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抗疫前行的東京奧運:除了場上的選手與教練,他們背後還有一群「科學後勤」

感受現代運動複雜且具專業度,除了運動員,還有許多場下看不到的後勤支援。 感受現代運動複雜且具專業度,除了運動員,還有許多場下看不到的後勤支援。 圖片來源: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臉書專頁。

即便面對日本國內民眾的反對聲浪,日本奧會日前仍宣示如期舉行2021東京奧運的決心,並從6月1日開始,正式對日本奧運代表團相關人員,從運動員、教練與相關人員接種新冠疫苗

由於去年奧運已延期舉辦,加上現今各國逐漸開始打疫苗,疫情也開始緩和,許多國際運動賽事如近期的法國網球公開賽都開放讓觀眾進場。就趨勢來看,東京奧運勢在必行。7月即將邁向賽場的台灣選手肩負著國人的期待,疫情當下更是戰戰兢兢。

從媒體得知,本國奧運代表團員因比賽需要,已經透過政府與國際奧會協助陸續進行疫苗接種,目前均於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以下簡稱國訓中心)集中訓練管理,避免不必要的外界接觸。依此看來,7月出征的奧運代表團,應在染疫風險作好充分準備。

打造奧運選手的國訓中心

一般外界熟知的體育專責單位,大概就是體育署與中華奧會,而國訓中心是什麼樣的單位呢?

位居高雄、專門培訓運動競技菁英選手的國訓中心,最早可追溯到1975年4月。當時台灣為參加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需要一個可以讓各項運動選手集中管理與訓練的場地,在當時中華體育協進會理事長黎玉璽將軍努力下,向軍方借得高雄左營的勝利營區,當作選手的訓練基地。

左營訓練特區幅員廣闊、氣候適宜,奧運會結束後後軍方同意繼續讓這裡成為選手訓練場所,1976年11月正式成立「左營訓練中心」。2000年雪梨奧運後,「左營訓練中心」更名為「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2015年1月1日「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正式改制為行政法人,持續為培育本國競技運動人才與提昇國家競技運動實力努力。截至今年奧運比賽前,台灣已締造出5金、7銀、12銅,共24面奧運獎牌,每一面獎牌都得來不易。

運動員身後看不見的「後勤團隊」

運動的成就,從來不僅僅屬於特定個人。在所有運動訓練與運動員風光上場的背後,還有一群默默提供不同專業服務的運動人員,他們也值得歌頌。

今年法國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奪冠大熱門Iga świątek,去年就在法網以19歲之姿奪下個人首座大滿貫冠軍。Iga奪冠後接受媒體專訪時,就談到後勤團隊的重要性。她說,隊中的運動心理師Daria Abramowicz對她比賽時的心情調適幫助極大,因為有這樣的協助,她才能克服大賽壓力、摘下后冠。

事實上,像Iga這樣的案例並不稀奇,甚至已經是全球職業運動的普遍現象。筆者近年觀察,國訓中心已不同於過去單純強調專項體能技術,而發展出更科學、更精細的分工模式。國訓中心的「運動科學處」(以下簡稱「運科處」)就是後勤支持的關鍵角色。運動科學追求客觀、數據化,能對選手與教練練習提供與以往經驗主義不同的訊息。

過往運科小組常由各領域學者專家短期兼任支援,但2016年開始,運科處擴大後勤支援與組織內部改造,建立「運動醫療防護」、「科學體能訓練」、「運動生理生化」、「運動心理諮詢」、「運動營養補給」以及「力學/情蒐資訊整合」等分科,長期聘任專業人員提供選手與教練諮詢服務。

現代運動科學講求精準調控,能對訓練過程中運動員的生理、心理、力學、營養與恢復等,提出清楚與具體的數據。當經驗藝術與運動科學結合,消極面能監控疲勞指數,避免因過度訓練受傷的憾事,積極面則是在有效訓練安排下,讓訓練效益更事半功倍。2017年世大運、2018年雅加達亞運的好成績,都顯示運科支援有相當成效。

場上三分鐘,場下十年功。期待透過本文的介紹,讓社會大眾一窺台灣運動組織、感受現代運動的複雜與專業度,更向那些場下看不到的後勤支援致敬!離東奧正式開幕尚有一個半月,筆者會持續分享相關主題,讓讀者居家期間一起欣賞奧運的方方面面,也為自身健康與中華健兒一齊加油!

瀏覽次數:1881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陶以哲。教師、運動界KOL、演說者、跨領域研究工作家、澳洲昆士蘭大學博士、IOA代表,多次遊歷歐美、到古奧運發源地希臘拚搏運動文化外交。書寫常採運動主題調性,橫跨自然/人文社會科學,作品散見中外媒體。本專欄包含運動科普化、人物訪談、書評、跨領域Fusion書寫等,希冀運動是身動、也能品飲與沉思。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陶以哲。教師、運動界KOL、演說者、跨領域研究工作家、澳洲昆士蘭大學博士、IOA代表,多次遊歷歐美、到古奧運發源地希臘拚搏運動文化外交。書寫常採運動主題調性,橫跨自然/人文社會科學,作品散見中外媒體。本專欄包含運動科普化、人物訪談、書評、跨領域Fusion書寫等,希冀運動是身動、也能品飲與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