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鋒:禁煙工作成效顯著 全面禁止電子煙是否必要?

2018-10-11
郭金鋒
資深傳媒人、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smoke1.jpg

特首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提出本港全面禁止電子煙,包括入口、銷售、宣傳等。建議隨即引起爭議,雖有教育及醫療團體力撐做法恰當,但也有煙草商斥政府做法變相「放生」危害更大的傳統香煙,更有煙民揚言轉吸傳統香煙。本來今年以規管作為指引,政府突然轉向,看來是煙商之間的游說工作產生影響。而問題重點落在到底禁電子煙,結果是吸食的人多了還是少了?煙商之間的利益又是如何?

在今次《施政報告》之前,政府處理電子煙問題時可謂相當審慎,鮮少對電子煙抱以強硬態度。例如食物及衛生局曾於今年6月向立法會提交建議,對包括電子煙在內的新型煙草產品作出八項規管,而非全面禁止。林鄭月娥亦曾於7月公開表示,指若在容許傳統香煙繼續出售的前提下全面禁售電子煙,容易衍生問題。正當煙草公司和普羅大眾都以為電子煙有望合法化時,豈料政府今次「一反常態」,於《施政報告》一槌定音提出全面禁止電子煙。

政府有必要「先發制人」

電子煙普遍被認為危害較傳統香煙小,例如較少二手煙、較少有害物質等,甚至被視為傳統香煙的替代品,雖這些說法曾被醫學界批評誤導,政府選擇全面禁止電子煙而非傳統香煙,做法仍然看似奇怪。但是,若站在公共衛生的角度而言,政府確實有必要在電子煙真正流行之前先發制人,看來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電子煙成為青少年染上煙癮的渠道。電子煙在興起的短短數年間,已經發展出各種口味、各種造型,花樣百出。更重要是傳統香煙每包連稅售價逾50元,而且購入途徑少、限制亦較多;相比之下,電子煙價格低廉而且容易獲得,網購都可以輕易購入。

電子煙「易入手、易入口」的特性,注定門檻遠較傳統香煙為低,更大機會成為年輕人接觸的第一項煙草產品。而現實確有發現多個戒煙中心都發現年輕煙民數量明顯上升,當中不少正是吸食電子煙,染上煙癮後再轉為吸食傳統香煙。

其二,電子煙破壞長久以來的禁煙教育。長久以來,政府都軟硬兼施推出不少反吸煙政策,例如徵收高額煙草稅、加大香煙包裝上的反吸煙警告、大量禁煙教育等,政策的成功更可以從本港吸煙人口穩定下跌中反映。

不過電子煙同時也是相對健康的煙草產品選擇,更有人提出,吸食電子煙可減少傳統煙民因吸煙導致的健康問題,甚至逐漸戒除煙癮。這種形象與政府刻意為香煙加上的「污名」背道而馳,吸食電子煙成為一種不那麼危險的活動,便增加了非吸煙者嘗試的機會。在吸煙背負污名的今日,推行全面禁煙都並非易事,一旦「吸煙危害健康」根深柢固的觀念被打破,日後進一步推動無煙香港的願景便更加困難。政府作為一個負責公共衛生和醫療的角色,要保證公眾健康和減輕醫療負擔,較為好的做法是把電子煙納入規管,限制流通,但可以作為煙民的選擇和自由。同時,嚴禁受賣給未成年人士,作為社會整體利益的考量。而假如能夠慢慢將吸食傳統煙的人士,轉向電子煙,未嘗不是好事,只要整體吸食人數沒有明顯上升。政府有決心打造空氣清新的香港,宜多管齊下,循序漸進,一刀切的方案可以從長計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公共政策講求邏輯和理性,尤其涉及政府利用公權力監管甚至禁止私人市場活動的話,平衡做得不好,便會容易招上干預市場、官商勾結等罪名。當政府未能充分掌握吸煙產品對身體的害處前,所有立法建議都應該更加小心和審視度勢。

    林添生  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