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全:條例要先過 才有討論空間

工商時報【呂雪彗、黃鳳丹╱台北、桃園報導】

行政院長林全昨(4)日表示,前瞻計畫軌道建設對台灣未來國家發展、城鄉平衡及使用公共交通運輸工具非常重要值得推動。他說,特別條例現在只是一個法源,如果連編特別預算機會都沒有,那麼計畫內容沒有討論空間,也沒有所謂的對錯。

林全並強調,「輕軌多一點,PM2.5(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少一點」,且能均衡城鄉發展,要把運輸網絡全面發展起來,需要時間,不能以「現在」來看。

林揆昨赴桃園參訪長榮航宇精密公司,之前接受專訪,被問及前瞻計畫區段徵收能否「保證」問題,林揆指出,他沒有同意保證,主因一、「院長任期不可能跟前瞻計畫一樣長」,即使他今天做了保證、有什麼意義?能夠為後任院長做保證嗎?

第二前瞻建設計畫本來就是滾動式計畫,如果未來有院長決定要做區段徵收,且目的合理,也不是他能禁止的,「要一個政治人物去保證一個制度可以長期運行,這個要求本來就不合理。」

林揆說,前瞻建設裡面有2個區段徵收計畫,但都是過去馬政府核定,其中一個案子已經確定(桃園綠線,位航空城計畫內);另一個案子(指淡水輕軌)是當地居民要求保留區段徵收權利。除了這2個之外,前瞻計畫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是區段徵收的案子。

針對前瞻民調6成多,軌道只有5成,林揆強調,軌道對台灣未來的國家發展、城鄉平衡及使用公共交通運輸工具,都是非常重要且值得推動的建設,雖然有些人也許有不同的意見,希望將來有個案檢視機會,讓大家了解認知,軌道建設都是值得的。

林全舉例,當初台北捷運木柵線啟用時運量比預期差很多,關鍵因素在「網絡」,當板南線、新店線、淡水線也都紛紛建置完成之後,搭乘的人就直線攀升。他說,不能只看第一條建設表現,以為這樣不好就垂頭喪氣失去信心,對的事情現在就要做,過幾年以後事實會證明,不要只以「現在」來看。

桃園市長鄭文燦也舉例,過去台北到桃園機場要一個小時,還會塞在機場聯絡道,以前每天到機場的旅客有10萬人,現在有2.5萬人改搭機場捷運,使得機場聯外負擔大幅減輕。

★更多追蹤報導

前瞻條例改4年4200億元 朝野各讓一步達共識
文字、標點符號都一樣 立委批亂搞 前瞻抄襲馬政府?國發會否認
民眾看前瞻 6成霧煞煞、4成8反對 專家根據民調籲退回重審
軌道預算今最後協商!誓死阻擋前瞻!國民黨應釐清到底要什麼
新聞分析╱表面上綠讓步…其實是做面子給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