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只是較孤單沒有朋友?有關校園霸凌,父母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在長期持續勢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小孩遭受到言語、關係或肢體等霸凌,其實很難單靠自己解決問題,通常會需要老師或家長及時的介入,面對處理人際關係的問題,社會情緒教育其實是根本的解方。

如果小孩回家告訴你:「我班上同學下課都不和我玩」「今天上自然課要分組討論,但都沒有人要跟我同一組」「每次到桌球室練球的時候,有一個六年級男生都會跟我要錢」……,爸媽該如何做出回應?是否擔心變成霸凌問題?

有關校園霸凌,《未來Family》透過蒐集資料、採訪專家,歸納整理出下列必須知道的7件事:

Q1:什麼是校園霸凌?
A:根據教育部去年新修訂的《校園霸凌防制準則》,「霸凌」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故意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環境,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校園霸凌」指相同或不同學校校長及教師、職員、工友、學生對學生,於校園內、外所發生之霸凌行為。

Q2:以肢體暴力對待別人,就是一種霸凌行為嗎?
A:兒童福利聯盟研發處督導邱靖惠談到,「bullying(霸凌)」一詞最早是在1978年由長期研究校園攻擊行為的挪威學者奧威斯(Dan Olweus)提出的,主要涵蓋「有意且有傷害性」、「強欺弱:勢力不均」、「對象固定」、「身心受創」及「持續反覆發生」等5個要件。一次性或偶發的衝突、攻擊,可能是偏差、暴力或甚至犯罪行為,但不算是霸凌事件。

Q3:校園霸凌有哪些較常見的樣態?
A:兒少臨床心理師蔡佩玲指出,校園霸凌樣態多元,主要分為下列6種類型:

Q4:校園霸凌最常發生在哪個教育階段?
A:兒童福利聯盟於2014年公布台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指出霸凌事件從小就會發生,大約11%的高中職生曾於幼兒園時期被欺凌、22.6%是在國小一到三年級、38.9%是在國小四到六年級,以及最多49.2%是發生在國中階段。可見孩子從小就需要人際社交、品格教育的學習,同時要加強國小中高年級到國中階段的霸凌宣導與處理。

Q5:兒少最常被欺負的是哪一種霸凌類型?有沒有性別的差異? 
A:根據《2014年台灣校園霸凌狀況調查報告》,兒少曾被欺負的類型以「言語嘲笑」(73.1%)、「關係排擠」(63.5%)的比例最高,其次才是「肢體欺凌」(23.3%)、「網路欺凌」(18.6%)。其中男生被肢體欺凌較多,女生被言語、關係、網路欺凌較多。
兒童福利聯盟表示,雖然會引起成人注意的大多是嚴重的暴力肢體霸凌事件,但不易被發覺的言語嘲笑、關係排擠等戲謔型的霸凌更常發生,更需要加強宣導及預防。此外,心理師指出,從輔導實務經驗中其實看不出霸凌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大部分是屬於混合的類型。

Q6:父母如何察覺孩子在學校可能遭受到霸凌?
A:教育部提醒家長,孩子可能遭受霸凌的徵兆很多,如果突然出現下列至少2種症狀,就需要多留意孩子的人際互動狀況。
□不願意去上學
□情緒和行為改變
□孩子的學業退步
□自信心與自尊心降低
□衣服、書本、學校用具莫名的損壞
□看起來沮喪或焦慮,卻拒絕說發生什麼事
□會要求額外的金錢
□身體出現不明的傷口或瘀青
□多次抱怨頭痛或胃痛
□孩子睡眠出現問題

Q7:親師生可以怎麼反霸凌?
A:兒童福利聯盟認為,以「和平」與「勇氣」為核心特質的「正義感」是一大關鍵,經營「正義感」的班級文化是相當重要的。對被霸凌者而言,要能夠溫和堅定的請對方停止欺凌行為、有勇氣尋求協助、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對旁觀者來說,可以當場阻止、不加入霸凌行為,或是默默支持被霸凌者,做他(她)的朋友。
邱靖惠同時強調「預防比處理更重要」,老師可以從社會情緒教育入手,包括帶孩子認識情緒、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譬如嘗試將自己的興趣、藝術或美學融入課堂,引發學生的感性層面,較能覺察、同理他人的感受。
家長的陪伴和傾聽也是一大關鍵。邱靖惠建議家長,「不要質疑、指責孩子,以免斷了小孩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告訴你的路」,不妨多詢問、了解孩子的狀況,表達自己對孩子的信任,以及溝通需要什麼樣的幫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王惠英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回到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