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西舊廈5452個劏房最嚴重1劏7 學者:潛在倒塌風險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7/15 17:00

最後更新: 2018/07/15 17:01

分享:

分享:

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及關注基層住屋聯席調查九龍西舊廈,324幢大廈中,有近9成樓宇有劏房。(林宇翔攝)

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及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於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調查本港九龍西區(油尖旺、深水埗和九龍城)劏房大廈的安全情況,到訪324幢平均樓齡55年的樓宇,有近9成樓宇有劏房,1742個樓宇單位被分成5452個單位,人口負載量增加令樓宇承重大增,潛在倒塌風險。

調查發現,以深水埗為例,544個被分間的單位,有1800間劏房,平均每個單位被分成3.3個單位,嚴重更有一劏7。

另外,調查亦發現舊樓劏房防火設備不足,通常屋內均無滅火筒或其他消防設施,即使有也已經過期多年,加上不少舊樓的逃生通道都堆滿雜物,更無業主立案法團、居民組織及管理公司,萬一發生火警,將釀成嚴重後果。

調查舉例指出,有個案將單位一劏幾,因空氣流通的問題很多時會在單位外加設氣窗或抽氣扇,惟此舉會搶風,萬一發生火警會將濃煙抽入單位內,加速火勢的蔓延。

調查亦將個別單位的原圖則對比,指其中一層2個單位一劏7的情況,若單是計牆身、石屎灶頭、木門和洗手間,整體重量已比一般單位增加7500磅,還未包括居住人口和傢俬,對樓宇結構安全造成一定的隱患。

同時,調查到訪其中30間劏房,記錄內部違例情況,發現約7成單位內的走廊闊度少於消防條例限制的1.05米,或已堆積雜物,如生意外或會阻礙逃生。

九龍西舊廈劏房嚴重,學者擔心安全問題。(林宇翔攝)

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講座教授鄒廣榮指,劏房問題歸咎於市民對市區的住屋需求大,而舊樓租金較便宜,因此誘使業主分劏單位提升呎租,增加收入。

他認為,劏房增加樓宇承載能力及電力負荷,過於密集的居住環境亦會造成傳染病散播和易生火警,屬都市的計時炸彈,建議政府興建過度性房屋解決問題。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表示,劏房集中的市區沒有中轉屋提供,所以市民迫於無奈繼續住劏房,期望政府可以在市區重建項目中提供公屋單位,建議政府收回地鐵上蓋起公屋,及釋放更多土地興建公屋。

曾經以月租3700元租住在太子劏房100呎單位的張先生,引述去年在單位逃過觸目驚心的火警經過:

天台潛建了4間屋封了,走廊的滅火筒空的,濃煙不斷由走廊的窗湧入,隔壁的住戶爬了出去窗口的掠衫架躲避。

以月租8000元租住土瓜灣區300呎住宅的Annie亦坦言,雖然她非租住劏房,惟她所住的樓宇2樓及3樓為劏房,大廈A至H座相連,一層12個單位,任何一座發生火警火勢會迅速蔓延。

她憶述,年頭2樓平台劏出來的平台房發生火警,當時天台鎖著,住6樓的居民真的走投無路,可是業主立案法團苦無對策。

TOPick記者今日到訪位於廟街272至274號的唐樓,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指該樓宇為100%全劏房。記者目測,該樓宇高5層,每層兩個單位,有部位單位被一劏4,單位比原來多出4倍,部分走廊沒有照明系統,雜物散落一地,空間狹窄;天台亦滿佈住戶棄置的傢俬,萬一發生火警,後果將不堪設想。

調查顯示,1742個樓宇單位被分成5452個單位。(林宇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