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移民工

齋戒月、開齋節一次弄懂!印尼人的「齋月一日」這樣過

開齋節當天清晨,穆斯林家人會穿戴整潔體面出門團拜。 開齋節當天清晨,穆斯林家人會穿戴整潔體面出門團拜。 圖片來源:本文圖片皆為作者提供。

齋戒是身為穆斯林的5大核心功課之一,擁有全球最多穆斯林的印尼,穆斯林超過2億人,信徒對齋戒的傳統始終奉行不渝。

伊斯蘭在台灣也常稱回教或清真教。在阿拉伯文裡「伊斯蘭」(Islam)的意思是順從唯一造化養育萬物的真主阿拉(Allah),任何歸順獨一無二、永恆不滅的主宰──阿拉的人,在伊斯蘭教義裡就稱為「穆斯林」(Muslim)。穆斯林相信阿拉是宇宙的創造者。

2018年(伊斯蘭教曆1439年)印尼齋戒月從5月17日開始到6月15日結束,開齋節是6月16日,這是印尼穆斯林一年當中最珍視的一段美好時光,大家在平靜安和的氣氛中感受齋月的洗禮,並透過齋戒、祈禱與施捨等各種方式行善賜福,見面互道齋月快樂(Selamat Berpuasa Ramadhan)。

離鄉背井到台灣工作的20幾萬名印尼穆斯林朋友也不例外,雖然他們不一定有機會全心恪守齋月作息,也不一定可以獲得僱主的理解與體諒,讓他們至少在開齋節放假一天,約晤親友共渡佳節,甚至鼓勵他們透過網路與印尼親人們分享開齋的喜悅並互道平安。但身為穆斯林,無論身在何處,他們謹守齋戒的心情始終如一。

清真寺裡虔誠膜拜的穆斯林。

齋戒,是每年必經的「身心淨化」

就像華人過農曆新年及西洋人過聖誕節,印尼人過開齋節,除了與前二者同樣重視家庭團聚,見面互道佳節愉快,並期許來年平安如意之外,印尼穆斯林為能透過身、心、靈的洗滌,迎接開齋節的來臨,過節前,總會以整個月的齋戒生活,反省與學習超越身心的誘惑,讓身心靈重返最純淨狀態,為開齋節預做最理想的準備。

根據伊斯蘭陰曆法,9月是齋戒月(Ramadan),印尼語Bulan Puasa(齋戒Puasa 是梵語),是伊斯蘭真主阿拉(Allah)將古蘭經(Quran 或 Koran)降世下傳給先知穆罕默德(Prophet Muhammad)的月份。對所有穆斯林,也就是台灣所稱的回教徒而言,齋戒月是一年當中最神聖的月份,為穆斯林提供一個實踐自我控制與淨化身心的機會。

齋戒的精神在敬畏真主,提升信徒的道德修養,非禮勿言、勿聞、勿視、勿思與勿為。同時透過親身齋戒修為過程,培養惻隱之心,樂於扶困濟貧。

雖然印尼根據建國五原則理念,自認宗教信仰自由,不屬於伊斯蘭國家,但每逢齋戒月,整個印尼,特別是鄉間的伊斯蘭社區,幾乎完全沉浸在齋戒的特殊氛圍中。原本喜好舉辦五光十色、喧囂熱鬧活動的政府、業界與民眾,紛紛在齋戒月的前幾個星期,將預算、體力與慾望完全釋放,之後,首府雅加達的幾個戶外大型活動場地如獨立紀念碑(Monas)與蘇卡諾運動廣場(Gelora Bung Karno),風聲鳥鳴再度聲聲入耳,一起迎接齋戒月的來臨。

(延伸閱讀:開齋節來了!印尼人的齋戒月與開齋節怎麼過?

13小時不吃不喝,以初心重新親近阿拉

齋戒月與隨後的開齋節,是雅加達每年最安靜祥和的日子,人們暫時拋開物質享受與慾望,安靜傾聽阿拉、先知與自己內心的聲音。

伊斯蘭教規定,9歲以上的女性與12歲以上的男性穆斯林,每年齋戒月都得封齋1個月。齋月期間,除老弱殘疾、孕婦、哺乳期產婦、月經期婦女、小孩與出外旅行者等不宜齋戒者外,所有穆斯林每天必須從第一道曙光出現前即開始禁食,不吃、不喝、不抽菸、禁房事,甚至禁絕非禮的念頭與不符常軌的行為,以靜坐誦讀古蘭經,並以虔誠敬意向阿拉懺悔,返璞回歸真主的懷抱,直到日落之後才能開齋進食,印尼語稱Buka Puasa。

凡齋戒期間因為特殊理由而出缺的齋戒天數,可在日後補齊,至於實在無法齋戒者,可以透過交納贖金的方式濟助窮人,也算功德圓滿。

齋戒月的起始日,端視當月與次月的新月(印尼語Hilal)出現情況,在為期29或30天的齋月期間,穆斯林必須改變一些生活作息,例如更早起床,大約清晨4點以前,就與家人一起吃完早餐,4點半前後,就開始一天的禁食,這個封齋時間點稱Imsak,以分計算。

以2014年6月29日印尼政府指定的齋戒月第一天為例,居住在雅加達鄰近地區的虔誠穆斯林從清晨起床洗澡進食後的行程如下:

04:32 封齋(Imsak)
04:42 第1次清晨祈禱(Subuh)
06:01 自願而非必要的日出祈禱(Terbit)
06:24 自願而非必要的祈禱(Dhuha)
11:58 第2次中午祈禱(Zuhur)
15:20 第3次午後祈禱(Ashar)
17:51 第4次日落祈禱(Magrib)後,開齋(Buka Puasa)進食
19:06 第5次入夜祈禱(Isya)

每天封齋到開齋的13個多小時期間,信徒不得進食飲水,必須克制舌頭與味蕾的渴望,透過禁食體會窮人的飢餓與苦楚,萌生惻隱之心,讓自己能以初心再度親近真主阿拉的教誨。

(延伸閱讀:全球化下的伊斯蘭齋戒月

饒恕過往的罪過

齋戒時間會因每個時區與地區的不同而略做調整,齋戒月第一天到最後一天之間,每隔不同的天數,封齋與開齋的時間就得往後延1分鐘,例如,7月3日起,封、開齋時間會移到4:33與17:52;7月9日起再往後延1分鐘;7月16日起再往後移1分鐘……一直延續到7月27日的齋月結束。

根據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傳統開齋方式,一般是先與家人分別各吃幾顆椰棗(kurma),減輕飢餓感,以避免用餐時暴飲暴食。但因印尼不產椰棗,故以進口蜜棗或以印尼到處可以取得的椰果、香蕉或木薯等甜點(kolak)取代,藉以舒緩腸胃並補充能量與血糖,隨後再進行每天5次禱告中的第4次落日開齋祈禱,印尼語Magrib,每個地區的開齋時間都略有不同。開齋祈禱後,穆斯林會彼此祝禱,並共享食物。

為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雖然齋戒月的本質依然保留,但在表達呈現方式上已做了一些調整與變通。例如開齋可以與員工、無家可歸的窮人、孤兒院的院童們一起分享渡過;賑濟施捨也單純地從所得中繳納濟貧金(印尼語Zakat),演變成由民間團體主動發起各式各樣的民生物資發放作業。

齋戒月期間,為了顧及都會區各宗教信仰者的飲食基本權益,開張營業的餐廳通常會以長布條遮蓋玻璃門窗,路邊飲食攤也會用布塊圈起來,一般民眾則會貼心地不在穆斯林面前進食,以表示對齋戒穆斯林的基本尊重;有些企業甚至會讓上下班時間保持彈性,可以早些上班也早些下班,以避免員工因為白天未進食而體力不支;出國或當天旅行距離較遠的穆斯林,則可通融入境隨俗,破戒以適應當地習俗或飲食,只要將來利用時間補足缺少的齋戒日期就可以了。

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曾說:「誰在齋戒月中,本於信仰與虔誠而齋戒,他過往所犯的罪過,已被饒恕。」

吃大餐、發紅包,與親朋好友歡慶開齋

印尼的開齋節,文字表達上通常使用阿拉伯語Idul Fitri,意即回歸新生、純淨與神聖的狀態,但口語則以印尼語Lebaran 表述。據說爪哇語Lebar是之後的意思,而ran則是齋戒月(Ramadan)的縮寫。

至於如何界定何日為開齋節?一般而言,如果齋戒月第29天黃昏看見新月,第2天就過開齋節,否則就得再往後推延1天。經過長達1個月的齋戒後,穆斯林以感恩的心情歡度齋期結束,並以全新的生命迎接伊斯蘭曆10月的到來。

開齋節當天清晨,伊斯蘭信徒們通常會穿戴整齊,喜氣洋洋地攜家帶眷前往各自所屬的清真寺(Masjid)團拜祝禱,或是聚集鄰近社區的戶外空間集體祝禱,有些甚至還會暫時封街,讓社區穆斯林在街道上齊聚禮拜。回到住處後,再與親人、芳鄰彼此祝福,大家見面握手寒暄並彼此互道寬恕(Mohon maaf lahir dan batin),同時把右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以示真心誠意,再一起分享食物,以及交換經過阿拉賜福的小禮物或小紅包。

印尼開齋節主要傳統食物是Ketupa或Lontong,象徵清純意象,以單純的米飯或米漿粉調製水煮而成。Ketupa是將米飯盛入椰葉編成的扁方形盛物中,而Lontong 則以細圓筒形造型呈現,入水煮糊凝結後,切開成小塊,搭配椰奶咖哩雞(Opor ayam)、香辣馬鈴薯塊(Sambal goreng kentang)、椰漿咖哩牛肉(Rendang sapi)、椰漿咖哩蛋(Rendang telur)或香辣土雞蛋(Sambal telur ayam kampung)、牛肉乾或肉鬆、辣牛肝(Sambal goreng ati)、椰奶開齋蔬菜(Sayur labu siam)、酒釀(Tape ketan)與各式炸物(Gorengan)等一起食用。飯後甜點則以千層糕(Kue lapis)搭配其他一般小蛋糕為主。

(延伸閱讀:慶祝開齋節,不可或缺的Ketupat和Takbiran!

開齋節頭兩天,大部分政府要員為了創造彼此祝福的機會,並以示親民,包括總統、副總統及各部會首長等,通常會分批敞開他們的辦公室或住家大門(Open House),歡迎各國使節、機關要員或同仁,以及一般民眾入門互道平安與祝福,並共享開齋美食。

開齋節是每年假期最長的節日,平日在雅加達大都會區裡打拚的穆斯林遊子,過半數都會利用這段長假提早返鄉(印尼語稱Pulang Kampung ;爪哇語稱Mudik),拎著大包小包禮物,期待與家人團聚,分享1年來的心情故事。也有不少返鄉遊子會在車站旁的路邊,兌換面額較小的大疊新鈔,以備返鄉發放開齋紅包(Angbao)之用。因此,都會區的聯外道路交通壅塞不堪,而雅加達也會逐日變為空城,塞車不再,負荷過重的都市,終於有了休息喘氣的機會,準備再度迎接佳節過後,一批批回流的異鄉人。

開齋節的都會遊子返鄉已成印尼政府最關心的年度大事。

根據正常的邏輯推論,伊斯蘭齋戒信徒從早到晚不吃不喝,消費理應降到最低程度,但事實不然,印尼購物中心協會(Indonesian Shopping Centers Association)近年的統計,齋戒月期間購物中心的各式促銷活動傾巢而出,例如推出深夜大拍賣(Midnight Sale)等,消費者反而增加至少一倍,食物與飲料的銷售也倍增。

每年的齋戒月,民眾因為領了至少兩個月的薪水,手頭較為寬裕,無論是慰勞自己與家人,或是為了補償齋戒的辛苦,或是為了多準備早晚禱的餐點,或是為了與朋友及親人團聚分享,總會發現各種民生物資短缺,物價上漲,超級市場也變得更加擁擠。又齋月期間很多人喜歡上餐廳一起開齋用餐,大吃大喝一番,餐廳營業額通常會是全年最高的月份。每天為開齋而特准營業的攤販與小吃,在雅加達市區的街頭與各個角落漫開,交通也變得更為堵塞。

(延伸閱讀: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印尼人買什麼?

全世界穆斯林共同關注的盛會

齋戒的初衷在自我反省淨化、調控、感受貧苦與奉獻,但實際反映出來的實況並非全然如此。矛盾處處,這種現象也已引起不少印尼知識份子的反思。

別看印尼人平常對時間的掌握彈性很大,但對齋戒月的起迄日期及每天的封齋與開齋時間,還有哪一天才應該是開齋節的第1天,卻是錙銖必較。無論是按傳統方式,或是運用現代科技觀察界定新月何時出現在地平線上,總還是爭議不斷。就連全球最大的伊斯蘭社會組織,約有5千萬名會員,代表印尼傳統溫和派的伊斯蘭教士聯合會,簡稱伊聯(Nahdlatul Ulama, NU),以及代表現代革新派,約有2千9百萬名會員的第2大組織──穆協(Muhammadiyah),甚至印尼宗教部的看法都不一樣,可見齋戒月在印尼不同穆斯林群體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以2014年為例,穆協組織信徒根據伊斯蘭陰曆法,將齋戒月的第1天訂在6月28日,但印尼宗教部及伊聯則根據新月的現身,另將齋月首日訂於6月29日。

總之,對穆斯林而言,每年最期待的月份,就是在伊斯蘭陰曆9月(Ramadhan)與10月(Syawal)兩個新月之間的齋戒月,讓穆斯林的自覺與自律能力再度萌生,並以自省的新生命與家人、親朋好友共渡接續下來的開齋佳節。無論世事時局如何改變,凡是印尼伊斯蘭信眾在乎的,就會有各派人馬為之堅持不渝,因此齋戒月與開齋節方能周而復始,代代傳承而不墜。


好書推薦:

書名: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
作者:李東明
出版:玉山社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新書發表會
時間:6月29日(六)15:30
地點:台北市大安區安居街34巷9號 季風帶書店
主講:李東明

瀏覽次數:75018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