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政大108學年度哲學研究所參考解答

哲學宅 Philosophy Otaku
10 min readMar 16, 2019

台大108

西洋哲學綜論

形上學第二題.
(1)endurantism分成三種,有Presentism,認為只有現在的狀態為真,對於過去和未來狀態的描述皆為假,然而很違反直覺;A is F-at-t1 and is G-at-t2和A is-at-t1 F and A is-at-t2 G(也就是adverbial theory),強調我們同一個東西可以歷經不同的時間存在。Perdurantism則意謂A-at-t1 is F and A-at-t2 is G,認為我們既然可以在空間中延伸我們的不同部分,那為什麼不能在時間中呢?也就是說,昨天的我,其實是我的昨天部分,現在的我則是我的現在部分。
(2)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的身體可以在空間中向外延伸且有不同的部分。比如說,我正在寫字的這個部分,是我身體中「手」的部分。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時間中做出一樣的事情呢?也就是說,昨天的我,其實就只是我在昨天的部分而已。
(3)接續論本身是相當違反直覺的。畢竟,有誰可以接受,昨天的我其實不是我,而是我的某個昨天的部分呢?

(主體架構大致上是這樣。其實我只是把課堂上有關Change的議題拿來寫而已,所以關於於重疊的問題等等,我是沒有提到的。而且也因為我不是很熟的關係,其實細節部分我已經忘記我到底是寫什麼了QQ)

知識論第四題
(1)內在論符合直覺,有accessibility和supervenience兩個觀點。
(2)狗看到主人回家搖尾巴,此時狗是否能知道主人回家了?內在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3)兩者並非互斥,應該發展混和的理論。不過應要內在論為主,畢竟證立再怎麼樣都是自己的事情。

(具體的寫法可以參考106年第三題,題型幾乎一樣,我所書寫的內容完全就是參考書目的內容)

倫理學第五題
(1) 容忍與尊重不同文化的美德
(2)難道Hitler可以主張納粹是一種習俗文化,從而阻止我們干涉他們迫害猶太人的行為嗎?至少會有有一些普遍客觀的正確道德。
(3)反對。除了(2)的想法外,還有以下想法
首先,習俗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差異,比如說,寒冷地區有吃嬰兒的習俗,但是因為養不起的關係;而以前也有一些地方會食用父親死亡後的身體,卻和我們一樣是尊重父親。
再者,相對主義阻止我們道德的進步。我們否定過去的奴隸制度,就是一種進步。但如果是相對主義,則只會說那是不同的習俗而已。
故,會有一些分遍客觀的道德。

(相對主義是我認為最好寫的,所以我實際上寫了非常多,不過大致上是這些東西沒錯)

哲學英文與邏輯

英文就不提了,這裡只提供邏輯參考答案。

5.(x)[(Cx.Hax)→Dax]
6.(x){(Cx.Hax)→(∃y)[Cy.Hay.(x≠y)]}
7. (∃x){(Cx.Hax.Bx).(y)[(Cy.Hay)→(x=y)]}
8.(x){(Cx.Hax)→(y){[Cy.(x≠y) ]→(∃z)(~Hzy.Laz)]}} (這題我有點忘了,考試的時候還滿肯定的,不過在寫心得文的時候已經忘光了乾)

9.
1. (x)~Rxx p
2. (x) (∃y)Rxy p
3. ~(∃x) (∃y) (x≠y) AP
4. (∃y)Rxy 2.UI
5. Rxy 4.EI
6. ~Rxx 1.UI
7.(x)~ (∃y) (x≠y) 3.QN
8.(x)(y)~ (x≠y) 7.QN
9.(y) ~ (x≠y) 8.UI
10~ (x≠y) 9.UI
11.Rxx 5,10,ID
12.Rxx.~Rxx 6,11,Conj
13. (∃x) (∃y) (x≠y) 3–12, IP

10.
我不會QAQ

11.
1.(x)(y)(z)([Rxy.Rxz]→Ryz) p
2.(x)Rxx p
3.Rxy AP
4. (y)(z)([Rxy.Rxz]→Ryz) 1.UI
5. (z)([Rxy.Rxz]→Ryz) 4.UI
6. ([Rxy.Rxx]→Ryx) 5.UI
7.Rxx 2.UI
8. Rxy.Rxx 3.7. Conj
9. Ryx 6.8.MP
10. Rxy→Ryx 3–9.CP
11.(y)( Rxy→Ryx) 10.UG
12.(x) (y)( Rxy→Ryx) 11.UG

政大108

哲學基本問題

1.
a. 分別是先驗、經驗、分析、綜合的意思。在知識論的討論下,前兩者分別代表先於經驗的知識與需有經驗才有的知識;分析是從既有的知識中得到知識,比如「一朵紅花是紅色的」;綜合相對於分析,則是有混合了新的其它東西而形成的知識。
b. 在Kant的哲學體系中,他強調知識的來源可以分成這四種,其中他特別重視先驗綜合的知識。由於先驗分析完全不依賴任何知識;經驗分析則因彼此矛盾而無法成立;經驗綜合則全部仰賴經驗,故先驗綜合的知識成為Kant的研究重點,比如說我們要如何知道「一個東西不可能是同時是方形又是圓形的」。

(這題我其實就只是把西哲史裡面有背過的東西丟出來而已,感覺應該會失一點分)

2.
Plato以絕對客觀存在的form來對抗Agrippa’s Trillema和Pyrrhonism等懷疑論,Aristotle則承繼了Plato的體系,以Self-evident的想法來對抗之。中世紀的哲學家普遍以神來對抗之。啟蒙時代的哲學家,比如Spinoza、Leibniz、Locke、Berkeley、Hume,大多也相信神的存在,藉由神本身來對抗這樣的想法(Hume則是例外),比如Evil Demon Argument、Dream Argument等等,其中Descartes提出了「我思故我在」來保證自身的存在,雖然可能會陷入獨我論的困難,但他同樣以「神存在」來證實外在世界的存在。當代科學發展的背景下,出現了新的Brain-in-Vat Argument的懷疑論,也有當代的學者提出了Default and Challenge Conception of Justification來反駁傳統上以Prior Grounding Conception of Justification為主的想法。

我認為他們都不太算是成功。我認為,懷疑論已經超越了人的能力範圍,我們不可能成功反駁這樣子的想法,因為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想像一個可能世界,符合Brain-in-Vat Argument或是Evil Demon Argument的想法。

(這邊我也是把西哲史的內容,混了一些William書中的內容。其實我已經忘記我到底寫了什麼了,因為這邊我其實不太會寫。架構上可能會有些差別,不過我考試的時候提了哪些人應該還是沒記錯太多的。這邊是我自己預期會掉最多分數的地方吧XD)

3. 不贊同。

想像一個情況,A很健康,原本可以活十年,結果某天被B給殺掉了。另外則有一個C病重,如果妥善醫治可以再活十年,但因為B沒有妥善醫治而過世。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B兩處的行為,前者更需要受到譴責的。不過,也許有人會認為,那不過就只是活的歲數的差異而已。我認為,這樣子想的人,應該是混淆了「主動」和「被動」死亡的差異。

我們通常在思考一些倫理議題的時候,會預設一件事情,就是「活著」會是一件好事。我們大多人都在努力的想要活下去,因此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盡全力想要活下去」這件事情就是「正確」的。由於這裡沒有要討論關於自殺的問題,因此我們預設這個前提是沒有問題的。而「killing」是一個主動讓人不能活下去的行為,letting die則是讓一個人自然死亡。前者是「盡全力不活下去」,後者則是「不盡全力活下去」,在邏輯上顯然是不同的東西,怎麼可能應該受到相同的評價?「盡全力活下去」明顯距離「盡全力想要活下去」是最遠的,理應受到更嚴重的譴責。

我們都知道人生很苦,活著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值得懷疑的事情。然而我們也知道,有很多人拚命,就只為了活下去。誠如Camus所說的:「生存本身就是對荒謬最大的反抗。」能夠思考生存意義的我們,本身就已經很幸福了。

(最後一段是因為時間還有剩才寫的,而且寫出來感覺比較歐陸XD,我自己還算滿意考試時能寫出這些東西,不過也有可能因為這樣而丟分啦QQ)

4. 大致同意,但有一些值得提出來討論的東西。

首先,這樣的論述可能會面臨滑波的難題。比如說,同樣的例子下,如果胞子已經長成小樹苗,婦人應該還是有權利把樹苗砍掉;但如果胎兒已經生下來或甚至已經成為小孩了,那婦人可以把小孩殺掉或趕出家門嗎?我們直覺上似乎是感覺不太行。

兩者的差別,我認為正是Kant所說的Principle of End。人是有理性的,因此能夠做為自己的目的,而非他人的工具。樹苗是工具,而小孩是目的,因此婦人可以砍掉樹苗,卻不能殺掉小孩。

然而,胎兒本身應該算是目的本身還是工具呢?如果同樣以理性的角度來分析,那胎兒沒有理性,似乎應該可以被視為工具。反過來說,婦人自己做為沒有疑問的目的自身,我們自然應該接受其想法。

小孩本身的理性不夠,婦人可以管教但不能完全視之為工具而丟棄。從這樣的觀點初入也是符合我們日常的直覺的。因此我大致上同意,不過這裡明顯還可以有一些討論的空間,但就是細節的部分而已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代社會許多人要求婦女負有生育義務,或是強迫婦女不能墮胎,顯然是違反了Principle of End的想法,是我們應該要避免的。

(這題也是我還算滿意的一題。最後一段也是我額外加的,在寫心得的時候才想到Kant好像根本不認為女性有理性= =,不過墮胎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啦,每次講到這個我都會想到進擊的巨人中關於家畜的討論,近期希絲特莉亞…乾不行不說了,再說下去就要爆雷了QQ)

西洋哲學史

1.
(我先把Plato的四層構造論畫出來,然後說了Parmenides提到的「認知對應存在」以及亂說其他不認識的哲學家,最後再把Aristotle那個金字塔形狀的形上學體系畫出來。全部的東西在西哲史那本都找得到,或是可以去看我前幾年的考試情況。)

2.
(Gorgias我亂寫XD,Pyrrho of Elis則寫了一些Pyrrhonism裡面說到,要避免Fallibilism的東西,批判部分則是,它只有提到我們的知識是有可能錯誤的,而非我們的知識是不可能的,因此並不構成具體的問題。)

(對於Hume,我則提出他承繼了Cartesian Skepticism,提出Problem of Induction,也質疑Causation、Mind和Personality的存在。批判的部分則是使用了Default and Challenge Conception of Justification什麼的。乾我這邊寫很爛,因為我在背Hume的時候都是用英國經驗論的脈落去背的,懷疑論的脈落我是完全GG)

3.
(這題我也寫得滿糟的,提到Kant超驗哲學和一些他哲學體系中有和觀念界的關係。然後把我背到的Fichte、Schelling和Hegel各自提出來介紹,但是我根本就只是分別介紹三個哲學家而已,幾乎沒有連續性= =。幾乎沒有提到德國觀念論的脈落。具體的批判就更好笑了,我只是剛好有印象說Schelling晚年發展積極哲學時有批評黑格爾,所以就寫了一點這些東西,然後就沒了。事後雖然有想到黑格爾的自然哲學被批評得很慘,不過我也忘記寫上去,尷尬Q_Q)

Facebook Page

--

--

哲學宅 Philosophy Otaku

哲學和御宅,我全都要!To choose between Philosophy and Otaku, I just K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