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熱文

3年稱霸台灣外送市場 專訪熊貓總經理:經營foodpanda跟跑馬拉松一樣

他很瘋狂,曾經穿著關公戲服跑完南極馬拉松,接下foodpanda台灣總經理短短3年,打下亞太第一的市場滲透率。他怎樣率領2萬多外送員,讓送餐產業野蠻成長?

外送-方俊強-馬拉松-foodpanda-ubereats-生鮮-美食-餐廳-uber 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其他

身形高瘦,長髮及腰、綁著辮子頭,眼前剛滿40歲的foodpanda台灣董事總經理方俊強,外型顛覆對傳統經理人的想像。

他小學6年級全家移民加拿大,擁有滑鐵盧大學學士、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碩士學歷,他曾當過ASUS產品經理,做過創投及台灣酷朋(Groupon)總經理。

熱愛極限運動的方俊強,2015年曾以關公裝扮跑完南極馬拉松,是他第一次出現在新聞版面。

但新聞沒說的是,南極馬拉松結束後半年,他因骨刺開刀復健休養整整一年,無法工作和運動,陷入空前低潮。

2016年底,德國Delivery Hero併購foodpanda,透過獵人頭公司,在翌年,找上方俊強掌管台灣業務。

方俊強回憶,因為當時台灣市場競爭激烈,總部一度評估撤離台灣。

如今,foodpanda已經稱霸台灣。資策會去年上半年調查,台灣用戶最常使用送餐平台,foodpanda以79.6%的使用率,超過UberEats的60.8%。根據foodpanda 透露,2018年以來的訂單成長率在全球40幾個國家數一數二,市場滲透率更是亞太區第一。

方俊強如何讓foodpanda快速規模化、一舉超車對手?

他在2019年初調整組織。規劃出3大部門明確分工,營運部門管外送員及客服,商務部門負責商家拓展,行銷部門則對消費者溝通。還從外部挖來10多名各領域專業經理人組團隊。

廣告

改善體質後,面對母公司有高知名度、又具科技資源的Ubereats,方俊強迎戰策略是「拚廣度」。

拚廣度 搶下台灣市佔第一

目前兩大外送平台服務範圍都涵蓋台灣本島及澎湖,foodpanda僅多出一個金門縣,但合作店家數量卻是7萬比4萬,近一倍差距。呈現如此結果,是因為foodpanda的策略,就是極大化商家數量、給消費者最多選擇。

「外送精髓是logistic(物流),產業規模化才能形成正向循環,」方俊強解釋,當商家密集度提升,外送效率也會提升,才能將資源再投入優惠、吸引新用戶。

2019年,方俊強訂出9個月內將服務範圍從6個縣市拓展到全台21縣市目標。他相信先進者打響品牌有巨大優勢,後進者要花更多力氣才能追上。

他找來曾在萊雅、Hershey's等快銷品領域服務12年的簡心縈當商務總監,負責拓展計畫。

廣告

「他很敢給資源,」簡心縈說,計畫進行一半,臨時要增加開拓區域和人力、激勵獎金還須加倍,「和他報告時我們正在跨越敦化南路,過完馬路他就同意了,唯一要求就是做出成績。」

簡心縈形容,方俊強還是數據狂人,將「數據思維」深植公司,開會提出計畫,一定要有數據佐證說服他,才能通過。

方俊強連跑馬拉松都講數據,一分鐘踏幾步、呼吸頻率、手擺的姿勢都算好。全長42公里、每5公里檢視一次時間,跑太慢需要加速、跑太快可能會用光力氣。

而foodpanda拓展節奏,也像一場充滿數據的馬拉松。區域裡有多少消費者、要簽多少餐廳,foodpanda先用數據跑預測分析,確保供需平衡。通常一個城市至少要談下200間店的規模,才會開通服務,「否則消費者打開app沒餐廳選、外送夥伴空等賺不到什麼錢,這不是我們要的,」方俊強說。

廣告

foodpanda靠地面部隊掃街拜訪店家,辦公室成員則上網找新店家建立資料庫,電話約好再通知業務洽談。甚至攻入夜市小吃、百貨公司美食街。「連鎖餐飲和名店只占14%,身旁街邊店、小吃的市場很龐大,只要店家合法、好吃、高CP值,就是我們的目標,」簡心縈說。

一名接觸過國內兩大平台的餐飲業界人士分析,外送平台都還在燒錢,都在設法降低成本、提升獲利。母公司截然不同的經營策略,也讓台灣兩大龍頭產生截然不同發展方向。

foodpanda總公司更授權台灣團隊,因此行銷手段較靈活,常常舉辦優惠和免運費活動。與店家談合作時,議價空間也更大,有利於快速擴張搶下市占率。

而UberEats則更要求資源投放精準,只將火力集中在人口、餐廳密集的繁榮地區,談下較高價的店家來拉高訂單價格。也有更多心思去談下鼎泰豐、王品和全聯等領先企業合作。

廣告

行銷策略差異更加明顯。商發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副所長李世珍觀察,foodpanda主視覺採粉紅色醒目設計,上班須穿著制服,foodpanda還替餐廳製作小招牌以及星級貼紙,辨識度高,緊抓住消費者眼球。

反觀UberEats無須穿制服,黑綠色顯得低調。「廣告都找來大咖藝人來代言,就是要營造更高質感、嚴選的形象,和foodpanda做出區隔,」李世珍說。

快速擴張課題:外送員形象與客服申訴

快速拓展讓Foodpanda成功搶下市佔第一,但也產生副作用。發生交通事故或違規時,外送員總是第一個被認出來,幾乎天天上社會新聞。對於外送員的爭議形象,方俊強則表示,公司做過調查,外送行業車禍的比例並沒有高出常人太多。

廣告

另一方面,消保處統計2020年4月單月申訴案件,foodpanda有279件,UberEats只有26件,相差10倍。方俊強趕緊強化客服陣容,成立專門調查團隊,針對較複雜申訴案件,主動聯繫消費者。

到了9月,foodpanda單月申訴案件已降低到103件,「台灣社會講求溫度,我們仍在自動化跟客製間抓平衡點,」方俊強說。

美食只是開頭 更多品項決勝負

戰國時代過後,兩大平台搶下市占,同時都在去年花更多心力經營生鮮雜貨,擴大外送品項。李世珍觀察,兩大平台陸續與超商和量販店合作,foodpanda甚至自己蓋了30座倉庫,幾乎已經跨到零售領域,「服務上兩者沒有太大差異,決勝點還是商品種類豐富度和服務範圍。」

方俊強直言,美食外送是讓消費者熟悉服務的途徑,接下來還是要靠物流決勝負,滿足市場上不同需求,例如foodpanda今年啟動pandago短距離純物流服務。

外送產業才正要起飛,平台不可能永遠燒錢做優惠補貼,當優惠消失之後,顧客的忠誠度剩多少,才是生存考驗。唯有笑到終點者,才是贏家。

(責任編輯:樂羽嘉)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 S2Ep.1】何時降息?投資專家解析,爭取收益關鍵應掌握全球先機
最新訊息
【每日6元】AI x 編輯協作為你精選國際大事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