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美国的韧性

这是改写的《美国的韧性》一文,发于上周的《瞭望东方》。文章的前半部分大致一样,后半部加了一点点料。写得过程中,我意识到,也许我谈的内容有“不符合口径”的可能,所以在收尾的部分,我希望找一点肯定“符合口径”的语言。所以,我找到毛主席的话:

黄炎培说:“余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主席的话应该没问题了吧?但我又想了想,我觉得毛主席如果活在今天,他的话也有“不符合口径”的可能性,他的话实在太前卫了,就差没有鼓吹普适价值了。想了一下之后,我决定自我审查,把毛主席的话给删了。黔驴技穷之后,我最初的结尾是这样的:

黄炎培曾经问过,如何让中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美国的韧性也许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答案。

我的话,个人觉得,已经足够含糊,也足够的弱了,只是一个答案,而不是唯一的答案,还是“也许。不过,一直合作很好的编辑告诉我,结尾还是需要改,否则可能会有麻烦。我最后委托这位我很信任的编辑帮我改,最后结尾就变成了:

黄炎培曾经问过,如何让中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循序渐进地推进政治经济改革,练就中国自身特有的一种韧性,或许是一种答案。

作为一种妥协,我觉得这个结尾也足够好了,虽然不是我最初想说的。

一个小插曲。

正文: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差点把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拉入深度萧条。危机的硝烟稍稍散去一点之时,很多人突然发现,原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美国离得更近了。

不少人觉得美国衰弱了,永久地衰弱了。美国国会在医改,金融管制,全球变暖,移民等重大问题上的僵局让你觉得这个国家做什么都只能是缓慢推进,进一尺,退八分。更不要说经济危机的废墟还远没有清理干净,经济的稳健复苏还远未确定。

从很大程度上,美国是衰弱了。在相对意义上,美国不太可能再重新回到二战结束或者苏联解体之后那样的支配地位,在经济上尤其如此。

而中国经济在这场危机中的耀眼表现,确实来之不易,显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更让不少人开始有了沾沾自喜的骄傲。

但我想从一个很窄的角度说说美国的韧性,好让我们把视野稍微放得长远一点。

从某种意义上,和中国相比,美国在历史上的崛起是悄无声息的。

我做了一点简单计算,从1820年到1870年,美国平均的GDP增长率大概是4.3%,但其中一部分是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的。在这50年间,美国的人口平均增长率超过了2%,所以如果没有人口增长,美国的GDP增长率也就是2%左右。从1870年到1929年,也就是大萧条开始之前,美国增长的极值是一年13.8%,但平均起来这60年的增长率也就是3.8%,剔除人口增长的因素,也就是2%左右。二战以后的60多年,美国增长的极值是8.7%,平均只有2.9%,去掉人口因素,还是2%左右。这其实是经济史和经济增长文献中非常广为人知的基本事实,美国成为超级大国过程十分平淡,就是用剔除人口因素之后的每年2%的速度毫无戏剧性地增长了近200年。但是一回头,却发现它已把所有的国家遥遥地抛在后面。

如果说美国有什么奇迹,那就是这个国家在最近两三百年的时间里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有韧性,小步慢跑的美国在很多方面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其他国家都未达到的高度。

中国已经大步快跑了30年,乐观的人觉得至少还能再这样跑30年。如果真如此,那时的中国会是经济总量第一大国,人均水平也会相当可观,大概能达到当前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也就是说,中国还要这样快跑30年才能在人均意义上达到今天的发达国家水平,这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相当于中国用一个甲子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两个多世纪走的路。

但即便看好中国的人,大概也会承认,上面说的这是最好的情形。政治、经济、军事、环境、资源,以及人口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但凡其中一个出现差错都可能让最好的情形无法出现。如果当下的中国是盛世,那么这个盛世会持续多长时间,还是一个未知数。

美国则不同,这个国家温和的盛世已持续了至少有200年,这个国家也面对过很多挑战,也许没有中国苦难多,但也不少——打过内战,有过大萧条,有过激烈的种族冲突,光被暗杀的总统就有4位,占总共44位总统的近1/10。但历史证明,这个国家有着一种很强的韧性,从而保持了平和的进步和稳定。

这种韧性并非偶然。麻省理工学院的阿西莫格鲁教授和哈佛大学的罗宾逊教授,在他们仍在进行的合作研究中,正越来越清晰地揭示,具有广泛参与的政治制度会是保持韧性的一个关键。尽管从短期看,政治制度几乎和经济表现没有必然关系,什么样的制度下都有经济成功的事例。

但数个世纪来,昙花一现的国家不少,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还是那些不断完善制度的国家。事实上,当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的土地时,现在的美国远不是最繁荣的土地,而一个世纪前,南美的阿根廷还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黄炎培曾经问过,如何让中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循序渐进地推进政治经济改革,练就中国自身特有的一种韧性,或许是一种答案。

此条目发表在经济学笔记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17 Responses to 改版美国的韧性

  1. lin说道:

    沙发,拜读

  2. 说道:

    57年反右,主席要主动辞职,黄和李叔通写联名信给刘少奇和周恩来(这两个人在当时大概是第一顺位和第二顺位继承人)。表示不同意毛主席辞去国家主席职务。。这就是大智慧啊。

  3. sheng.jiong说道:

    美国历史250年,中国历史2500年。2500年前的那些文明古国,能够连绵存活到现在的也只有中国,这也是韧性。中国历史上盛世200年也不是没有过,至于要连续2000年都昌盛安定,我也不知道有哪个文明哪种制度能够做到。

  4. unny说道:

    @Shengsheng?.jiong 今天的中国只有地理和种族上的继承性,没有文明和政治意义上的继承。所谓“中国历史2500年”只不过是拉虎皮吓唬人罢了。博主无奈的三易其稿,印证了“中国自身特有的一种韧性”。

  5. sean说道:

    to Shengsheng​.jiong: 你好,五毛。本来不想浪费时间和五毛辩论,但是你实在太恶劣了。你真的明白楼主所说的美国发展的“韧性”吗?我很怀疑你是否真的仔细阅读了楼主写的这篇文章。什么叫“2500年前的那些文明古国,能够连绵存活到现在的也只有中国”?埃及灭亡了?印度亡国了?还是欧洲诸国从地图上消失了?中国在2500年里,从统治者,统治者的种族,到年号,到多种文化的殖民,融合与更迭,哪一点说明了中国还是2500年前的那个半原始社会国家?

  6. 朱华说道:

    这个问题很复杂!!!

  7. Lingxu说道:

    看得出来 楼主还挺关心这个博客的 希望楼主继续用心 客观的经营自己的博客

  8. ke说道:

    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为啥不时会看到文章收尾收得莫名其妙,和全文不搭界的了…原来是因为得出的结论必须要和谐. 呵呵

  9. Mujun说道:

    郭博士你这种欲言又止的风格也挺搞笑的。什么叫“广泛的政治参与”啊,中国的政治参与范围最广的时期是文革。Acemoglu和Robinson要真就说了这个,那等于什么都没说。不过我只看过他们写的那篇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去年读的,现在印象已经不深刻了。

  10. hilda说道:

    美国的韧性——也许可以称作“稳健的增长”吧,积跬步以至千里。

  11. Eddie说道:

    _sean,我觉得你很恶劣。你的这种只让自己说不让别人说的行为更象是五毛。说中国的文明几千年下来不断根不断种,这当然也是一种韧性。不要动不动就给人盖帽子。郭博的意思当然说的也是差不多的意思。都是韧性,这有什么不对?只不过一个是真正现代条件下的情况,一个一直以来的是农耕社会。现在经济的历史也不过是几百年,只不过多了以现在经济的视角去看问题,和数据。中国在2500年里,从统治者,统治者的种族,到年号,到多种文化的殖民,融合与更迭,哪一点说明了中国还是2500年前的那个半原始社会国家?我倒想问你,难道中国只有是2500年前的样子才能证明你心目中的韧性吗?难道美国是200年前的样子才是你心目中的韧性?可惜美国现在也不是200年前的美国。真不知你破口大骂,也没说明白什么道理。

  12. 说道:

    博主的本意是希望土鳖国不断学习先进政治体制保持活力,事实上土鳖国也正在这么干,没啥可吵的。现在的公务员制度,不就是引进英联邦的Civil Servant体制么?

  13. 说道:

    不过我对本文的论证逻辑有点看不懂:美国经济史上明明有淘金热、铁路热导致的经济狂飙,也有把南方烧成白地、大萧条这样的惨重损失,最后一平均,结论是持续200年"平均"2%的稳定增长,很稳健,很有韧性。按这种算法,把大跃进和三年大饥荒平均起来,文革十年和价格闯关平均起来,东北国企和天上人间平均起来,土鳖国岂不是也很有韧性的小步慢跑了六十年?探讨稳定性的时候不说方差却说均值,如果碰到一个学过概率论的编辑,恐怕这篇文章得写第四稿了。

  14. Matthew说道:

    其实任何组织都是要崩溃的,没有所谓跳出周期律的办法。就算民主也不例外。

  15. 说道:

    "如果增长率均值一样,方差越大,累计的增长(均值)会越低,方差也会越大。如果经济总量符合lognormal分布,那预期的年增长率会是mean-1/2*standard deviation." 谢谢郭凯兄的指教,虽然这句“方差越大。。方差也会越大”有点读不懂。我是这样理解,美国虽然年均增长率不高(2%),但是200年的累计增长相对较高(远远把其他国家抛在后面),所以这两百多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均方差相对很低。补上这一个环节,本文的逻辑链对我来说就基本完整了。结论:韧性=增长率均方差小=经济波动小。引申:美式民主政治能抑制经济周期性波动。不知道我的总结对不对,盼赐教。

  16. 说道:

    不过我又有问题了:“打过内战,有过大萧条,有过激烈的种族冲突,光被暗杀的总统就有4位,占总共44位总统的近1/10”这一段显然是说美国经济体的波动也不少,有的还很剧烈,但是美国一直没崩溃,鲁棒性好。那么:1,前面计算GDP增长的时候结论是美国波动小,增长均方差小。这一段又说美国历史上的动荡也很黄很暴力。是不是有点矛盾了?2,抗击各种异常和危险的能力,是鲁棒性;经济增长无声无息、均方差小,是稳定性。郭凯兄所说的“美国的韧性”,到底是指稳定性好,还是指鲁棒性好?能不能给出明确的定义。

  17. Google说道:

    It’s very straightforward to find out any topic on net
    as compared to textbooks, as I found this piece of writing
    at this web page.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