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習慣|閱讀分享

這本書翻譯的中文書名看起來真的是超硬的,感覺就不太好讀,但是其實英文就翻成Impact players. 其實這本書是在分享為什麼有些人在職場就比較容易被看見?比較容易被升值?這些人到底有什麼心態上的特點?

但是別誤會了,這本書『並不是』要讓我們要更努力工作,而是在分享有哪種心態和習慣是這些具有影響力的人的共通點。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較容易被升職?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較容易變成領導者?

作者分享,其實大家的工作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就是有幾個比較特別的心態,會讓某一部分的人在職場在特別突出,特別容易被看見。

作者把工作上常見幾種貢獻者分成幾類:

  • 高影響力貢獻者:在工作上展現超群價值和影響力的人
  • 一般貢獻者:聰明、有能力、工作表現不錯(但不是特別好)的人
  • 低貢獻者:聰明、有能力,但表現低於他們的能力水準的人

而這本書主要就是要討論高影響力貢獻者,到底有什麼做法跟心態跟大家不同?

💡做需要的事

高影響力貢獻者不會侷限在他們職責應該要做的事情,他們會大膽的超越職責的工作。當大家都做自己的事情時,高影響力貢獻者則做需要做的事。讓自己派得上用場。

當我們發現需要解決的問題,並讓自己對組織有用,我們就能增加自己的影響力。當我做最重要的事,我就最有價值。

高影響力貢獻者工作的流動性比大多數人都高,他們可以在策略與技術性角色中轉換,工作範圍不受限。他們會習慣在正式的職務範圍外工作,以解決問題和實現價值。

對我來說,這一點超級有啟發。我覺得我之前會一直陷在『這是我的工作職責嗎?』然後我下意識會覺得這不該屬於我的工作,我不能也不該去碰。但是,仔細想想,越是在成長中的公司,職責其實會越劃分不清楚。我們應該把自己定位在更高的位置去看整個工作,讓自己有價值。

💡搞懂遊戲規則

高影響力貢獻者有個特色,他們很了解組織目標,也了解整體遊戲規則,並且解讀沒有明說的文化。

最重要的事,他們除了組織的人重視什麼之外,也知道領導人重視什麼,並且把它也變成對自己重要的事。他們會觀察上級經理人,他們看到的上司不只是要求很多的上司,他們也會看到上司背後的挑戰、侷限和良善的意圖。他們會找到『什麼是最重要的事』(What’s important Now)

對組織來說,每年甚至是每一季的目標都是不一樣的,有些時候是追求成長,有些時候是追求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察覺到什麼是現在『最重要的目標』,而且把這個目標變成自己的工作目標。

我覺得有一點很重要,在看上司的要求時,會看到背後的良善意圖,所以有些要求會變得合理。我覺得我們有個誤區是容易把上司跟下屬變成對立面,但是卻忘了我們是在同一艘船上,追求同一個目標。

💡灌注熱情在工作上(而非興趣上)

高影響力貢獻者工作不是為了個人的興趣,而是滿足組織未被滿足的需求。

如果想要過的快樂,就別追求你的熱情,而是要解決問題。

高影響力貢獻者藉著投入最大可以發揮最大功用的地方,投入工作,會發現工大的機會,並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這點跟之前深度職場力裡面提到的,從「追尋熱情」轉變成「鍛鍊實力」,先不找完美的工作,而是把工作做到完美,然後你會因此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有異曲同工之妙。

延伸閱讀:深度職場力

💡站出來,退下去

當高影響力貢獻者發現問題時,不確定由誰領導時,他們會站出來領導。他們解決完問題後,就會退下領導的位子。這是我覺得這本書最精華的主張之一。

他們不需要正式授權就可能接管團隊或任務。他們帶領團隊,也把其他人推上舞台,等到情況變好,他們會轉移領導,並退下去。

仔細想想,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有些人有點討厭,多半是因為有些人你可以明顯知道他們是在追求權力,而非追求『把事情做好』,這種隱約的氛圍是察覺的出來的。但是當高影響力成員站出來後,當事情做完後,他們會退回去。他們追求把事情做好,而非權力。這種領導是流動性的,所以會讓團隊成員更容易追隨並信服。

如果你想最大化你的價值,那就尋找未引起注意的問題,並採取解決他們的行動。尋找領導真空並填補他們。永遠不要要求別人允許你領導,只管領導就對了。

💡堅持到底

高影響力貢獻者往往有把事情做完的特性,他們隨機應變,把事情處理完才會離開。

完成工作對他們來說,具備韌性(從困難迅速恢復的能力)和堅持到底(持續追求成就)。當他們被告知不能這樣做的時候,他們會問為什麼不能,並從『不能』開始尋找前進的路徑。

他們會完成整件工作,並且在完成之後還加碼一些額外好處,例如提供一些可預測的預測性和加值服務。遇到問題,他們會留下來稱擔責任,並且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

💡尋求機會並調整

高影響力貢獻者比其他同事更快順應變化,把新規則跟新目標看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當其他人設法讓改變最小化時,他們會學習並順應改變。他們面對挑戰時,會很快並充滿渴望的學習,對新想法抱持好奇心跟保持開放的態度。相信自己有價值,能夠成長和進步。他們會接受回饋,改用新方法,從失敗中學習,不會讓失敗往心裡去,並且向每個人學習。

💡讓工作變輕鬆

跟高影響力貢獻者工作有種特性,就是把工作變簡單,他們讓別人節省工作時間、不會讓事情過度複雜,減輕別人的負擔,並且習慣伸出援手。他們會讓事情變輕鬆,帶來輕快的氣氛,並且有人情味,是那種你想跟他工作的夥伴。

你有沒有一種工作夥伴是你會想跟他一起做很複雜的專案?只要跟他在一起,不管在怎麼難的事都會迎刃而解,而且他覺得不對大呼小叫的抱怨。這就是高影響力貢獻者的特殊性。

例如他們能清晰的說出想法,或是在報告中增加摘要; 再轉寄一封長長的電子郵件給同事時,會習慣提供討論內摘要,並簡短提出問題或請求。能跟他們一起工作就是很開心。

這本書不僅僅分享了高影響貢獻者的心態與工作方式,在這本書的後面還分享了如果你是領導者,你要怎麼在你的團隊肥養高影響貢獻者。

  • 定義現在最重要的事:需要協助團隊發現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分享最優先的代辦事情是什麼
  • 重新定義領導:不是會有永久的領導,而是採取專案式領導法,
  • 要求團隊要堅持到完成工作為止:我們要要求做完現在這個專案才可以進行到下一項
  • 批評工作而非批評他人:提供績效的資訊而非個人批判
  • 說出你欣賞什麼:有人做了很棒的事情,說出來,讓他們知道你在乎

高影響貢獻者會全心全意投入自己最能發揮能力的工作,藉由積極地扮演他最被需要的角色,找到一個更大的使命,和可能是她真正的使命。他們有一種管家心態,發自內心想要讓事情變更好,為了自己也為了其他人,願意讓事情變得更好而承擔責任。

對我來說,作者提出的心態也讓我重新審視了所有的工作心態,有些工作的作法可以再調整,有些事情其實可以做的更好。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工作心態,我到底離高影響力貢獻者還離多遠?有什麼心態是我可以改變的?

作者強調,這不是贏家和輸家的比較,高影響力貢獻者區別在於工作方法的分類,而且不是一場贏者全拿的的競賽。也不是更努力工作,而是更有目標性的工作,高影響力貢獻者更加專注,而且避免工作耗竭。

這本書讓我看到職場的另外一種做到更好的可能,也知道可以朝哪個地方去邁進,推薦給大家。

快速連結:這裡買

Share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