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捷克:「從親中到友台」,發生了什麼事?

2020/06/13
78555
你不知道的捷克:「從親中到友台」,發生了什麼事?

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老城廣場。

Photo Credit:pexels

【國家檔案】為《換日線》專欄「國際譯開罐」的社群主題單元。由編輯部根據當周時事選擇一個國家,除了簡談其歷史與現況,也將隨機介紹該國的一個人物、一首歌曲、一道菜餚或一個景點,陪伴讀者以更多元的視角認識世界。檔案文字內容將整理成「你不知道的(國家)」系列每周發表。

編譯:王新茜/換日線編輯部

(2020 年 8 月 30 日更新)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s Vystrcil)於 6  月宣佈,他將在今年 8 月底訪問臺灣,如今果真成行:維特齊、布拉格市長賀瑞普(Zdeněk Hřib)及大學校長、研究機構、文化界人士、企業領袖、媒體等共 89 人,自捷克哈維爾機場出發後,已在 8 月 30 日上午抵達臺灣桃園機場──維特齊在啟程前的訪問中表示,這次出訪是要表達對民主臺灣的支持,因此從哈維爾機場啟程出發別具意義;因為「哈維爾」正是已故的「友臺總統」,也曾在卸任後隔(2004)年訪問臺灣

根據捷克憲法,參議院議長的位階,僅次總統,因此維特齊這次率團訪問台灣,可以說是捷克自 1989 年轉型為民主國家以來,最高層級的訪台代表團。訪台期間將會見蔡英文總統,並出席台捷經貿投資論壇等活動。

捷克參議院韋德齊議長率團訪台。圖/蔡英文 Twitter

回顧今年 6 月 9 日,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老城廣場(Old Town Square)上,湧進了 1,500 至 3,000 人在此集會,抗議總理巴比斯(Andrej Babiš)及執政聯盟的施政不力──除了批評其防疫與紓困的表現之外,「過度向北京傾斜的立場」也是人民不滿的原因之一。根據《中央社》報導,現場民眾除了肯定議長來臺訪問的計畫,更感謝臺灣捐贈防疫物資。遊行期間,除了能聽見「謝謝臺灣」的口號,甚至有中華民國國旗飄揚。

外媒預測,議長來臺之舉將惹惱中國當局,使兩國關係惡化,《路透社》便提到:「任何造訪都讓視台灣為中國一省、沒有權利擁有國與國關係的北京生氣。」駐布拉格的中國大使館一如預料地回應:「(議會成員的)這些舉動明顯介入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事實上,這不是捷克首次有政治人物展現「友臺」行動,2018 年上任、現年 39 歲的布拉格市長賀瑞普(Zdeněk Hřib)便因歷來種種支持台灣的行徑,而被臺灣媒體稱為「全歐洲最愛臺灣的市長」。賀瑞普在大學時期便與台灣結下緣份,來臺擔任交換學生,並於林口長庚醫院實習。

他除了曾在去年底投書《華盛頓郵報》,說明自己為何選擇支持臺灣和西藏之外(選舉時向選民承諾,將延續後共產時期的傳統,支持民主和人權),他也實際推動廢除「一個中國」條款,導致布拉格與北京市解除姊妹市關係。

他指出,在他的前任政府與北京簽下的姊妹市協議中,包含一條「拒絕承認台灣與西藏主權」──市府不過是想刪去這個「不尋常的條款」(區域政治事務毋須登上姊妹市協議),北京卻堅持廢除整份協議。布拉格隨後在今年 1 月和臺北市締結姊妹市關係。當時臺北市市長柯文哲也親自前往布拉格簽屬締結合約,那是兩位市長 1 年之間的第 4 次會面。

賀銳普在投書最後表示,這段「姊妹市風波」顯示出北京對於任何重大協議都可以瞬間翻臉不認人。此外他也批評中國是不可信賴的商業夥伴、並未兌現「5 年內將在捷克投資百億歐元」的承諾。

捷克政黨間的鬥爭,與部分政治人物對中方舉措的不滿,正是台灣之所以看似瞬間成為「捷克熱門話題」的原因。《外交家》指出,兩岸議題如今已成了捷克國內政治的戰場──為了阻撓這次訪問,捷克現任總統齊曼(Miloš Zeman)便曾訴諸中方,而北京也隨即回應,表示若參訪成行,將影響捷克在中國的企業。從這個角度看來,「阻撓台灣之行的竟是捷克的國內壓力,而非直接來自中方的壓力」。

綜上所述,捷克的外交政策,若有任何實際上的「親中」或「友台」之舉,主要還是不同政黨間的立場不同所致。同時,儘管台灣媒體大肆報導捷克對台灣的「友善」,但至少在目前的捷克政壇上,絕非所有人都認同訪台,或主張與中國切割;至於這樣的「友台舉措」是不是民意所歸?3 年後的捷克大選或許會告訴我們答案。

布拉格市長賀瑞普與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合影。圖/Pirátská strana@Flickr

捷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捷克位在中歐,周圍與波蘭、斯洛伐克、奧地利與德國相鄰。全國面積 78,868 平方公里,人口則約 1,068 萬人,多數人民無宗教信仰,另外則有約 20% 人口信仰基督、天主教。官方語言為捷克語。在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捷克目前已有 9,960 起確診案例,所幸疫情正逐漸趨緩。

回顧捷克歷史,當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瓦解之後,捷克和斯洛伐克聯合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Czechoslovakia),但不同族群的意見不同,尤其是捷克族群和其他少數族群例如日耳曼和斯拉夫族群之間難免有衝突。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一度遭到德國入侵;德國在捷克地區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在斯洛伐克則成立「斯洛伐克共和國」。戰後,捷克與斯洛伐克再度合一,並深受蘇聯影響,共產黨自 1948 年開始專政。後來共產黨也嘗試進行「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改革運動,被稱作「布拉格之春」──目的並非推翻共產主義政權,而是試圖改變它。

然而捷克的下場是遭到以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 5 國部隊入侵,開槍射殺平民。當時無數人民聚集在布拉格和其他主要城市的廣場上──他們沒有武器,只有不服從的態度,尤其布拉格廣播電台是當時抗爭最激烈的現場之一──人們為了保持廣播,將公車移到這棟建築周圍後點燃,同時也有幾個人自焚,目前仍不清楚抗爭期間有多少捷克人民因此死亡。

自此蘇聯軍隊留守鎮壓,直到 1989 年天鵝絨革命後才以和平方式改革成為現在的民主制度國家。捷克、斯洛伐克也在 1992 年透過協商後和平分裂,自 1993 年各自獨立為主權國家。

捷克採議會內閣制,國家元首是 5 年一任的總統。總統選舉需經過兩輪投票,現任總統是自 2013 年上任的齊曼。根據《天下雜誌》報導,中國與捷克的友好關係就是從澤曼上臺開始,並且在 2016 年習近平參訪捷克時達到頂點,當時齊曼更說捷克將成為「中國通往歐洲的大門」,同年布拉格便簽署了含有「一個中國」條款的姐妹市協議。但後來隨著現任市長賀瑞普當選,以及他所屬政黨捷克海盜黨逐漸成為捷克第三大黨,情勢便出現了轉變。《紐約時報》認為,這反映了是捷克民眾的反中情緒,以及對總統齊曼親中的不滿。

捷克的實質政府領導人,是由總統提名眾議院最大黨黨魁所擔任的總理。總理 4 年一任,負責組成內閣。現任總理是 2017 年上任的巴比什(Andrej Babis)。他原是捷克第二大富豪,因此也被稱為是「捷克川普」。雖然他在上任之後將事業交付信託管理,卻被披露詐領歐盟補助款,也仍持續擔任集團決策、經營者,更遭控破壞司法獨立。對於巴比什的不滿,激起 20 多萬捷克人民在去(2019)年 6 月上街抗議。不過,巴比什面對各項控訴一概否認。他的任期將持續到 2023 年 3 月。

國會部分則是由參眾兩院組成:參議院共 81 席,6 年一任。採單一選區制,每 2 年改選 3 分之一席次。眾議院則共 200 席,4 年一任,採政黨比例制產生。

旅遊必喝:捷克啤酒

圖/franz12@Shutterstock

若想要到捷克旅遊,捷克已在 2007 年加入《申根公約》。換句話說,只要持有效中華民國護照,就能短暫在捷克停留「每 6 個月累計不超過 90 天」的時間,而不需要辦理簽證。

搜尋捷克旅遊相關資訊,「捷克啤酒」是熱門的關鍵字;作為捷克名產,還曾受到《富比世》以「捷克啤酒真的是世界上第一嗎?」為題報導。在捷克生產的啤酒多為「拉格啤酒」(lager),這是一種在低溫環境(約攝氏 2 至 13 度)的下層發酵酵母釀造的啤酒。酵母味較淡、帶著苦甜,並以啤酒花和麥芽風味為主,酒精度低且乾淨清爽。其他屬於「拉格」的也包括勃克啤酒 (bock)和深色小麥啤酒 (dunkel),以及在捷克誕生的皮爾森啤酒 (pilsners)。

它據傳是於 1842 年,由啤酒品牌皮爾森歐克(Pilsner Urquel),在捷克第四大城市皮爾森市研發而得。在捷克生產的「拉格啤酒」,製程要 100 到 200 天;它也深深影響了全球大廠的啤酒製造業,像是臺灣啤酒、海尼根等常見大廠啤酒也都是屬於「拉格」。

除了皮爾森之外,百威啤酒也源自捷克。現今捷克的啤酒產業規模約是 5 萬人,更因為 95% 原料來自捷克本地,因此其中也包含 7,000 多位在地農夫。2016 年,捷克是歐盟第 7 大啤酒生產國,一年內估計生產了 1.8 億公升的啤酒。根據調查,捷克人每人飲用的啤酒量也是全球之冠。以 2013 年為例,每人每年飲用 147 公升啤酒,而其他國家像是德國則為 101 公升、美國 76 公升、英國 67 公升、日本 43 公升。

圖/Shutterstock

執行、核稿編輯:林欣蘋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參考資料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