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載容量根本是假的」,全台最大儲能電池在日月潭,水情使缺電更嚴峻

「備載容量根本是假的」,全台最大儲能電池在日月潭,水情使缺電更嚴峻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18日又傳電力吃緊,台電籲請日月潭抽蓄發電機組為配合救援水力發電,呼籲遊艇公會及日月潭區漁會通知船家以防擱淺,前立委林濁水則抨擊,政府連連斷電,理由卻一堆,硬擠出的備載容量根本是假的。

本週電量依然嚴峻,台電前日籲請日月潭抽蓄發電機組為配合救援發電,導致水位變化上下可達3公尺,水位隨時都有可能遽降,且呼籲遊艇公會及日月潭區漁會通知船家,務必將船舶停泊在深水區,隨時注意水位變化,以防擱淺。

18日又傳電力吃緊,據台電資料顯示上午不僅亮出橘燈,最高用電於午後一度達到3757.4萬瓩,除再度刷新歷史5月最高用電紀錄,更擠進歷年不分月分用電量排名第3高,且再突破5月17日才創下的5月新高紀錄的3744.2萬瓩。

全台最大儲能電池在日月潭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中部的供電除了中火外,還有明湖及明潭水力電廠共10部的抽蓄水力機組,總裝置容量260.2萬瓩,均利用日月潭為上池進行發電。

大觀發電廠位在南投水里鄉車埕村,原為獨立之慣常式水力發電廠,日月潭擁有全臺灣最複雜的水力發電系統,主要由大觀發電廠與明潭發電廠管理使用。

白天尖峰用電時段大觀二廠及明潭電廠發電後尾水分別蓄存在下池明湖水庫與明潭水庫,夜間再利用離峰電力抽取下池的水至日月潭上池蓄存位能,

目前抽蓄水力機組,包括明潭發電廠六部機組,明潭抽蓄機組是以日月潭為上池,明潭水庫為下池,落差達三百八十公尺。

日月潭
台灣電力公司

抽蓄發電的原理,是以下池間的位能差帶動發電機,當正轉時,可帶動發電機發電;反轉時,又可將下池的庫水抽回上池蓄存。角色等同於台灣最大的儲能電池。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明湖與明潭應使用燃料成本較低、且距離最近的台中火力電廠電力進行抽蓄。

台電電力調度處副處長吳進忠日前解釋,即使在離峰時段,中火所剩電力都不多,常要調用北部燃氣電力。這也是為何分析區域電力調度時,常看到北部電力在凌晨時段輸電到中部的主因。

最壞狀況疊加在一起 水情使缺電更嚴峻

經濟部政次曾文生於13日道歉記者會中表示,現在是最壞狀況疊加在一起,其中最大的不幸,就是一直被台電人譽為「最佳後援投手」的水力發電,在水情吃緊情況下,以往水力無法用、抽蓄水力不敢用,才出現共180萬瓩大缺口。

台灣深陷缺電危機,台電強調將透過調度水力機組、安排民營電廠提早上線等穩定供電。其中,日月潭水力發電系統也加入支援行列。

大觀
台灣電力公司

日月潭水庫管理單位台電公司大觀發電廠表示,因應調度需求,日月潭水以抽蓄發電方式放到明湖、明潭下池,下池都蓄滿達約2000萬公噸,因此,再放流約20萬公噸蓄存集集攔河堰,如此便可調節水量,強調發電並不會浪費水資源。

大觀發電廠也呼籲,整體水情也可說入不敷出,用水量比平常發電更多,請民眾節約用水。另外,儲存的水量超過明湖、明潭下池的可容納程度,下池水庫都已經裝滿,只好暫時宣洩至集集攔河堰。

未料,前日供電不足,又一度吃緊,台電立刻通知配合國內電力調度,大觀、明潭二廠抽蓄機組抽發用水量大。因為沒有電力將下池蓄水抽到上池,被迫將日月潭水導入。本來一般日月潭在上班日含星期一凌晨才是正常最低水位。該日為拯救供電,告知日月潭周遭民眾,最低水位一般會落在晚間23時至凌晨1時之間。

核四前廠長王伯輝指出,一般來說除了非颱風期的調節或緊急需要,否則明潭下池放水的機會很少,但台灣當前水資源寶貴,可見台電已顧不得被罵,祭出不得不的緊急措施。

周圍民眾則擔憂表示,突然聽到台電廣播,請大家注意上游水壩要開始放水,要大家趕快離開河床,以免發生危險,他感到狐疑明明是缺水期,到溪邊一看,發現滾滾濁水已經往下游而去。

前立委林濁水抨擊,政府連連斷電,理由卻一堆,整個電力系統複雜萬端,要零事故根本不可能。所以,斷的真正原因就只有一個,在各種反核、反開發信徒聯手追逼之下,硬擠出的備載容量根本是假的。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