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投書】16歲,我遇見一位死刑犯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人生的重點不是起點,而是轉折點!」他豪氣萬丈的說。在這僅數坪大的小房間中,我眼前這位長相憨厚的老伯,「被法院認定」曾策劃擄人勒贖並殘忍撕票,是司法眼中一個十惡不赦的死刑犯。

2月,一般的高中生已經放寒假,我則是宜蘭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中高二的學生,正在民間司改會進行3週的職業實習。寒流來襲這一天早上8:50分,踏著手扶梯,走出捷運海山站2號出口,和律師會合後搭上公車,準備前往目的地土城看守所。這是司改會為實習生準備的「戶外教學」,要去看守所探訪邱和順。

邱和順是全台灣被羈押時間最長的刑事被告人,被羈押時間已經長達23年,比我的年紀還多7歲。

這是一個疑雲重重的案子,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唯一證據是刑求而來的破碎自白。邱和順是陸正案的「首謀」,是台灣司法史上被羈押最久的死囚,也是人權團體正在救援的代表案件。早在2011年,法官就要求邱和順認罪,並給予減刑,而且因為羈押已超過20年,當時可馬上獲得自由。但他卻沒有接受法官的認罪減刑提案,而選擇繼續留在監獄,要司法還他清白。

檢警的嚴重疏失,零碎拼湊的證據,引起國內外多個人權團體為邱和順展開救援行動。民間司改會也是其中之一。

走進土城看守所

從捷運站坐上搖晃的公車,心中也同樣起伏,對於即將進入看守所、面見死刑犯,好像電影的劇情,心情既緊張又期待。

土城看守所外,一座突兀的灰色高牆,佈滿鐵絲網,大廳內燈光昏暗,到處是五顏六色的水桶擺在地上接漏水,環境破舊,跟想像中的戒備森嚴相去甚遠。走到櫃檯辦理探訪手續時,我注意到在櫃檯上放一個磅秤,上頭標示著「食物放這喔!(限重2公斤)」花花綠綠的紙上印著一位滿面笑容的警察,在這個充斥著憤怒、悲傷、悔恨的空間裡,格外顯得突兀。

到了會客室外,隨身物品通通不能帶進去,警察簡單的搜身後,要我們進去坐著等一下,會客室正中被一道牆隔開,牆上有一扇扇大窗戶,每個窗戶前都有2台電話,所以會客一次只能2人。總共4個會客窗,在最左邊的牆壁,一樣有個大窗,是警察的座位,可以監視整個會客過程。會客大窗後有一扇鐵門,受刑人就從那裡進來。

在我心中正天人交戰準備自己的心情時,鐵門打開了,走進來一位看起來再普通不過,任何廟口前樹下的棋局中,都可以找到的阿伯。在我們什麼都還沒來得及說之前,他就非常有經驗的開始詢問我們的姓氏:「姓就好,人太多講名字我記不住。」

我心中充滿驚訝的觀察著他,重新定義了在我心中死刑犯的模樣,也重新定義了在我心中邱和順的模樣。

為了方便記憶,他會幫大家編號,他豪爽地告訴我們:「你是210號,你是211號,記住喔!」。

話匣子打開的他,滔滔不絕說著他的故事。不知為何,他的話語有著一股特殊的吸引力,一段時間後我才突然發現,自己非常專心在聽眼前這人所說的一字一句,什麼緊張害怕都早已通通拋諸腦後。

一首〈中秋夜〉,唱出多年心聲

聊天告一段落,他突然說要唱歌給我們聽,隨即對著電話當作麥克風唱了起來。一陣雄厚飽滿的歌聲透過電話傳過來,我不禁嚇了一跳,本來想頂多就是當作興趣在唱,能多好聽?沒想到竟然是真的有料!一聽就知道這是下過功夫的。

我沉浸在動人的歌聲中,原本因為是台語、有點聽不太懂,沒有很注意歌詞,但後來卻發現這首淒涼的曲子是他自己做的。歌詞中傾訴了他在黑牢中整整29年的哀嘆,對家人的思念,對司法的冤屈,還有滿滿的無奈。

副歌中有一句話讓我一直念念不忘 「月娘啊,月娘啊,何時才能回到故鄉?」對於禁錮自己的司法,被隔離無法相見的家人,他唯一能傾訴的對象就只有高掛於窗外的一盞明月。聽完後心中百感交集,深深地為他感到遺憾。

不過他反倒是保持一貫的開朗態度,跟我們分享他寫這首歌的過程。這首曲子叫做〈中秋夜〉,是他在中秋節的夜晚,為自己無法像外頭的人一樣和家人享受過節喜悅,感到惆悵而寫下的。他說他總共做了12首曲子,這首〈中秋夜〉是他最不熟的,今天前才練習過3遍,所以今天唱得不是很好(他說在看守所裡不能唱歌,都是會客的時候才有機會發會練習的成果)。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起點

跟我們分享完他的歌曲後,他問我有沒有問題想要問他。想了一下後,我問:他出獄後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我想被限制自由將近30年的歲月,無論答案為何,都一定是他心中沉澱出來,最深刻的渴望。聽到這個問題,他一點猶豫也沒有,清晰的回答:「幫我的父母上香」。他的父母為了他的案子四處奔波,完全不顧自己的身體,他非常感謝他們,同時也感到心疼。所以他說他出獄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幫自己的父母上香,感謝他們的在天之靈。對於至親的去世,連去上個香都是奢求,想必實在是非常的痛苦。我之前完全沒有想過會是這個答案,我們常人最普通的生活,卻是他朝思暮想的奢求……

在我心中正百感交集,消化著這個令人傷懷的答案時,他突然說要送給身為年輕人的我一句話,他說: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起點,是轉折點。

這句話非常簡單,但從邱和順口中說出,卻有極重的份量,真真切切地打動了我。其實他說得一點也沒錯,沒有起伏轉折的人生,人是不可能成長的,就像盪鞦韆一般,高低起伏,都是必要的能量累積。而人生一度盪到谷底的邱和順,無論是好是壞,他的體悟絕對是最真切的。

最後,他告訴我,他說我們都在創造歷史,像我這樣對這些司法上的不公有興趣的年輕人,需要越多越好,要我繼續加油。

這次的會談真的讓我感觸很深,帶給我的震撼和反思實在太多。事後想想,或許今天下午短短20分鐘的會談,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宜蘭縣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二學生)

瀏覽次數:12169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