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熱文

「空污又低薪,以前才不想回來」工程師返鄉買房,高雄哪裡變了?

「高雄輸台南」、「日月光一半是外勞」,這是刻板印象中的高雄。但其實,楠梓已從移工工廠,升級為有機械手臂的智慧科技園區,科技業在高雄的投資金額飛漲,也帶動薪資,養出一批「小新貴」。

日月光-高雄-台積-中鋼-楠梓-科技新貴 點燈的遊艇如星曳,與散裝貨輪、巡防艦、觀光郵輪錯身,很多人忘了這泊滿大船的高雄港,其實是台灣科技業的源起,曾位居世界貨櫃吞吐量第三大。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其他

「高雄怎麼連台南都輸,哪時候開始的?」

「台積電進駐南科那一刻。」

去年9月,PTT上出現一篇文章「高雄怎麼連台南都輸」引發熱議。

網友感嘆,「台積不來,一堆人通車跑去南科工作,以前引以為傲的中鋼每況愈下,高軟、高科薪水能看的科技公司一家也沒有,房價慢慢被台南追上。」

然而,高雄不是還有日月光嗎?

這家台灣第二大半導體公司,總部就在高雄的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原加工出口區)。

近幾年高速成長之下,日月光在高雄已有2萬5000名員工,取代中鋼成為當地第一大雇主,在旺盛的半導體買氣催化下,日月光去年大賺超過275億元。

這難道不會為高雄創造出一批科技新貴,繁榮地方經濟?

「大半是外勞啦,」楠梓區前市議員、台灣環境教育協會理事長張豐藤說到日月光,直接嗤之以鼻,這的確也是周邊居民、里長對日月光,以及其所在的加工出口區的刻板印象。

平心而論,日月光高雄廠雇用的外籍移工的確不少,約3500名,但這僅佔高雄全體員工14%左右。

真正佔「大半」的,是生產線作業員。根據2020年日月光投控CSR報告書,日月光生產線技能職員工高達53%。

高雄最大雇主,年薪只有台積三分之一

勞力密集的結構,反映在薪資。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非擔任主管職務之全時員工薪資」資料,去年台積每名非主管職員工,平均年薪約237萬元,日月光則約80萬元。

廣告

這數字,僅及台積的三分之一,的確反映出封測業被稱為「半導體業藍領」的殘酷現實。

但換個角度看,這數字已較日月光兩年前的薪資水準高出7%,每位員工年薪增加5萬4000元,這在薪資停滯許久的高雄,很是顯眼。

背後,代表日月光以及所在的楠梓園區,一場方興未艾的轉型升級。

受惠者之一,37歲的日月光自動化整合部主任工程師邱士城,與一批新生代「科技新貴」,可望改變外界對這家全球最大封測廠的刻板印象。

圓潤的臉戴著斯文的細框眼鏡,邱士城每天開著新買的日系高級車Infiniti到楠梓園區上班,眼前是日月光高聳的K7、K21、K23、K24綠建築群大樓。

「我十年前剛進來時,日月光真的是一間『加薪很困難』的公司,」邱士城不諱言。

日月光升級,不再是工廠

他畢業自台南的興國管理學院資管系(現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一開始只是最基層的整合工程師,薪水2萬出頭,工作內容很單調,都在「key-in」(鍵入資料)工廠報表,登錄作業人力。

廣告

日月光工程師邱士城十年前進來時,日月光很難加薪,但現在他升職,公司也跳脫工廠感。(日月光提供)

邱士城隨後去念在職專班,取得高雄大學電機碩士,強化能力之際,也正好趕上公司的高速成長期。

日月光先進製程不斷擴張之下,他協助智慧工廠導入物聯網、機器人,不但快速升遷,薪水漲了好幾倍;代步工具,也從摩托車,一路換到高級進口車。

「我剛好站在這個時機點,運氣好、也待得久,職等一直上調,公司在轉型,我也在轉型,」邱士城說。

日月光資深副總經理周光春表示,日月光力求今年底完成第18座智慧工廠,明年再興建7座,共25座智慧工廠,要讓楠梓變身真正的高科技園區。

廣告

已在日月光待了28年的周光春告訴《天下》,自己坐計程車時,司機向他質疑日月光用智慧工廠取代人力,導致工作減少,「我問他,你希望你孩子大學畢業,是到工廠當操作員、還是工程師?」

他告訴司機,「這就是我們為你兒子做的準備:培養更高科技的人才。」

當工廠的景象從滿滿作業員,變成機器人來回移動的智慧工廠,高雄也開始出現真正的「科技新貴」。

邱士城所在的日月光K21至K24玻璃帷幕現代化高樓,十年前同一場址是生產電視和收音機外殼的榮民塑膠工廠。

現在,裡面已經是不輸給竹科的舒適空間。邱士城工作累了,會到公司內的遊樂間玩XBox、PS5放鬆,或到健身房運動,「公司已經跳脫工廠的感覺,」他說。

星巴克來了,沒倒還常客滿

另一個指標,就是——星巴克終於來了。

廣告

五年前,楠梓進駐第一家星巴克,日月光工程師額手稱慶之餘,「大家都擔心它在這裡活不下去,因為咖啡單價高,」邱士城說,但現在,他跟同事只要一加班,就會到星巴克順手帶一杯,「裡面還常常客滿。」

楠梓園區有4萬員工,其中日月光佔了六成,而且,最新的楠梓二期,更幾乎是「日月光專屬」——九成用地由該公司承租。

「在日月光帶動下,園區封測產業出現群聚效應,投資大、成長快!」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副處長劉繼傳表示,楠梓園區去年營業額2108億,較十年前成長41%。

楠梓地方大老,前市議員黃石龍親眼目睹這場科技新貴「噴發」的過程。他說,楠梓二期完工時,周邊一棟棟高層住宅都造成搶購,「起一棟,就賣掉,又起一棟,又賣掉,都外地的來買,」他感嘆。

廣告

「有帶動(地方經濟)啦,」黃石龍補充。

近十年來,日月光陸續在高雄投資736億元擴廠。

而且,日月光投控執行長吳田玉之前表示,即將展開第三園區開發計劃,預計再雇用8600名員工,形同擴編三分之一。

「日月光希望帶動高雄更好的群聚效應,有信心在外爭世界第一、在家裡贏得鄉親們的驕傲,」吳田玉說。

事實上,2018年,科技業投資高雄的金額便衝破四百億元大關,首度超過石化、鋼鐵兩大產業,正式成為高雄經濟的火車頭。

群聚小新貴:工程師返鄉買房

日月光擴張、轉型,做先進封裝,也讓高雄科技群聚出現暗潮洶湧的質變,一群擁有高技術、高獲利能力的日月光協力廠,順勢竄起。

例如,位在路竹科學園區(正式名稱為南科高雄園區)的上櫃自動化設備商萬潤。

「我們長期跟日月光配合,日月光要自動化設備,第一個想到我們!」萬潤董事長盧鏡來,第一份工作就在楠梓的元老封測廠飛利浦建元電子。

盧鏡來曾與日月光合作開發半導體錫球檢測設備、黏貼設備,成功說服蘋果用在iPhone的指紋辨識晶片封裝,替代昂貴的日本設備。

「我們是研發型公司,都在跟客戶一起做新的東西,」盧鏡來說,公司70%都是研發人員。

研發工程師需求增加,也會吸引當地人才回流,上市半導體測試介面供應商穎崴工程師陳冠忠是個代表。

高雄鳳山人的陳冠忠,海洋大學電機工程系電波組碩士畢業,從小看加工區工人穿梭如織、目睹暴雨天工廠夜半偷排廢水、空氣中總有「很臭的味道」。

「以前才不想回來,」他說,光是空污和低薪就讓他卻步。

陳冠忠畢業後到竹科網通廠啟碁研發了幾年天線。後來聽同學說,高雄封測產業崛起,需要懂電路的人才,他決定「嘗試不一樣的東西」。

穎崴位在楠梓第二園區、對面就是日月光工廠,這家生產探針和IC測試座的公司,董事長王嘉煌曾在日月光子公司福雷電子工作十年之久,2001年自立門戶。

封測崛起,大樓蓋起來

5G、AI、電動車及物聯網裝置需要更高頻、高速的晶片運算能力,王嘉煌看準封裝和測試將分工更細,公司就專門生產用來測試IC晶片的測試座、彈簧針,協助解決IC須因應更高電流、電壓,且要求低損耗等技術。

穎崴工程師陳冠忠坦言,以前才不想回來,「空氣中總有很臭的味道。」如今他薪水跟之前在竹科差不多,看好產業有大未來。(王建棟攝)

果真因半導體發展快速,封測需求加大,穎崴陸續獲日月光、超微(AMD)、輝達(Nvidia)訂單,近兩年連賺逾一個股本,去年6月市值攀上179億,成興櫃股王,今年上市。

陳冠忠成為半導體風口的新貴,「我來穎崴一年,薪水加到跟之前在竹科差不多,」他笑得含蓄,不想透露年薪。

但他在夢時代附近買的新房,入手時每坪十多萬,現在已經漲到每坪20幾萬,「巨蛋附近現在每坪還喊到40幾萬,楠梓那邊一棟棟大樓都蓋起來了!」

他驕傲地說,竹科人以往被視為高科技、高雄就只是加工區,形象終於翻轉,現在他每天跟輝達、超微等國際頂尖客戶開視訊會議,用英文討論未來因應高速運算、電動車晶片的測試座研發,不只薪水提升,核心技能、國際舞台也大擴展。

美商英特格台灣總經理謝俊安,就看好台灣半導體群聚及人才潛力,將在台建立亞洲最大製造基地。

鐵鏽帶轉型、日月光擴廠、半導體願景,環環相扣帶動園區營收增加、外商投資、房價走高、人才回流。

短短幾年,在台積進駐之前,高雄的氛圍已大有改變,從過去重工業主導、污染嚴重,現在已隱隱有幾分「高科技城市」的味道。

「就看台積能不能也來高雄了,」北漂又返鄉的陳冠忠一臉期待,「我覺得身在的地方和產業,還有很大的未來!」(責任編輯:曹凱婷)

【更多精彩內容,請購買《天下雜誌》731期「台積電翻轉鐵鏽之城」

相關熱門主題
台積電翻轉鐵鏽之城
《天下雜誌》731期:台積電翻轉鐵鏽之城
《天下》獨家取得報告,最大污染場址,將變台積高雄新廠。捷運連起的四個園區,可望吸引數萬科技新貴,建商也搶進。這次,高雄真的要發大財了?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2030年臺中時空膠囊:打造環保低碳新城市!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