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芳 - 如何處理校園兒童性侵個案|護苗信箱

更新時間:12:30 2023-07-26
發佈時間:12:30 2023-07-26

張教授:

最近學校內發生了一宗兒童性侵犯的個案,我是6歲受害人的班主任,事件雖然告一段落,但涉事的7歲侵犯者至今仍不肯承認錯誤,受害人亦出現情緒不穩和不肯上學的情況,我應該如何協助受害人走出來?對於侵犯者,又應強行對他進行正確性教育嗎?

某學校的老師上


張教授答:

協助受害者的處理方法:

1.家校合作:向受害同學和其家長表明事件非受害者的錯,鼓勵家長和子女一同面對事件帶來的創傷,多聊天和多做有益身心的活動,如跑步、踏單車或郊遊等,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例如社工或心理學家。

2.持續跟進:你可通過電話、家訪或會面,關心學生的身心情況。邀請學生參與學校課餘活動,讓受害者多接觸其他同學和校園環境,逐步適應。

3.安全校園:你要留意侵犯者和受害者的接觸,並盡可能減低他們見面的機會。

協助侵犯者改過的處理方法:

1.建立關係:侵犯者可能基於不同原因而否認侵犯行為,出現反抗的心態。不要在沒有證據下斷定侵犯者的罪行,待侵犯者願意傾訴時再指導正確的性知識和態度。

2.專業協助:鼓勵侵犯者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例如找駐校社工傾訴,探索性侵犯背後隱藏的問題,例如家庭問題、自尊心和人際關係。

3.全校性教育:性教育內容可以是兒童性侵犯、面對性侵犯的應變措施、青春期身心變化、互相尊重、學懂拒絕等。

校園性侵犯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如有疑問,歡迎致電「護苗綫」與職員聯絡。

(歡迎讀者就有關兒童性侵犯的問題,致電由護苗基金設立的「護苗綫」:2889 9933,接聽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晚上6時)


本欄由護苗基金執行委員會委員、美國德州休斯頓大學社會工作研究院張錦芳教授解答。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3年7月26日教育版專欄「護苗信箱」。


延伸閱讀:

張錦芳 - 母親帶同兒子入女更衣室|護苗信箱

張錦芳 - 被家人侵犯,影響更大?|護苗信箱

張錦芳 - 大人作風開放對孩子的影響|護苗信箱

張錦芳 - 孩子之間「性侵犯/性遊戲」的原因|護苗信箱

張錦芳 - 如何保護幼童免受照顧者侵犯|護苗信箱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