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寬敏辭資政,批民進黨「只修憲不制憲」是欺騙人民,獨派「國家正常化」之路怎麼走?

辜寬敏辭資政,批民進黨「只修憲不制憲」是欺騙人民,獨派「國家正常化」之路怎麼走?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辜寬敏選擇離開民進黨「在體制外繼續努力」的同時,抱持同樣的想法,且也同為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則擔任民進黨「憲政改革小組」共同召集人。

台灣制憲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對於民進黨面對台灣正名、制憲推動國家正常化的態度不夠積極,近來頻頻表達不滿,不旦辭去總統府資政一職,並批評民進黨為了政權。對此總統府和民進黨都表達尊重。而抱持同樣想法,且也同為總統府資政姚嘉文,目前在民進黨「憲政改革小組」中,將能在此議題上發揮什麼作用將值得進一步關注。

辜寬敏辭資政:意見不同只好我走

《中央社》報導,台灣制憲基金會、台灣新憲聯合陣線29日時舉行「台灣認同、國家正常發展與制憲議題」民調公布記者會,會中指出有9成以上的人贊成台灣成為正常國家,而辜寬敏在記者會結束前突然表示,基金會推動正常國家、新憲法運動,但是民進黨政府對這個運動,到現在都完全沒有表示任何意見。

辜寬敏說,他會繼續推動正常國家、新憲法運動,但他會辭掉總統府資政、放棄民進黨員身分,對於民調高達8成民意支持以台灣之名加入聯合國,這是台灣人民的聲音。他不想與總統蔡英文及民進黨對立,但現在的民進黨政府聽不到、看不到,「我要離開民進黨」。

雖然總統府當晚就發布聲明,表達尊重辜寬敏決定,但也強調總統府立場一直是修憲的過程當中,需要凝聚社會的最大共識,誠心希望辜寬敏能夠持續並肩一同努力。綜合《風傳媒》《中央社》報導,而辜寬敏在2日時則再次表達,民進黨政府與他意見不一致,他只好退下來,並進一步批評,民進黨現在為了政權只要修憲而不制憲是欺騙全台2300萬人民,「你是我們選出來的政權,你要騙我,這是什麼意思?」。

辜寬敏表示,「台灣是台灣,中華民國是從哪裡來的大家也知道」,憲法應該改成「台灣憲法」,「國際社會都以Taiwan稱呼我們,然而台灣政府自己對外發言卻曖昧不明,台灣人的台灣意識年年提高,台灣要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第一民主化,第二加入聯合國,但目前距離成為一個正常國家還有一段距離,需要大家繼續努力。」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辜寬敏也說,現在民進黨在做的「修憲」是讓18歲的人有投票權,他不反對18歲的人投票,但多少人支持民進黨,是因為多數人的共識是台灣要作為正常國家,台灣是民主社會,政府要根據多數人的意見,制憲是要作為正常的國家。

台灣制憲基金會新聞稿也指出,台灣歷經民主化改革,已經成為一個優秀的民主國家,但卻未擁有一部真正屬於台灣人民制定的《憲法》,很遺憾台灣仍不是一個正常國家,且現行《憲法》在領土、國民、人權等議題與台灣當前現狀嚴重脫節,僅用修憲程序,無法全面改革台灣憲政問題。

對此,民進黨則由發言人顏若芳回應,辜寬敏長年的主張反映他對台灣土地的熱愛,其精神仍是許多民進黨人追尋的模範,但憲政體制的改革,無論透過何種途徑,目的都是為讓國家體制更符合人民期待,民進黨會持續盡最大力量凝聚社會共識,朝全民期待的方向推動憲政改革。顏若芳說,民進黨誠心期盼辜寬敏持續與民進黨並肩努力,民進黨也會持續向前輩請益,盼未來在憲改方向與策略上,能更加全面涵納多方意見。

民進黨「憲改小組」姚嘉文也認為應建立「台灣新共和」

而辜寬敏選擇離開民進黨「在體制外繼續努力」的同時,抱持同樣的想法,且也同為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則擔任民進黨「憲政改革小組」共同召集人。

姚嘉文也在3月時就曾表示,根據民進黨的黨綱規定,要制憲且國家名稱是「台灣共和國」,民進黨不能規避建黨的精神;憲改小組既然設在黨內,第一個任務就是完成黨的規定。

由總統蔡英文主導,成員涵蓋府院黨與黨團成員,且經由民進黨中常會通過進而成立的憲政改革小組,由前主席姚嘉文、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當然中常委鄭文燦擔任共同召集人;憲改小組分成「中央政府組織」、「國會職權」、「人權與基本國策」3組,將提出黨版憲改方向,提供民進黨立院黨團在修憲委員會更多討論基礎。

《自由時報》報導,姚嘉文4月25日出席座談會時又再次提到,目前台灣的國家意識已經強化,現行「中華民國憲法」體制的缺失已經暴露,這部脫離事實、脫離民意的外來憲法,雖然經過幾次修改,仍不合台灣的適用。現行的「中華民國」名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常在國際場域發生混淆,尤其疫情期間,各國在出入境管制上,誤將台灣人當成中國人,或將台灣華航贈送的口罩誤認為中國所送。

為避免國際混淆,新憲法所定的國名應正名為「台灣共和國」。姚嘉文也表示,未來領土範圍應正常化,符合事實。《中華民國憲法》第4條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條文定義不明,世界各現代化文明國家,多認為領土範圍為事實問題,不能由條文規定,台灣國家領土可表明為現有領土範圍,使名實相符。

在國會,目前有1席陳柏惟,且也加入制憲委員會的台灣基進黨,在去年12月也曾提出修憲提案,主張修憲要為「制憲」做準備,重點包括將國家統一改為「建立台灣共和」、過去「自由、大陸地區」只直接改為台澎金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兩岸的國與國關係等。

時代力量的修憲也主張國家正常化。而民進黨自己有部分委員包括陳亭妃等人雖曾提出刪除國家統一、固有疆域字眼,但後來遭國民黨團退回程序委員會。陳亭妃後來再次另提版本,內容僅保留實質廢省、降低修憲門檻,不過目前還未正式進入討論程序。

在目前國民黨堅守中華民國不可退讓,蔡英文主導的民進黨中央也盼能「尋求社會最大共識」之下,獨派們關注的「制定新憲法、國家正常化」議題,至今仍未真正進入目前民進黨憲改小組的討論議程中,更難說未來能否進一步成為民進黨在國會的版本,而姚嘉文又能在憲改小組中發揮什麼樣的影響還有待觀察。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