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 5 天內 3 起輕生事件有感:我們都該學著與不完美共處

台大 5 天內 3 起輕生事件有感:我們都該學著與不完美共處

Photo Credit:Anthony Tran@Unsplash

從台大到牛津,面對這種「強中自有強中手」的狀況,筆者的調適方法是:不要再嘗試去贏得所有的比賽 / 比較,而要轉變心態,學會如何與自身的「不完美」和平共處。

台灣大學今天(11 月 13 日)又傳出學生疑似輕生的新聞,這更已經是 5 天內第 3 起不幸的消息。雖然這些案件仍未公布正式調查結果,但從見諸媒體的資訊判斷,不難想像這些事件與課業壓力有著相當直接的關係。透過這篇短文,筆者希望能分享一些自身的經驗與觀察,為這些令人惋惜的事件提供一些想法,希望類似的悲劇能夠不再上演。

完美主義是一把雙面刃

許多人在遺憾之餘不免好奇,能夠進入台大的學生,在台灣都可算是享有大量社會資源,且在體制中如魚得水的一群人了。這樣的一群人「理當」對未來充滿希望,同時自身能力也足以應付許多挑戰;為什麼會因為挫折而走向尋短這條不歸路呢?

就筆者觀察,這樣的一群人承受不起的,有時並非來自外界事物的真實挑戰,反而是源自內心的完美主義。

記得筆者曾經聽老師說過一句話:「台大的學生不是不認真,不是不努力,也不是能力有問題,但就是『害怕被別人說他錯』。」的確,在台灣層層的考試制度下,能夠進入台大的學生們通常從小都是班上成績的佼佼者,在大小考試中更一路過關斬將──這群人在升學的過程中,無疑付出過許多努力,並且對自己學習的成果帶有相當的責任感,也收到了不錯的回報。

換言之,能夠進到這個群體中的學子們,或多或少都帶著一些完美主義的包袱。但也因為如此,當這一群「都希望自己很完美」的人聚在一起、無可避免地進行比較時,即便沒有任何外部施加的壓力,卻也可能被自我內心的完美主義壓得喘不過氣。

天才雲集 / 壓力備至的牛津大學

因課業壓力大到承受不住,因而選擇輕生的事件,在筆者就讀的牛津大學 / 英國另一頂尖學府劍橋大學中,也時有所聞。

圖/Antenna@Unsplash

英國媒體曾報導,在劍橋大學有 21% 的學生被診斷出有精神健康相關的疾病(相信牛津大學的數字不會相差太遠);同時牛津內部的統計也顯示:43% 的學生認為牛津這個環境對精神健康有不良的影響,44% 的學生長期覺得壓力大。在筆者之前的文章中也曾討論過,這種長期覺得精神壓力不堪負荷的狀況絕對不只國際學生獨有,英國本地學生也有如此的感受。

而這些壓力的來源,同樣不讓人意外地指向「身邊優秀的同儕」:僅舉筆者實際所見的幾個例子,有兩位朋友,一個曾經參與過國際小提琴大賽,雖然止步於初賽階段,但能夠受邀到國際大賽的現場進行比賽已經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成就;另一位朋友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期間,出版了三冊自己創作的管風琴作品集,更可怕的事情是,這兩位朋友的主修分別是「法律」跟「物理」。

這種僅以第二專長 / 興趣就足以超越許多人畢生專業成就的例子,在牛津儘管不是人人皆然,卻也可謂屢見不鮮。行文到此,讀者應該不難理解為何牛津會有超過四成的學生,長期處於壓力不堪負荷的心理狀態了。 

學會與不完美共處

圖/Eliabe Costa@Unsplash

從台大到牛津,面對這種「強中自有強中手」的狀況,筆者的調適方法是:不要再嘗試去贏得所有的比賽 / 比較,而要轉變心態,學會如何與自身的「不完美」和平共處。

每當心中的完美主義開始作祟,質疑自己為什麼達不到身邊更優秀同儕的表現時,不妨換個心態設想:難道那些看似比我更優秀的人,心中沒有同樣的困擾嗎?舉例而言,難道那位止步於國際小提琴大賽初賽的朋友,不會因自己沒有進入複賽甚至決賽而扼腕嗎?

換言之,如果自己心中永遠只抱著「要成為第一」的心態,那終將會把自己推入不斷鑽牛角尖的死胡同。畢竟,牛津的經驗告訴筆者,這個世上永遠沒有「最優秀」,只有「更優秀」。既然不可能有人成為所謂的「最優秀」,那何不換個心境,在欣賞別人的優秀之餘,也肯定自己的成就,並學會與不完美共處?

無論在台大或牛津,筆者都誠心希望這種因同儕壓力、過度要求自己表現完美而發生的悲劇,能夠不再發生。

執行編輯:吳玲臻
核稿編輯:張翔一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