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投書】《無聲》之後:為什麼性侵事件總能被長期隱瞞?

看完《無聲》後,大家心中或許都會詢問,政府是否需要對社福機構加大調查,並訂定更完善的法律,讓加害者以及漠視的人受到更該應有的處罰? 看完《無聲》後,大家心中或許都會詢問,政府是否需要對社福機構加大調查,並訂定更完善的法律,讓加害者以及漠視的人受到更該應有的處罰? 圖片來源:《無聲》劇照。

被稱為台版《熔爐》的電影《無聲》,取材自10多年前台灣南部發生的一起啟聰學校性侵案。2005年,一名女學生在學校被學弟性侵,向老師反應,老師卻視而不見,直到幾個月後女生的媽媽發現不對勁,向人本基金會求助,才揭開這一系列的校園性侵事件。

事情的細節,相信大家從新聞報導中都已經看過不少。而我思考的則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我們又可以如何解決?

為什麼發生了性侵這麼嚴重的事,卻可以隱瞞這麼久?

檢索報導,我們會發現:雖然整個案件是從2005年的一起性侵案開始被注意到,但其實早在30~40年前,就可能已經有類似的狀況。也就是說,性侵根本是已經長期發生在學校裡的事。

在那個年代的台灣,一般人對身心障礙者並沒有足夠的認知,難免會有歧視,也很可能抱著「反正他們也不能向誰說,我就裝作沒看到,免得麻煩」的想法。當時相關法律也還不周全,《性別平等教育法》要到2004年才公布,再加上性教育不足,長久累積下來,就成了大家都知道卻不說的「潛規則」。

另一方面,要說出自己被性侵本身就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根據2017年11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布的一項數據,全世界約有1,500萬的青少女曾經遭遇強迫性行為,卻僅有1%會求助。說出口不僅是揭露自己難以面對的隱私痛苦,還要面臨可能被貼標籤、被以異樣眼光看待的恐懼。如果加害者是有權力的人,更可能會面臨其他人的質疑:「他是老師欸,怎麼可能會對你做這種事」、「一定是你自己做了什麼,才讓人這樣對待你」。加害者也有可能以自己的地位威脅對方,再加上學校息事寧人的處理方式,長久下來學生也學會自己默默承受。

電影中有一幕,飾演老師的劉冠廷質問校長:「我從來沒有看過你對學生比過手語,你真的會手語嗎?」作為教育者,理當應以理解學生、教導學生、幫助學生為重心,然而有些老師們工作久了,會失去一開始的熱情,上層沒有做好管理,就可能會發生職業疲乏。每當發生一件性平案件,就會有一大堆的文件要處理,要跟教育部、社會局聯繫,甚至要上法院,更別說需要長時間輔導兩方學生,工作量非常大。要是學校常常發生這種事情,因職業疲乏而懶得處理,並不是不可能的狀況。

那麼,事情究竟是用什麼方法被隱瞞的呢?在《性別平等教育法》公布以前,法律並未規定學校在碰到性平事件時需要強制召開性別平等委員會,再加上當時台灣對於「性」這個話題相當封閉,事情發生可以找家長私下解決,學校也會以「為孩子的前途著想」等各種理由,不希望讓事情擴大。那時的情況大概是這樣被隱瞞下來的。當然,學校裡面可能還是會有正義之士,對這樣的做法感到不平。可是當周遭同事漠視、上層施壓,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很可能也只好跟著噤聲。

啟聰學校的事件,是否只是冰山一角?

事情發生後,學校改善了許多硬體設備,從原本的大通鋪改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廁所也設置了求助鈴。但這些加害者學生跟受害者學生是否有得到心理輔導?學校長久以來的陋習,又是否真的有改善?

一如許多人的懷疑,我也覺得被報導的事件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不妨想像一下:假如一家孤兒院發生性侵事件,而機構有意隱瞞,那位被性侵的孤兒該向誰求救?他沒有家人為他發聲,聰明一點的孩子,或許可以向讀書的學校或警察局求救,但他終究要回到孤兒院裡,在成年離開那裡之前都可能被指指點點,要承受排擠和冷落。這樣想一想,好像真的還不如隱瞞下去。更不用說身心障礙者,可能因為各種困難而不知道怎麼向外界求援。

在南韓的事件中,老師得知真相後向當地的身心障礙諮商中心舉報,與民間團體一起為受害者討公道,但校長動用人脈、公款,與受害者家屬達成和解,反而汙衊吹哨者才是加害人。判決時,涉案老師只被罰款約2萬美元,校長罪名也被撤銷。之後發生的是吹哨者老師被革職、曾經為受害者說話的老師減薪、涉案老師繼續在學校任職……直到這個故事被拍成電影,促成相關法規的訂定,涉案老師才被改判為入獄12年、公開身份10年以及加裝電子手銬10年,學校則被關閉並由政府接手。

而在國際上,這類的事件發生後又如何處置?2018年8月美國賓州揭露該州300名神父在過去70年間累積性侵了上千名兒童,其他16個州也開始調查神職人員性侵案件,查出更多性侵的案件,並開始立法修正原本有利於加害者的法律,比如延長法律追溯期,讓更多長大後的被害人有勇氣提出告訴。2016年在阿根廷的啟聰學校也有受害者出面控訴2位神父以及校工長期在校內宿舍及廁所猥褻甚至性侵學生,還有多位校內職員也涉入此案。最後2位神父分別被判處42及45年有期徒刑,且被終生褫奪公權,而學校也已經關閉。

回到台灣的《無聲》,我們的政府是否需要對社福機構進行加大調查,並訂定更完善的法律,讓加害者以及漠視的人受到應有的處罰?我相信,這也是看過電影的人共同的期望。

(作者為路得啟智學園企劃。) 

瀏覽次數:3006

獨立評論

每週四,精選觀點直送信箱!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

編輯推薦

延伸閱讀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