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夜的哥倫比亞,你會選擇搭計程車還是被陌生人撿回家?

2017/02/03
4603
在深夜的哥倫比亞,你會選擇搭計程車還是被陌生人撿回家?
各式的吉普車和等待客人的司機。圖/JingJing 提供在南美洲,搭 8 個小時以上的公路客運很常見。從哥倫比亞的第二大城麥德林(Medellin)到馬尼薩萊斯(Manizales)這個咖啡小鎮,車程表定不超過 6 小時。之前搭過 17 個小時艱困車程的我覺得這根本沒什麼,但我真沒想到,這段車程會是...

各式的吉普車和等待客人的司機。圖/JingJing 提供

在南美洲,搭 8 個小時以上的公路客運很常見。從哥倫比亞的第二大城麥德林(Medellin)到馬尼薩萊斯(Manizales)這個咖啡小鎮,車程表定不超過 6 小時。之前搭過 17 個小時艱困車程的我覺得這根本沒什麼,但我真沒想到,這段車程會是我的夢魘。哥倫比亞一半的國土都是依傍著安第斯山脈,馬尼薩萊斯是咖啡區的眾多城鎮之一,人口大約 43 萬,選擇這裡只是因為它位於麥德林和首都波哥大(Bogota)的中間。

南美洲的山路雖多,客運卻都行駛得十分平穩,我被訓練得一上車就蓋起外套呼呼大睡,直到抵達目的地。這一次的行程卻完全不一樣,睡不到兩小時,我就被顛簸的道路震醒,完全睡不著,甚至一度要吐出來了。又再過了兩小時,司機停下來,示意要大家上廁所休息。趁這個時候,我點了一碗熱湯緩解我的不舒服,然而不諳西語的我在結帳時遇到困難,身旁的人連基礎英文對話都不行,更甭提幫我翻譯了。就在我手忙腳亂之時,一位年紀稍長的媽媽用流利的英語問我"Do you need any help?",終於解決了一場金錢交易的混亂。在南美洲,能夠用英語對話的人通常是接受過高等教育,或者因為本身興趣而積極學習,因此,基本上能夠說一點西語是比較好的,雖然用比手畫腳也能成功購買車票或找到路。

阿姨、哥哥與正在曝曬的咖啡豆。圖/JingJing 提供

陌生阿姨的好心收留與我內心的擔憂掙扎

這位阿姨已經移民到美國十年了,剛結束與媽媽和朋友到麥德林的假期,要回去馬尼薩萊斯的老家。她們一行四人,都已經是媽媽的年紀,佩服我一個女生不會說西語,竟然一個人走跳的勇氣。接下來的車程,不斷分享給我飲料、食物,和詢問我的旅程,然後持續發出驚嘆聲。原本 6 小時的路程,因為修路而繞道,延誤了 2 小時,到達馬尼薩萊斯的車站時已經是凌晨 12 點。可能是出自於媽媽照顧孩子的心情,那位阿姨問我:「我擔心妳半夜坐計程車不安全,如果妳不介意的話,我家就在車站附近,妳可以到我家來住,等明天一早再去 hostel。」

我在內心戲大約上演了 10 分鐘,「這個人會不會是人肉販子?」、「她會不會其實是要坑我錢?」、「我會不會半夜被殺死?」,不論在哪個國家,這樣的邀約多少都會讓人感到不安。但是相比之下,半夜的計程車似乎讓我更害怕,所以我選擇相信這群阿姨。不過我打定主意,明天一早就要離開。

隔天早上迎接我的是豐盛的早餐,配上加滿糖的咖啡——我很疑惑的是,哥倫比亞明明有這麼好的咖啡豆,卻喜歡加糖到變成甜到不行的咖啡,蓋住了咖啡原有的風味——只要我的盤子淨空,他們就會再添上一塊麵包或更多的咖啡,心滿意足看著我大吃的樣子,就像是我的外婆喜歡看孩子吃飽飽的笑容。

阿姨們準備的早餐,比較特別的是傳統的 arepa(白色玉米餅)配乳酪。圖/JingJing 提供

阿姨帶著我逛她的咖啡莊園

阿姨接著說要帶我去她的咖啡莊園,在山中的莊園該怎麼去呢?這裡不像大城市有發達的交通運輸工具,但他們發展出了一個獨特的方式——吉普車!她帶著我來到一處停滿吉普車的車站,因為山路崎嶇又不平順,用吉普車是最方便的工具。

車內簡陋的座椅大概可以坐上 6-8 人,在車子開了一小段路之後,有更多的人要上車,但是車內沒位子了,他們要坐哪?答案是:站在車上!整台車外約莫站了 4 個人,加上車內一共載了 13 個人。見到這景象的我真的是哭笑不得,不斷的告訴阿姨這實在是太有趣了!

空隆空隆的路程持續了半個小時,在進入山中之前,警察對每一台車的男人進行搜身及身分檢驗。據說這時候正值咖啡採收季,許多的臨時工人要進入山裡,因此檢查過程特別嚴格。檢查結束之後的一段路程因為不能大剌剌的「超載」,因此吉普車先是載著剩下的人到前方,等候男乘客繞小路上車。再過 30 分鐘,終於抵達了阿姨的咖啡莊園!

嚴重超載的吉普車,行李放在車頂。圖/JingJing 提供

莊園平常是由阿姨的哥哥在管理,伴著三隻狗、養著一群雞、寵著一隻孔雀,阿姨的哥哥就吃自種的菜生活,好不愜意。而阿姨打算今年退休回來經營在山中的農莊,種咖啡、蔬果,信仰虔誠的她還蓋了一間祈禱室,計畫讓遊客可以來此居住兼修身養性。她更堅持完成整個莊園的過程要兼顧環保,包括使用有機肥料和環保建材。

阿姨面露興奮帶著我參觀的樣子,就像一個孩子在展示自己寶物般的開心。那一晚在莊園裡度過,沒有電視、沒有網路,吃過簡單的菜餚,我們便睡去。說實話,那個晚上我睡得並不好,因為我還是不斷擔心:「帶到這麼偏僻的地方,會不會是想棄屍荒野?沒有網路又沒有訊號,要怎麼求救?」夜晚我被任何一絲的風吹草動驚醒了數次。

好心接待陌生旅客,是哥國人善良的展現

我總共與他們一起待了兩晚,事實證明,一切只是我多慮了。這幾位阿姨還有他們身邊每一個人,都對亞洲面孔的我感到好奇,總是要我拿出地圖介紹我的國家在哪裡,讓我秀出台北的照片,盡心地展現他們的歡迎與招待,除此之外,沒有人是存著惡意的。

我曾問過哥國的友人,這樣的行為常見嗎?他說自己曾經將一位深夜時分在車站徬徨的德國旅客接回家,他認為這是哥國人的善良的表現。先前的旅途中,遇過特別殷勤,卻是想坑我錢的當地人,讓我在之後的旅程,警惕自己對於過於善意的行為都要謹慎以待。哥倫比亞因為毒梟聞名,當初前來一直被提醒要小心、千萬要注意,讓我一個人時常常提心吊膽,對身邊的人做出過多的揣測。

這次自己在內心多次拉扯之後,我還是選擇了相信。我住進了他們的家,雖然不像別人參加套裝行程,到訪更多觀光景點,但卻透過當地人的視角認識了這個城市,和他們成為朋友。我想到搭便車或是沙發衝浪,其實也是建立在彼此信任上的旅行方式。身為旅客會擔心遇到的衝浪主具有危險性,或是搭上不知道會被載去哪的車輛,不過換個角度想,對方不也在擔心路邊攔車的你,或是一個素未謀面的你?信任可能遭遇危險,但也可能錯過了難忘的美好,我相信這世界大多是好人,更想著命運自有安排,選擇信任一次,或許得到一次無可比擬的經歷。

《關於作者》
JingJing
七月結束代理教師的職位之後,一個人背上登山包前往拉丁美洲旅行 81 天。
在我的生活圈裡,這是一個很不一樣的選擇,遭受許多來自親朋好友的安全疑慮。然而,在這片臺灣人普遍不熟悉(同時,他們也對臺灣霧颯颯)的土地上,有著不同於先進國家的純樸與美好。經過大學四年社會學的洗禮,我學著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行走過的土地。
我希望能給學生和朋友帶來不一樣的視野,而非縮限於小小的舒適圈中,相信自己有更多的可能。

《關聯閱讀》
喊救命卻被路人無視──歷劫哥倫比亞麥德林貧民窟
諾貝爾和平獎是在「獎什麼」?從2016年得主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談起
在亞馬遜叢林的深處,我感到自己是無比的渺小

《作品推薦》
給出一顆免費的蘋果,會不會造成她一輩子無數的乞討?

 

執行編輯:Vincent
核稿編輯:郭姿辰

Photo Credit:JingJing 提供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