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進入為期 3 周的「居家避疫」──美國社會準備好跟上日益嚴峻的疫情了嗎?

舊金山進入為期 3 周的「居家避疫」──美國社會準備好跟上日益嚴峻的疫情了嗎?
我居住的舊金山灣區, 3 月 16 日政府下達緊急命令,進入為期三週「居家避疫」(shelter in place),是全美第一個實施的城市。截至 18 日灣區全部九縣約 900 萬人被「柔性」要求待在家裡,一定得外出時例如去醫院、買菜,必須與其他人保持至少 6 呎(182 公分)的距離。

我居住的舊金山灣區, 3 月 16 日政府下達緊急命令,進入為期三週「居家避疫」(shelter in place),是全美第一個實施的城市。截至 18 日灣區全部九縣約 900 萬人被「柔性」要求待在家裡,一定得外出時例如:去醫院、買菜,必須與其他人保持至少 6 呎(182 公分)的距離。(註一)

當美式自由主義遇到「居家避疫」

舊金山是美國第一個實施「居家避疫」的大城市,在個人主義掛帥的美國社會中,已屬相當嚴格。這是一種「巷戰」(urban warfare)防疫措施,北加州大城市的社區傳染已蔓延,政府因此明文通知「快斬」社區交流,希望為不勝負荷的醫療系統爭取反應時間。

這項命令宣布的隔天,我觀察一般街道的車流量約是平日的 1/3 至一半,由於部分商家照常營業,超市、餐館、商場空間停放近一半的車輛。

一對美國土生土長的夫妻朋友說,過去不曾見過這種指令。他們這幾日仍維持固定的社交生活,笑稱指令中的 Q&A 保留「人性化」的空間(註二),「美國人不太可能足不出戶,斷絕一切社交往來。」他們對我戴口罩早習以為常,但仍然認為「戴口罩是生病的人才需要」,目前出入醫院仍「無罩通行」。對於即將到來的春假(一般來說在 3 月,約一周的假期),這對夫妻跟他們多數朋友一樣,將照常在美國境內出遊。

另一位住在波士頓、之前為律師的朋友分享到,文化差異是美國公衛意識薄弱的原因,「老美」認為生病就別出門,但華人可能病了就戴口罩去上班。麻州目前的檢測能力提高,但檢驗試劑仍嚴重不足,且醫院預估可能會出現另一波大爆發。

超市很多物資被搶購一空。圖/作者妮可 提供

媽媽間不能說的秘密──你的春假計畫是?

3 月 12 日德州宣布公立中小學停課,我訪問居住德州休士頓的親子插畫家莎拉媽媽,她表示,當天已經寄信告知學生家長,她的私人才藝班同步停課,「有立案的才藝班繼續上課,有的父母可能考量錢繳了,不如讓孩子上完這一期。」

莎拉媽媽觀察休士頓的老美和墨西哥人防疫態度普遍輕鬆,「我去超市不敢戴口罩,戴手套較不顯眼。」而身邊韓裔美籍的跆拳道教練仍照常開課,雖自行開始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實則內心交戰,臉書朋友還是會約 Play Date(孩子遊戲聚會),「主婦間現在的敏感話題就是你春假有沒有出去玩?」(編按:美國德州公立中小學 3/9 開始春假一週)

西雅圖為全美最早的疫區之一,近日學校宣布停課,跟其他大城市一樣,這幾日迎來另一波超市搶購潮。筆者在自己的粉絲專頁分享全美在家買菜 App 的詳細實用資訊,引來各州網友熱烈反應,各大城市皆面臨程度不等的掃貨和買菜窘境。一對在西雅圖科技業的全職父母友人認為,春假過後會是另一波防疫的破口,在紐約私立雙語小學工作的朋友則表示,他身邊的老師還繼續討論彼此的春假計畫。

疫情四竄的美國,種種人性考驗隱藏於實體和虛擬的人際交流之中。美國的醫療體系的配套措施如何佈署?足以應付這波大規模的考驗嗎?

架上貨物被清空。圖/作者妮可 提供

檢驗師:美國 CDC 就像是一隻巨大的恐龍,行動極緩慢

為了解美國針對 COVID-19 病毒現階段的檢驗能力,筆者透過朋友聯繫,訪問在德州達拉斯(Dallas)大型公立醫院擔任醫事檢驗師的 A 小姐,她說:「醫院 3 月 11 日起開始陸續收到檢測要求,須有醫師開立的醫囑才能進行檢測。」

目前檢驗流程大致如下:病人出現病徵去看家醫(Family Doctor)、醫師安排進行流感快篩或鏈球菌快速檢測、結果呈陰性且有下呼吸道感染徵狀,便安排照 X 光和詢問旅遊史,無其他病徵即讓病人回家。若為陽性,則送去達拉斯縣衛生部檢測,結果為陽性送 CDC(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複檢。

從病人出現病徵求醫,到拿到檢驗結果,整個過程至少需要 4 天。

3 月 19 日起,調整為不送 CDC,以達拉斯縣衛生部的檢驗為最後依據,整個過程縮短為 48 小時。

總之目前仍是一團亂,醫院因尚無檢測試劑,必須送到縣郡級別衛生部進行篩檢。 CDC 的反應不太積極,至今仍無明確而統一的檢測規範出來。」CDC 雖把檢測能力下放給各州,但醫院在未收到試劑前,仍無法進行快篩,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每天仍提心吊膽。

另外,目前美國醫院的負壓隔離病房不夠,病人確診後往往只能回家進行居家自主隔離,照常外出趴趴走的情況屢有所聞。「醫護人員無法推估目前隱藏了多少分母在外面。」檢驗師 A 小姐將 CDC 比喻為恐龍,碰一下勉強緩慢動一下腳指頭,令人不勝唏噓。

紐約跟進「居家避疫」? 

至於紐約 19 日為止新冠肺炎確診數已達 3615 人(註三),3 月 15 日星期天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突然宣布周一起全市停課。

現為紐約州立大學藥理學博士、NYDeTour 的自由作家 Abraham 接受筆者訪問時表示,「之前市長堅持不停課,是考量紐約市 110 萬名學生,有 3/4 仰賴每日免費或補助的營養午餐」,週日應在工會強烈的壓力下,緊急宣布隔天停課。這下子各方的補助方案來不及配套準備,一時之間這些雙薪父母措手不及,孩子多半不會乖乖待在家裡,短時間恐怕造成社會問題。

原本紐約市長說不太可能跟進舊金山,實施「居家避疫」,但在醫療資源嚴重欠缺、測試能力遠遠落後的情況下,加上舊金山實施效果不錯,19 日改口為兩日內決定。某些紐約人一方面盼望政府儘速下達明確指令,另一方面擔心更多人因此失去經濟來源,「各項社會應對方案跟不上日益嚴峻的疫情」。

這個春天,美國末日感強烈

我居住的加州,春天本該是最絢爛的季節,卻因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如此無奈。一切的防疫建立在脆弱的醫療、公衛體系之下,邁入第 4 天居家避疫,外頭陰雨綿綿,不禁懷疑,待在家裡能遏止病毒擴散,卻該如何消滅病毒?這場未知的長期抗疫戰才剛開始,太多的未知,持續考驗著美國。

註一:舊金山 3 月 16 日頒布「居家避疫」(shelter in place)指令。
註二:舊金山「居家避疫」(shelter in place)指令中的 Q&A。
註三:截稿前 3 月 1 9日,美東時間 15:00,紐約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 4000 個,其中紐約市確診感染者數量達 3615 人,共 22 人死亡。

執行、核稿編輯:關卓琦

Photo Credit:作者妮可 提供、Shutterstock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廣編企劃|品牌 20 周年傾力貢獻!傳繼蠟雕工藝,巨型創作羅浮宮盛大展出,Cindy Chao 榮登法國百年珠寶學府,首位受邀亞洲藝術家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