今年的清明過得跟往年不一樣吧!

 

延伸閱讀(清明系列別錯過!):

清明習俗無死角/掃墓避邪撇步 不怕多帶一個走
清明習俗無死角/以下這些人請從掃墓列車下車!
清明掃墓踏青遊 培墓、掛紙誰適用

清明節潤餅紅龜粿習俗草仔粿

更多NOWnews今日新聞報導
清明習俗無死角/吃完潤餅 原來還要做這些…
內湖公舘庄武身開漳聖王聖誕 遶境內湖守護祈福

🙏 更多追蹤報導

清明掃墓學問 小心觸碰禁忌招來厄運
清明登山掃墓 「五要五不」確保安全
掃墓小心恙蟲危機 身上有焦痂速就醫
清明請假「趕屍放蠱」 主管只批2字
清明節前好天氣 6日變天降雨降溫

--------------------------------------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