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頻道幕後工程 — Part 2:設計影片封面縮圖

平面設計|設計規範|素材運用

Doris
Jul 26, 2021

封面縮圖顧名思義就是平面設計的意思,也就是將文字和圖片透過設計排版,傳達訊息的一種視覺表現。

這篇主要會分享,在 YouTube 玲琅滿目的影片當中,觀察並歸納出幾種設計模式,以及實作延伸的設計想法。

章節

  • Part 1:場景規劃
  • Part 2:設計影片封面縮圖 ⇠本篇
  • Part 3:後製剪輯
  • Part 4:頻道 Banner 設計

設計模式

運用以下歸納出的幾個模式,互相搭配使用,可以延伸設計出很多不一樣的效果。

  1. 分割畫面
  2. 背景淡化/虛化
  3. 描繪人物輪廓

實作案例

▎分割畫面

當你的影片裡有超過一個以上的主角需要呈現,很適合用分割畫面的方式表達。

將畫面等分,可以讓視覺份量看起來是一致的,反之,區塊分配大小不同,視覺份量的感受也就不同。

實作完成後檢討了一番,視覺分隔的效果不錯,但是當選用圖片偏深的話,黑色線條就容易有不清楚的狀況。

在找尋靈感過程中,發現有很多不一樣的呈現方式。

a:將圖片等比例裁切,透過圖片排列形成的間隔,創造視覺上線條的效果。

b:漫畫風格,運用斜切的分鏡,給人的感覺激動和緊迫感,配上驚訝的對白框,製造懸疑效果。

我覺得漫畫的呈現方式很有趣,透過畫面的切割和分配,能夠有很明確的主次之分,也讓封面增添娛樂和輕鬆的氛圍。

▎背景淡化搭配描繪輪廓

背景淡化,為了凸顯前面想要傳達的內容,而人物用陰影或是描繪輪廓的方式呈現,是為了將兩者堆疊出層次感。

我個人滿喜歡這樣堆疊營造的層次感,設計元素豐富之外,也能更襯托情境想要傳達的含義。

以下整理人物及素材運用的重點

  • 人物圖片
    1. 擷取該影片中的模樣
    2. 用生活照片增加趣味性(要符合縮圖情境)
    3. 直接拍攝符合情境的照片
  • 背景素材
    1. 居家佈置的場景(擷取無人的畫面)
    2. 與文案相關聯的合成背景(元素不要太複雜)

▎室外取景

想要在室外取景,拍攝時著重在人物的姿體語言,可以是疑惑、苦惱、驚訝等表情,人物可以置左、置右或置中的多拍幾張,預留設計文字的空間。

切記背景不要拍到其他路人,讓背景有自然的色彩即可。

在縮圖的呈現上,希望能夠不單單只用居家佈置的背景,運用大自然的色彩作為背景,視覺感受溫暖也平易近人,是一個簡單又不錯的方法唷!

而疫情期間不能隨心所欲的拍攝素材,就只好用合成的方式達到類似效果~

總結

一張縮圖其實要考量的事情滿多的,排版、人物、元素、文案,這幾項都必須調配好在畫面中的份量,才能讓視線更聚焦在想表達的重點上面。

以上就是我設計縮圖封面的心路歷程,也可以透過章節找到我分享的其他內容唷!

謝謝閱讀完文章的你,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

--

Doris

UI/UX 設計師|上線作品 Beiyi北宜 APP|記錄學習過程|何謂設計?「設」定目標;「計」畫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