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頭 洋蔥 紅蔥頭 價格慘跌

中國時報【許素惠、謝佳潾╱綜合報導】

清明節前後是中南部蔥蒜採收期,雲林蒜農從3月中就愁眉不展,今年蒜頭價格大跌,許多契作盤商乾脆毀約不收購,就算收購,溼蒜收購價格甚至一度壓到只剩每台斤13元,台南鹽分地帶的紅蔥頭也面臨同樣困境,傳出每台斤收購價6元,南台灣恆春半島的洋蔥,大球價格比起去年更直接腰斬,農委會有關措施慢半拍,農民苦不堪言。

盤商毀約不收購

這種產銷失調戲碼幾乎年年上演,過去有九五機制可供緩衝,只要產地價跌到成本以下,政府便以成本的95%收購,減少農民損失,卻傳出農民因此有恃無恐搶種,產銷失衡情況更嚴重,只好取消。

九五機制雖然停止,但也逐漸養成農民登記種植習慣,否則遇天災便無法獲災損救助,今年整體產量並未大增,價格卻低迷,農民辛苦逾大半年,心血卻因價格崩盤而付諸流水,蒜頭產量占全台9成的雲林縣農民受害最重,只能靠政府緊急措施救濟。

屏東洋蔥的情況也類似,有26年種洋蔥經驗的張姓蔥農指出,今年是他遇過的第2個「慘季」,上次是在1990年代,當時每袋40元也沒人要買,好不容易撐過去,恆春洋蔥也打開知名度,今年又遇上中部洋蔥大產導致價格大跌,目前還有80歲蔥農四處找盤商收購,讓人很不忍心。

連日為雲林蒜農請命的立委張麗善痛批,政府未好好管制進口惹禍,近2、3年來每年進口數量都超過配額,尤其去年進口高達2萬8000公噸,造成蒜價慘跌,力主從開放進口所徵收的9億元關稅中,提撥3億元做保價收購,彌補蒜農損失,才符合公平正義。

雲林縣長李進勇也請中央審慎控制進口數量,並提出補助購買小型烘乾機3成費用、每公斤補助2元烘乾費用、收購加工、大力宣傳促銷等救蒜措施。

中央毫無警覺性

地方政府與民代卯力搶救蒜價,反觀農委會,毫無警覺性,就連啟動出口機制,也是在雲林縣府強烈建議下才決定出口2000公噸,相較蒜農的焦急,農委會因應態度,讓不少農民覺得心寒,直批:「不關心我們的農委會,究竟要來何用?」

★ 更多新聞報導

入夜還在塞!舊蘇花路燈火通明
今高溫31度 明轉冷後天低溫13度
麻疹疫情延燒 接觸人數逾1300
墾丁為何輸沖繩?這一點打趴台灣
教育部公布 大學學雜費可調漲2.5%

 

相關新聞影音

--------------------------------------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