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2018 年 9 月 2 日至 8 日,「第三屆世界遊牧民族運動會」在吉爾吉斯伊塞克湖區的小鎮喬爾蓬阿塔(Cholpon-Ata)熱鬧展開。瓦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原,穿著民族服飾的選手,在賽場上各顯身手,現場驚嘆與快門聲不絕於耳。《換日線》與特約攝影師陳致廷、專擅中亞研究的專欄作者孫超群攜手合作,帶你一同踏上遼闊的草原,透過歷史、人物、文化等多重視角,看見遊牧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探索主流媒體疏於關注的中亞世界。



【新聞焦點】不死的遊牧精神

在一望無際的歐亞草原上,遊牧民騎上馬背,手挽弓弩,馳聘四方。萬馬奔騰的場面,迄今並未成為絕響。今年 9 月 2 日至 8 日,「第三屆世界遊牧民族運動會」在吉爾吉斯的伊塞克湖區喬爾蓬阿塔(Cholpon-Ata)熱鬧展開。

【歷史回顧】世界遊牧民族運動會,從何而來?

9 月 8 日,為期一周的運動會曲終人散。一如所料,吉爾吉斯雄據榜首,而土庫曼、哈薩克等中亞國家亦不遑多讓,就連屬定居民撒爾塔人(Sarts)的烏茲別克人,也善於遊牧民族的玩意,晉身五甲。

【運動員特寫】匈牙利騎射選手 Nathalie Friedrichs

筆者聯絡上了此次運動會的匈牙利騎射(Horseback Archery)項目選手 Nathalie Friedrichs,除了談談她在騎射運動的心路歷程,更重要的是她對匈牙利與突厥民族之間歷史脈絡的一番見解。

【Story behind the Lens】何其有幸,我與英雄們並肩狂歡!

在天山山脈山峰環繞的山谷競技場,簡單的頒獎台和升降旗儀式,觀眾與比賽完全沒有隔閡,可以輕易參與其中,直接感受獲獎選手們的喜悅,與欣賞的選手交談、留影,或者近距離見識到匈牙利人因獲獎而高亢的喝采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