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美麗的風景 從自行車到超商提袋,「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觀光

觀光不只是一個產業,它可以和很多產業結盟。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觀光,凸顯台灣的長處跟特色,好好包裝,觀光客自然願意買單。

從自行車到超商提袋,「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觀光

觀光是生活,絕非僅止於吃喝玩樂的淺碟。要深化對觀光的認知,首先,觀光本身就是一個平台、載具,現在的消費者要的是體驗旅遊,因此觀光產業應該尋求跨業創新,尋找更多新元素。

以自行車為例,當自行車由交通工具轉化成休閒活動,便不再只是自行車,而是生活、是產業、更是人生!台灣自行車產業在全球首屈一指,世界三大自行車品牌都在台灣,還包括零組件、車衣等配備,但如何將品牌打出去,觀光可以貢獻一分力。

我個人非常感佩巨大集團董事長劉金標,他超脫事業成就,看到的是格局──看到自行車就想到台灣,想騎自行車就到台灣。我常講,時速15到20公里的旅遊剛剛好,騎著自行車可以進入街道巷弄間,看到台灣在地生活,也就是我們一直在談台灣最美麗的風景不只是人,是Life style。(延伸閱讀:踩踏板時速十三公里,在金門單車環島 美景相隨驚喜連連

向山遊客中心。(攝影:鍾士為)

當然,政府的力量很重要,透過台灣自行車節,找一條車道,從海平面零公尺到台灣公路最高點3275公尺,躋身全世界六大登山自行車道之一,創造KOM(King of mountain),讓國際知名好手來挑戰,把台灣是自行車島的概念推廣出去。

廣告

另外,九天八夜「騎遇福爾摩沙」自行車環台,帶領企業團隊去環島,成功地把台灣自行車產業與觀光做密切結合。觀光客來到台灣,不一定能夠體驗KOM或環島,但是可以花半天時間騎自行車道。(延伸閱讀:用全身感受台灣的美,日本作家野島剛:「單車環島是一個浪漫的體驗。」

台灣人不要妄自菲薄,應該凸顯自己的長處跟特色。我曾辦過一個活動「台灣旅行無攝限」,利用素人視角,與社群影音平台合作推廣台灣。第一名得獎者來自香港,他在台灣蹲點1個月,用自拍棒拍了一支影片,問他對什麼事物感受最深刻?他講去超商買微波食品,店員會用一片藍色的東西,一拉就變成袋子,他說台灣怎麼會有這種東西?一張不織布變成一個手提袋,這就是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

每年元宵燈會,一張紙摺成小提燈,培養出台灣超過50位摺紙燈藝師,並把這樣的特色帶到國際,日本、韓國、中國、東南亞也來跟這些燈藝師購買智慧財產權。

觀光的美跟好就在這裡,透過我們自己本身的生活,轉換成國際觀光客所喜愛的。

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667期》,口述: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副校長 劉喜臨,採訪整理:秦雅如。

廣告

>>

延伸閱讀:騎單車遊台灣

〔桃園〕海濱、陂塘、水庫、北橫,騎過羅馬公路,一路好心情
〔台中〕騎單車,用最適當的速度體驗台中的美
〔屏東〕騎單車逛屏東,轉個彎繼續穿越鄉間小路

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DTTA)

台灣第一個致力於觀光旅遊產業之民間智庫,成員來自老爺酒店、薰衣草森林、勤美學、高餐旅、旅飯、貝殼放大等產業學界意見領袖,關注台灣觀光產業分析、各國行銷策略觀察、旅創法規政策研究等各層面議題,推動地方創生、永續觀光的發展。持續針對旅遊產業現況,激盪出新的觀光思維、策略與建言,期許「讓世界旅人看見台灣,進而走入愛上台灣。」

前往 DTTA粉絲專頁
歡迎您加入DTTA會員,共創台灣觀光產業的無限可能。
深入了解 : http://www.dtta.tw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
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