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補拙的強悍與傳統。永仁高中

image


HJ Sports/孫傳賢


「我常說,永仁高中是勤能補拙的球隊!我們沒有華麗天賦,只能靠扎實訓練來換取才華。」


永仁國中女籃成軍17年,教練時超傑曾帶領這支南台灣勁旅,奪下10座JHBL冠軍,不但3度締造三連霸紀錄,還刻下過前無古人的四連霸里程碑,94學年度改制為完全中學後,永仁高中在100學年度,以「六金釵」陣容,首次向HBL甲級賽場發起挑戰,結果,不但留下第6名佳績,隔年更直接帶走冠軍,甚至在101及102學年度完成二連霸,從此之後,永仁高中便與「HBL強權」劃上等號。


然而,時超傑認為,永仁高中還更要努力成為眾人眼中的「傳統勁旅」,「以前只有國中隊時,我們強調菁英教育,每一年的目標就是要拿冠軍!但高中隊成軍後,除了持續追尋球場上的榮耀,也開始思考整支球隊的核心價值,我們希望從永仁高中畢業的孩子,不一定要贏在起跑點,但要贏在終點!」


image


107學年度是永仁高中踏進HBL領域的第9個賽季,過去8年,她們共6度闖進HBL四強,打過5次冠軍戰,並寫下兩次奪冠紀錄,而除了球場上的輝煌戰績,永仁高中每一屆畢業生,都有球員考取國立大學,其中,最特別的105學年度,時超傑大膽把HBL的12人名單,擺上4名二年級生與8名高一菜鳥,讓三年級球員全數專注課業,結果,那一年的永仁高中,不但以HBL第2名收場,5名三年級畢業生,4人進到國立大學,1人考取軍校,讓時超傑往理想中的「傳統勁旅」邁進一大步。


時超傑坦言,由於永仁高中屬於社區型公立高中,沒有足夠資源吸引JHBL好手,因此,超過8成高中隊球員,是從永仁國中直升,這雖然在團隊默契及戰術熟悉度等環節有不小優勢,卻可能存在球員先天條件無法隨時間增長的隱憂。


「絕大部分永仁高中球員,都是在國小畢業時就進來,但不少人的身材條件,在那段時間就已定型,而我們就得思考她們是否適合繼續留在賽場上,或者該投注更多心力在課業,不過,不變的是,只要進到永仁體系,我們就會盡力照顧到高中畢業。」


image


不少HBL女籃隊,擁有特定「農場」,但鮮少像永仁高中這樣,超過8成球員來自自家國中,最多6年的相處時間,雖讓球員之間有著難以取代的革命情感,卻也因為少了外在刺激,讓永仁高中的HBL征途越來越嚴峻。


過去,永仁國中是JHBL常勝軍,但永仁高中在102學年度完成二連霸後,已連續5年未再嚐到HBL冠軍滋味,時超傑表示,這是早已預見的困境。


「很多人認為我們是國中冠軍,高中理所當然要奪冠,但其他HBL球隊,都是聚集了JHBL各校菁英,反觀我們都是從自己的『農場』培養起來,以這個學年度的鄭慧慈與丁芷容為例,由於國小沒有籃球底子,因此,她們沒有時間猶豫,只能不斷苦練,才有機會跟其他HBL好手同場較勁。」


image


除了球員學習的延續,永仁高中的體能訓練與嚴謹紀律也是遠近馳名,時超傑指出,由於球員來自不同家庭,當然有不同習慣,但團隊運動需要整合凝聚力,因此,無論國中還是高中,永仁體系的紀律,沒有猶豫空間,更沒有灰色地帶,至於體能,則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反覆訓練,才有機會拉近跟HBL列強的距離。


「這個年紀的女孩,手臂通常比較沒力氣,所以,我們才會從國中開始要求她們拉單槓,跳繩則是希望可以提升她們的敏捷性,而且,這也是很好的熱身方式,以前,很多人都說我們土法煉鋼,但事後證明,越來越多球隊,把單槓、跳繩等,放入訓練菜單內,而當大家都提升時,我們就得想辦法再次進化。」


沒有華麗天賦,唯有勤能補拙,永仁高中毫不猶豫地創造著專屬於古都的強悍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