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最快5月底上路,未來看診不再有「免錢領藥」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最快5月底上路,未來看診不再有「免錢領藥」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衛福部初步規劃部分負擔調整方向,包含擬取消百元以下藥費與慢箋免部分負擔,將收費40至200元;取消檢驗檢查費免部分負擔,將收取50至200元;急診部分負擔也將調整提高50至250元不等。

衛生福利部繼今年1月初調漲健保費率後,健保署近日證實已將藥費、檢驗檢查,以及急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送至衛福部待部長核定,情況順利的話最快於5月底上路。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昨(24)日則聯合多個醫事團體到健保署抗議,表示多次調漲醫護相關給付費用,基層醫護血汗的情形卻不見改善。他們也指出參與健保給付的會議代表有數名委員連任多屆,且未納入基層醫療勞工代表,呼籲改善會議成員組成。

藥品不再有「免錢領藥」,檢驗檢查調整版本待陳時中拍板

《自由時報》報導,全民健保藥品、檢驗檢查及急診部分負擔研擬調整,衛福部長陳時中23日證實部分負擔提升與分級醫療是健保改革的主軸,但不會增加低收和中低收入戶負擔。對於部分負擔新制,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表示,若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預計最快5月底上路。

衛福部初步規劃部分負擔調整方向,包含擬取消百元以下藥費與慢箋免部分負擔,將收費40至200元;取消檢驗檢查費免部分負擔,將收取50至200元;急診部分負擔也將調整提高50至250元不等。

《ETtoday新聞雲》報導,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部分負擔調整方案23日晚間已送進衛福部,等待部長核定。目前藥品部分負擔上限200元,100元以下免收費,新版方案則改為「全需收費」,只是改為300元以下加收40元,之後每增加100元再多收20元,上限一樣維持200元。李伯璋表示,目前有70%病人都是「免錢領藥」,未來都需負擔40元,希望以此減少民眾藥品浪費,逐步弭平醫界對「買一顆藥比買一糖果便宜」的詬病。

李伯璋另提到,檢驗檢查也一改完全免費規定,加收部分負擔50至200元,健保署也訂出兩個版本,一為與藥品部分負擔相同,依照級距訂出基本價;另一版本則為依照基層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一口價」,但起始費用與級距則要待部長核定後一併公布。

《Newtalk新聞》報導,而針對慢性處方箋若有部份要取消免費,是否會造成中低收入或低收入負擔?陳時中則表示,原則上慢箋藥要不要取消的部份還在進行討論,但所有要增加相對分擔藥物的費用,他保證中低收跟低收戶都不會增加。

專家:減少醫療浪費效果有限,切忌對弱勢產生就醫障礙

《蘋果日報》報導,前衛生署(衛福部前身)署長楊志良則說,健保署今年調漲費健保費率至5.19%,健保財務可以再拖一陣子,但調漲藥費部分負擔、檢驗檢查費用等,對改善健保財務幫助不大,只能改善公平性及減少醫療過度使用,雖然部分負擔增加費用不多,但務必確保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的就醫權益,切忌產生就醫障礙。

至於健保署研擬取消慢箋免部分負擔,恐影響慢性病患就醫權益,楊志良認為,衛福部一方面希望慢性病患按時服藥,以節省醫療支出,另一方面則期盼降低不合理的慢箋藥費,建議衛福部應針對慢性病患者進行研究,了解取消藥品免部分負擔後帶來的影響,才能研擬妥適的配套措施。

《聯合報》報導,政大財政學系教授連賢明認為,開源和節流是兩個目的,漲保費與減少浪費並不衝突,台灣部分負擔偏低是事實,但要解決醫療浪費,必須調控醫病雙方的行為,得同時考慮消費者、醫療供給者、健保署、政府政策。若光是靠部分負擔處理消費者,減少浪費效果很有限,因為醫療不同於一般商品,不是越便宜越吸引人,期盼能看到政府提出更完整的方案及評估報告,才能確實評估其影響。

醫事團體抗議血汗勞動未改善,健保決策委員未納基層勞工代表

《ETtoday新聞雲》報導,健保調漲保費、醫護給付費用,基層人員卻痛批「看得到、吃不到」。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昨日聯合18個醫事團體到健保署抗議,增加的醫護給付費用是流到「醫院大水庫」,基層醫護血汗不見改善。工會另提到,決定6000億健保費如何分配的「共同擬定會議」,長期由少數團體把持,呼籲衛福部應修法,「打開醫療勞工參與健保的一扇門」。

醫療工會健保署前抗議(1)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多個醫療工會代表24日前往健保署舉行記者會抗議,揭 露健保漲價2大盲點,要求改善醫護人員血汗工作環境 ,健保署長李伯璋(左)出面接下陳情書。 中央社記者鄭清元攝 110年2月24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常務理事曹芸華護理師痛批,護理費在過去10多年來共有6次調漲,漲幅至今年達28.9%,但護理師的勞動條件無明顯改善,人力不足的根本問題仍未獲政府重視。

《三立新聞》報導,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會員代表曾培琪醫師則表示,決議健保政策的族群包含專家學者、政府醫療機構代表,調漲健保的重要決定是由「全民健保會」所決定,至於如何提高給付由「共同擬訂會議」來議決。

她說,經調查發現,會議代表長期由若干團體輪流擔任,僅有的方式微求民間代表甚至有數名委員連任4屆的狀況,直接達反健保會組成辦法,認為目前各項會議仍欠缺屬於基層醫療勞工的代表席次、甚至要想列席都被健保署官員拒於門外。曾培琪直言,這缺乏民主精神,阻礙健保行政方面。

《自由時報》報導,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籌備小組召集人趙麟宇更進一步認為,針對醫院經營管理、財務策略問題,應制定《醫療法》及其他相關規定,明確規範財團法人醫院、私立醫院應設置「勞工董事」職位,並且醫院盈餘優先回饋勞工及增聘人力。

趙麟宇也強調,醫療工會成員都是基層勞動者出身,最能了解錢應該花在刀口上,才能真正實現衛福部長陳時中所說的將健康視為一種投資,讓民眾多繳的健保費用,轉化成實際的醫療品質。

《聯合報》報導,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體制確實有需要改革之處,像是護理費用,過去醫院皆會成立專款,給予護理人員使用,但是後續則取消專款,導致費用流進醫院大水庫,無法直接回饋基層,他認為部分將會再與醫界溝通,不過健保會的組成並非他能決定,但相信這次的陳情,衛福部也會聽見,讓部來做考量。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