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激烈運動 易誘發心肌梗塞

中國時報【鄭郁蓁╱台北報導】 針對高以翔猝死,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邱俊仁表示,急性心肌梗塞合併猝死機率最高;凌晨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段,此時血液濃稠、交感神經亢奮,血管容易收縮,若沒有足夠暖身就激烈運動,很容易誘發心肌梗塞。此外,近10年國人中壯年心肌梗塞發生率提升3成,提醒有胸悶、易喘等徵狀者,應及早檢查。 模特兒出生的高以翔身材維持良好,年紀又輕,讓人難以將他和心臟疾病做連結。邱俊仁認為,35歲年紀猝死,應是心肌梗塞,但過去心肌梗塞多為中老年人,這麼年輕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結構疾病或是早發性急性心肌梗塞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年輕心肌梗塞患者有多達2到3成從來沒有症狀,一發作就是心肌梗塞。 邱俊仁說,像這樣30多歲的年輕心肌梗塞患者,臨床僅占5%左右,9成以上都是超過40歲者,尤其高以翔是凌晨綠影,加上劇烈運動,是造成誘發主因。且凌晨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時候,此時血管容易收縮、血液黏稠度高、交感神經亢奮,一但過勞、運動太激烈都有可能誘發,這時間若要運動,應足夠保暖、暖身、休息夠才能進行。 邱俊仁指出,去年國內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近10年來台灣55歲以下中壯年心肌梗塞發生率增加了3成,老年人反而沒有增加。年齡層下降3大原因分別是 過勞壓力、精緻飲食導致膽固醇過高,以及環境空氣不好。 邱俊仁表示,造成心肌梗塞主要有七大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糖尿病、抽菸、心臟病家族史、過勞壓力大等平常都要小心,若運動時感到胸悶、易喘建議應健康檢查,了解是否有心臟相關疾病,若突然發生心臟驟停,應立即給予心臟按摩,並趕快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