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出幸福家|不能放手的父母

更新時間:15:46 2022-12-15
發佈時間:15:46 2022-12-15

直升機父母這個名稱在香港已存在多年,是用來形容父母一直圍繞在子女身邊,過於保護孩子。在傳統的中國人社會里,溺愛子女的情況亦屬常見,其深遠影響終其一生。筆者曾遇見有成年子女被父母長期溺愛及過於保護後,難以獨立生活;面對生活上的困難時,常感到焦慮,唯有以逃避和退縮的方法應對,形成多方面的情緒壓力。

那麼為何這些父母會難以放手呢?作為父母,照顧及養育子女是理所當然,但如果家長個人屬於焦慮型性格,便容易把子女的事情放大,事事擔心而插手在子女的學業、交友、健康等事情上,限制他們作一些新嘗試,誓要保護子女免受任何傷害或挫折,那麼孩子何來從失敗中學習?又怎會體驗到成功的經驗?沒有成功經驗又何來建立自信心呢?另外,亦有家長因為與配偶的關係惡劣,常處於緊張或繃緊的狀態,時有衝突,或是以冷漠態度相待。既然在情感上不能從配偶那里得到滿足,唯有轉移目標,專注於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上,便把所有心力、精力都投放在孩子身上,以紓緩與配偶的張力。

除了自己的家庭外,原生家庭亦帶來影響。有過分保護子女的家長原來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有不開心的經歷,例如得不到父母的關心照顧、常被忽略,故希望子女不會重蹈自己的覆轍,便會對子女事事關心照顧周到,甚至子女未提出要求前,已為他們預備好,以補償自己以往不愉快及缺失的童年。但不知不覺間,便剝奪了子女學習成長及自我照顧的機會。

有家長認為子女年紀小,當然要加以幫助及照顧,但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都會發展出不同的能力,例如一歲多便可自己進食,三歲多便可自己穿衣服鞋襪,五歲學會與其他小朋友交往,以及能幫助部分簡單的家務等。不過有些家長會對子女缺乏信心,小覷他們的能力,便會出手幫助。那麼便會遏制他們的發展能力,甚至長大成人也要人照顧。

無論如何,作為父母確實有責任養育孩子,但不要忽略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也有應負的責任,例如孩子學習走路時,父母總不能代勞,只能從旁協助,總有學習放手的時候。網址:www.npac.org.hk


本欄由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及輔導員輪流執筆;本文作者為蘇美儀姑娘。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2年12月15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拼出幸福家|互為影響的關係

拼出幸福家|此消彼長的互動關係

拼出幸福家|情緒切割

拼出幸福家|成長中的個體化

拼出幸福家|妥善處理家庭突變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