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熱文

「明年沒水種田了」 嘉南平原休耕,台灣如何挺過56年最慘大旱?

繼桃竹苗地區停灌之後,災害應變中心25日宣布,嘉南平原明年春耕停灌休耕,台灣面臨1964年以來最大乾旱。眼看旱災、水災從異常變日常,我們撐得到明年枯水期結束後的5月嗎?

嘉南平原-水利署-曾文水庫-旱災 過去20年來,嘉南平原經歷8次旱災,4次被迫休耕,雖然水資源調度和備援系統不斷增進,挑戰仍大。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其他

眼前是光禿禿的稻田,不遠處仍有稻穗隨風搖曳。

11月中旬,已是收割的季節。種田超過50年的王仁義每天都在台南官田巡守附近農田,「看來明年沒有水可以種田了,」他感嘆著。作為掌水工,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今年旱象比往年都嚴重,水路乾涸,似乎用力擰都榨不出一滴水。

他的預感並非無的放矢。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在25日宣布嘉南平原明年一期稻作停灌休耕,因為從未來天氣展望到曾文水庫蓄水量,都顯示若不休耕,既有水量撐不到收割期,屆時恐怕連民生和工業用水也都無法供應。

今年在10月前沒有颱風過門,降雨量也創下27年來新低點,全台水庫拉警報,行政院在10月宣布桃竹苗農地停灌,造成正在抽穗的水稻全部作廢,即使進行休耕補償,仍引發農民抗議。

到明年5月降雨機率都低

但因水情連月來仍沒有緩解跡象,農委會和水利署、氣象局、中研院透過密切觀測,研判到明年5月枯水期結束的降雨機率非常低,12月沒有明顯降雨訊號,明年1、2月也偏少,因而決定嘉南平原明年1月的春耕停灌,以保留公共用水。

廣告

翻開歷年資料,台灣上次大旱為2015年,造成曾文烏山頭灌區春耕停灌,「那一年是1964年以來的大旱,現在的情況卻比當時更為險峻,」水利署長賴建信比較,2015年大旱前一年的11月6日,曾文水庫蓄水量為3.3億噸,今年同期卻僅剩1.8億噸,「好消息是我們提前節省水量,起碼活下去的生活用水可以撐到5月。」

台灣素有「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的說法,從2002年到2020年有8次旱災、4次停灌休耕,如今大旱來得又急又猛,在降雨量不斷創新高的同時,也不斷往下探底,兩次大旱間,台灣做了哪些準備?我們如何撐過這一次?

廣告

11月24日,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召開記者會,一路迢迢從台南趕到台北的農民,同時也是台南市環保聯盟理事長的黃安調,痛罵政府藉口農業是高耗水產業而要停灌,根本是「吃農民夠夠」,以為農產品價格低,「不先檢討水管漏水率,對用水大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卻來欺負農民。」

調度備援,近半年「日日監看」

但盤點嘉南地區既有水量,卻支撐不起農業用水。南區水資局經管課課長許秀真表示,過去10年,嘉南平原一期稻作面積平均1.8萬公頃,灌溉需水量加上損耗蒸發量為2.6億噸,以現有曾文和烏山頭水庫總量不過1.73億噸,顯然無法滿足春耕所需。

曾文水庫以灌溉為主,78%水量供農業使用。如今水位愈來愈低,有效蓄水量僅剩約20%左右。(王建棟攝)

雖然南化水庫蓄水量保留九成,因為水利署從8月開始管控,嚴格要求蓄水率超過95%才能出水,以免水庫流失過多;並在高雄增加取用伏流水、盡量取用河川水,但因要供應台南和高雄兩地公共給水,8000萬噸僅能滿足60天左右用水量。

廣告

為了避免全台陷入無水可用境地,水利署超前部署整備水源。賴建信表示,今年水情特殊,單以石門水庫而言,每年要四度蓄滿水才能供應所需,1月至今卻一次也沒滿過。

過去水資源講求開源、節流之外別無他法,如今面臨氣候變遷,旱象加劇且頻率愈來愈短,除開源和節流,還要加上調度和備援。

策略上,水利署從5月開始採取「日日監看」,尤其在時序進入11月後更是一日兩次監看,從全國21座水庫入出水量到農業、產業和民生用水無虞所需降雨量和超越機率,以及氣象長期預報趨勢等等,每逢下雨即調節節省水庫出水。

賴建信坦言,從7月13日開始召開水情會議,雖然氣象局的長期降雨預估,從8月到10月都是正常至略多,又適逢豐水期,但他從經驗判斷仍感到不安,提早做最壞的準備,「桃竹苗地區10月只要來一場110釐米的雨量,灌溉問題就可以解決。」但終究沒有等到那場雨,被迫在稻米抽穗時休耕。

廣告

最重要任務:留住保命水

水利署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是盡量保留「保命」的水。

在強化調度備援能力上,以增加區域互聯網絡為主。水利署目前積極強化都會區的供水管網,建立第二供水迴路,如台南高雄水源聯通工程在年底從現今10萬噸提升到20萬噸,同時進行曾文水庫和南化水庫聯通管,將南部重要水庫串聯在一起,「猶如幾個帳戶混在一起,成為通儲的概念,」賴建信說。

北北桃竹也在通儲的概念下串聯,如翡翠水庫供水給原本石門水庫供應的板新地區,而桃園新竹的備援管線工程也將在今年底提前完工,在必要時從石門水庫調水到新竹地區供應,形成供水管網。

廣告

為因應缺水,進一步擴大推動新興水源。每日供水3000噸的緊急海淡廠,已經完成招標,預計明年1月上路,並在2月提高到1.3萬噸;另外移動式淨水設施陸續招標,在需要時包括池塘水、滯洪池或是放流水等經過淨水程序後供人使用,且因是移動式,可因應城市需求移往當地。

現今全台65個水資源回收中心(舊稱污水處理廠),全都派上用場,提供各縣市公共用水,如掃街、澆花等,水利署同時從9月開始盤整過去沒有用的地下水井共計1200口,了解整體狀況並測試水質,連原本停用的桃園埤塘都啟動抽水,目前有3口埤塘每日供水約20萬噸,估算當地52口埤塘最大水量可以到120萬噸。

其他還包括水庫清淤,今年已到1300萬立方公尺,等於湖山水庫1/3的庫容量;再生水廠如鳳山、臨海再生水廠啟用後,永康、安平也將陸續完工。

人民須認知,旱災洪災頻率愈來愈高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各部門都需要做準備,」賴建信說,民眾也要和政府一起合作,從改變認知、建立思想體系到產生行為,形塑出水文化,因為不論水多或水少,頻率只會愈來愈高,「我們不能兩手一攤說沒辦法。」

然而,當挑戰愈來愈嚴峻,台灣必須解決更核心的問題。前內政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認為,水利署只能就水利設備進行改善,行政院應該要從國家角度,提出更完整的水資源論述,從水價調整到工業水回收利用、水管修漏、房屋營建到都市規劃,乃至於農業灌溉節水等,「這些都不是水利署可以完成,需要在行政院統籌下,跨部會更為緊密合作。」

因為氣候變遷已經不是紙上談兵,水災、旱災在台灣已經從「異常」成為「日常」,要如何因應,更需要從國家的高度進行通盤檢討。(責任編輯:王儷華)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 S2Ep.1】何時降息?投資專家解析,爭取收益關鍵應掌握全球先機
最新訊息
【每日6元】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