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9

3.2K

醫生分享:放鬆心情防產後抑鬱 餵人奶勿太勉強!

產後媽媽面對身份和生活上的巨大轉變,如未能適應,易產生負面情緒。精神科醫生陳秀芬醫教大家識認產後抑鬱症和介紹各種治療方法,照顧好新手媽媽的情緒,建立和洽親子關係。

相關文章:
準媽媽傷心,胎兒跟住傷心!孕期情緒對BB成長影響有幾大?

 

如情緒出現問題有何警示?
新手媽媽如本身已有情緒病、有家族遺傳的情緒問題,或上一胎時已有情緒病,產後出現抑鬱的風險較高。患上產後抑鬱的媽媽情緒會大上大落、極度抑鬱、焦慮或有重複的思想及行為;身體出現食欲不振、經常失眠、體重驟降、心跳手震等受壓過度的反應。如媽媽總覺得自己很沒用、覺得經常做錯事、感到內疚、照顧孩子時經常覺得做得不夠好、對將來很多負面、甚至絕望的想法,便要特別留意。抑鬱症嚴重時,或會出現自殺或傷害孩子的念頭,須即時要找專業人士幫忙。

相關文章:
【產前情緒低落】幾乎用水果叉拮落個肚度....

如何預防患上產後抑鬱?
坊間很多人認為餵人奶才是成功的媽媽,新手媽媽應放鬆心情、不必勉強自己餵人奶,以免在餵不到時產生挫敗感,影響情緒,為親子關係和孩子將來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另外,在生產前後多作準備,例如在夫婦調節間預先建立默契;如果需要姻親的幫助,可以預先講清楚、互相協調。另外,可選擇聘請陪月員,給予媽媽實際的支援。在過程中,多與人商量、請教有經驗的人,家人的陪伴及支持也可以減低產後抑鬱症的發生。

相關文章:
產後抑鬱以外,產前情緒亦要多加注意!

如何醫治產後抑鬱症?
治療產後抑鬱症主要有三個方法: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和腦磁激治療。不少媽媽都擔心所服用的藥物會影響母乳成份。其實母乳中的藥物含量很少,在服用前跟生商量,便可調節藥物選擇及份量。媽媽應在在餵母乳及治療情緒間取得平衡,以免因情緒問題影響親子關係,及日後孩子的身心發展。認知行為治療則為媽媽進行心理治療,藉住改變思想及行為來調節情緒;而新療法:腦磁激治療,則針對性地對腦部某些位置,用「磁場脈衝原理」,產生少量的電流,激活腦神經的細胞,達致調節情緒。這兩種治療方法都不會影響母乳。

成為媽媽後,會發覺得多事情並非自己能掌控,無力感會產生抑鬱的情緒及過分焦慮,新手媽媽應放鬆心情,好好享受帶孩子的過程,凡事看開,就會變好。


相關文章

孕媽媽懷疑老公產前抑鬱 失眠嘆氣︰擔心佢情緒爆煲

全職媽媽獨力湊B崩潰 $3000帶BB住老人院全包免做家務:幸福生活的齒輪開始轉動!

產後抑鬱症並不弧單 產後飲食貼士助紓緩焦慮兼減壓

初生BB狂嘔奶哭鬧 海外新手媽產後抑鬱︰點行落去?

緊貼新冠肺炎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