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古道朝陽:中醫專業的世代傳承(文:趙永佳、梁秋容、鍾偉楊) (09:00)

中醫源遠流長,傳承至今仍取得市民日益增加的信任。當中有賴業界一起推動專業發展,以及政府給予支持,在2000年初以強制註冊形式象徵一門新生專業誕生。近年中醫發展漸上軌道,不少成果都是業界前人爭取而成。政府資助中醫學位課程的開辦,更為專業注入新的力量。一些專業組織紛紛廣納新血薪火相傳,讓不同背景的中醫師,一起投入中醫專業的政策討論和推動。近年大學畢業的中醫師數目快速增加,年輕化將是中醫發展未來10年的主要特徵之一,而我們亦注意到年輕中醫師漸見活躍於公共領域,如立法會、媒體討論中醫發展政策,相信他們在專業化過程裏會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我們得到政府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資助,進行了一項中醫專業發展研究,旨在了解業界對中醫專業發展方向的看法。在不少專業組織的支持下,研究透過不同途徑,訪問了超過1500名不同背景的註冊中醫師,結果顯示業界在有些議題具高度共識,但有些議題卻仍有差異。篇幅關係,我們在此只能簡單勾勒,最終報告尚待有關方面審批發布,更多數據暫時可參考研究計劃新聞稿(rb.gy/ixhv3e)。

醫師整體有主流共識 世代間有個別不同傾向

研究發現無論何種年齡組別的中醫師都有着清晰的專業認同:專業自主,包容開放。他們在中醫發展領域堅持中醫專業自主和傳統核心價值的同時,也希望進一步與其他醫療專業合作。超過一半受訪者和西醫有互相轉介的經驗,然而因為缺乏平台,討論病情和會診的經驗都較少。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中醫和西醫一樣擅長治療急性病,也希望獲得轉介化學檢驗及放射檢驗的權限,從而提升中醫服務水平,進一步保障市民健康。

在中醫醫院方面,不同世代的受訪者都普遍認為中醫醫院可提升臨牀、教學及研究的水準,但目前諮詢並不足夠。他們認為中醫醫院服務應以中醫為主,並以中醫師作為醫院主管;西醫則可協助現代診斷及臨牀緊急支援,並且參與會診。專業發展方面,他們認同中醫專科可提升市民認受性,也應成立專業學院以推動專科化。中醫醫院及專科分科方法應以傳統六科(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及骨傷科)為主。

關於工作現狀及人力資源,絕大多數受訪者擔憂香港中醫市場競爭愈趨激烈。過半受訪者對現時工作滿意,但僅有三分之一對收入滿意。「把中醫納入公營醫療體系」是他們最大的共識,他們認為政府投入的資源不足,且應成立統籌中醫服務、管理及發展的機構,並為中醫設立晉升及薪酬階梯。他們也認為政府應在公立醫院及診所提供中醫服務,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制度及參與方面,他們普遍對現行規管制度不滿,並希望進一步參與中醫政策工作,然而他們也認為現在跟政府反映意見的渠道不足。

儘管中醫師整體在許多領域都具高度共識,然而不同世代的群組卻在一些領域抱有不同傾向。以下我們希望加以整理,讓業界和政策決策者對專業發展有更清晰的預視。我們把受訪者分為「39歲或以下」的較年輕醫師及「40歲或以上」的較年長醫師兩個群組,各約佔總回應的一半。從數據可見,較年輕群組特徵較為突出的主要有3個:一是他們對個人處境較不滿;二是他們對傳統價值有較明顯的堅持,但也對其他醫療專業較開放包容;三是他們對業界發展現狀較有不滿,希望參與中醫政策推動工作。以下列舉兩代中醫師的差異,都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較年輕醫師對個人處境較不滿

首先在工作處境方面,較年輕醫師多感受到市場競爭的壓力,對收入及工作的滿意程度也較低。絕大多數較年輕醫師(94.5%)認為市場競爭愈來愈大,比較年長醫師(85%)多;滿意目前工作的較年輕醫師(53.1%)比較年長醫師(65.6%)略少;滿意目前收入的較年輕醫師(24.4%)則遠比較年長醫師(46.7%)少。

對傳統較堅持 但對其他醫療專業較開放包容

其次是較年輕醫師的專業認同比較年長醫師呈現較明顯的專業自主和開放,他們整體更為堅持傳統,但也較對其他醫療專業開放包容。在中醫專業化過程裏,業界常出現分歧的一個問題是「中醫理論可被現代科學解釋」與否,較年輕醫師(54.5%)比較年長醫師(42.2%)更為不同意。問及「中醫的治療手法現在未能與時並進,應更進一步創新」,業界意見紛紜,較年輕醫師(35.2%)比較年長醫師(28.8%)略不同意。較年輕醫師(83.4%)比較年長醫師(75.9%)略為希望和西醫有機會進一步合作。問及「中醫醫院不需要引入其他專職醫療服務,如物理治療及言語治療等」,不同意的較年輕醫師(53.1%)也比較年長的(44.3%)略多。

對業界發展現狀較不滿 冀參與政策推動

其三是較年輕醫師對業界發展現狀有較多不滿,也熱切希望參與專業發展的政策推動工作。許多受訪者對現時的中醫規管制度不滿,其中較年輕醫師(68%)比較年長醫師(49%)為多;較年輕醫師(72.5%)也比較年長醫師(62.7%)更認為跟政府表達意見的渠道不足。受訪者普遍認為政府投入中醫發展的資源不足,其中較年輕醫師(94.8%)比較年長的(88.4%)略多。兩代醫師都普遍希望改變現狀,93%的較年輕醫師認為「政府應為中醫設立晉升及薪酬階梯,以改善中醫師的整體地位和待遇」,較年長中醫師也有86.1%。同意「中醫中藥管理委員會需要在中醫執業資格試裏增強臨牀實踐操作考核,如加入四診或針灸應用等」的較年輕醫師(76.9%)比較年長醫師(68.1%)稍多。較年輕醫師(70.5%)和較年長醫師(63.9%)都希望參與中醫發展的政策推動工作。

政府應協助業界建立專業發展協商平台

必須說明,兩代醫師之間,大體上依然是有着主流共識,在許多出現分歧的因素裏,年齡只是其中之一,但我們不能忽略其在個別範疇的明顯差異。一個古老專業的傳承與發展,需要不同世代的成員攜手參與。專業化過程裏必然出現的不同意見,也要他們透過協商去處理,尋求共識,求同存異。然而業界資源不足,政府應制定長遠中醫發展規劃藍圖,提供資源協助業界建立專業發展的協商平台。年輕中醫師對業界現狀有明顯不滿,渴望參與專業發展的工作,政府和業界領袖可把這些不滿轉化成專業發展的動力。政府雖然已設立幾個關於中醫管理及發展的法定機構,但暫時似乎仍不足以容納年輕聲音。我們認為政府應擴大委任範圍,讓更多不同背景的中醫師都能一起參與中醫發展的推動工作。專業組織也應積極吸納年輕一輩,為組織帶來新血。年輕人如同古道上初升的朝陽,既對繼承傳統有堅定的信念,又願意參與中醫專業發展工作。不同世代彼此包容,促進溝通合作,中醫業界將有更璀璨的前路。

作者趙永佳是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學講座教授,梁秋容是註冊中醫師、新華中醫中藥促進會會立中醫學院院長,鍾偉楊是註冊中醫師、嶺南大學中醫診所經理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