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7/09/24

該如何好好保護青少棒投手?

在上一篇的文章棒球界也出現了揠苗助長的全球化現象?!中,我們討論了青少年投手手肘過度使用的普遍現象,許多投手在高中以前就接受了手肘韌帶的手術,然而,為了兼顧高強度的比賽與選手的健康,就必須特別注意造...

作者:凃俐雯

huang.biot

請問,文章中所有提到的投球局數,是指出賽的投球局數嗎?有包含平常的練投數量嗎?每個球員所屬球隊的性質不同(社區球隊,學校社團球隊,學校校隊),相對的練頭數量與出賽的投球局數都不同,甚至有很大的差異。是否有更為精準的量化數據可供參考呢? 謝謝!!

在上一篇的文章 棒球界也出現了揠苗助長的全球化現象?! 中,我們討論了青少年投手手肘過度使用的普遍現象,許多投手在高中以前就接受了手肘韌帶的手術,然而,為了兼顧高強度的比賽與選手的健康,就必須特別注意造成手肘傷害的原因,這樣才能提早預防,延長小選手的運動生命,那麼棒球運動傷害有哪些危險因子呢?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操過頭,不是台灣專屬,美國也有少棒虎爸!

『投球的數量與手肘傷害的相關性是最高的』

根據Olsen等人分析了140個介於14至20歲的受傷和沒受傷的投手,發現受傷的投手有一些共通的問題,例如:一年當中有很多個月都在投球,每個比賽的頭球局數過多,每場比賽都下場頭球等,經過計算後發現(1)如果每場比賽投超過80球,則受傷的機率會提高成4倍,(2)一年投球超過8個月的話,受傷機率增加為5倍,(3)最嚴重的一個危險因子是,投手經常在已經感覺疲倦了還勉強繼續投球,這樣會導致受傷機率大幅提高為36倍

American Sports Medicine Institute的研究則發現,如果每年在比賽中投球超過100局,受傷機率為3倍

請繼續往下閱讀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如果選手參加巡遊球隊(travel team),所謂巡遊球隊就是由各個學校的菁英的小選手另外組成隊伍,並且跟其他巡遊球隊進行額外的比賽,這樣表示出場投球的局數會變得更多,因此手肘受傷的機率也跟著提高。以前的小選手即使再怎麼想比賽,父母再怎麼逼迫,他們也沒有機會參加更多的比賽,但是,現在出現了巡遊球隊這種聯盟,小選手除了幫自己的學校或者小區出賽之外,還需要多打很多場比賽,幾乎四分之一的小選手都有參加巡遊球隊,統計發現這樣下來,很多投手每年會參加70場以上的比賽,而且賽季通常持續超過八個月,這種比賽量的大幅增加,造成手肘的過度使用,與現在小選手的手肘傷害機率的大幅提高有很大的相關性

 

第二:投曲球比較容易造成傷害?投直球就安全了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投曲球不會比較容易受傷,不投曲球也不代表不會受傷,因為直球對手肘的拉扯程度與曲球是不相上下的!』

以前的觀念是投曲球容易造成年輕投手的手肘受傷,因為投曲球時,前臂需要有比較多的旋轉,可能造成手肘韌帶承受較多的張力,而小選手的肌肉骨骼尚未成熟,生長板也還沒癒合,會擔心過多的張力拉扯會導致手肘的傷害,所以,以前專家們都建議要等到成長發育成熟之後才能開始投曲球,因此有一種通俗的說法是:等你需要刮鬍子的時候才可以開始投曲球。

但是,一系列嚴謹的生物力學研究發現,投曲球雖然前臂需要比較多的旋後(supination),但是卻不會增加手肘的內翻張力

此外,有許多研究分析比較接受手肘手術的選手和健康選手,結果發現開始投曲球的年齡與手肘手術沒有相關性,這表示年紀越小開始投曲球並不會導致手肘受傷機率提高

第三:正確的投球動作應從小訓練,小選手訓練應該重質不重量!

年輕投手與成年投手的投球動作與時機其實是很相似的,只是成年投手的力量比較大且速度比較快,此外,年輕選手不像成年投手那樣穩定,每次投球的動作差異會比較大,比較沒那麼一致。

而良好的投球動作有一些規則可循,像是當前腳踏地的時候,肩關節大約外展90度,手肘大約彎曲80度,當肩關節達到最大外展時,手肘彎曲的角度從57到100度都有可能,肩外展到極致時就要開始內轉,接下來就是加速動作,在球離手之前,手肘伸直的速度要加到最大值,大約是每秒2000度,這些動作的調整都需要投手教練好好的指導,因為只要動作錯誤就會增加手肘受傷的危險性,例如:肩外轉太慢,肩外轉太多,手肘彎曲過多,不當的肩內收,或者軀幹歪掉等。矯正這些錯誤的動作,可以減少手肘損傷。

第四:要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要逞強當英雄!

某些小選手裡很容易發育得比較快,長得比同儕高壯,運動表現比較好,所以理所當然的,就成為球隊裡的靈魂人物,越早成為這樣的小英雄,就越容易被教練及隊友過度依賴,每一場比賽都被要求下場扛輸贏的重責大任,這也是青少年運動特有且常見的問題,青少年選手在心理上也是比較不成熟的,容易逞強,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很多表現很好的成棒選手,小時候的表現常常不是很出色,甚至小時候一直是板凳球員,也因為小時候沒有被操壞,所以才能夠留在棒球界到長大,也才有機會能夠在棒球界裡發光發熱!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