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安秀》教室以外,更真實的學習;讓孩子在服務中,練習面對衝突與挑戰

這樣的機會,其實家庭比較難給予,在同儕生活中,就讓孩子去歷練看看,那是教室以外,更真實的學習。

在家裡迎接一大兩小(國小女兒放學)回來,剛進門,水果姐就氣呼呼的跟我說:「我真的是氣飽了!」

哇,什麼事這麼嚴重?我看了可樂果妹妹一眼,不會是這位小可愛招惹到姐姐了吧?

問姐姐怎麼回事?她開始連珠砲的告訴我,讓她「氣飽」的是什麼事。

 

原來是她執行「糾察隊」任務時,被「不服管教」的小朋友給嗆了。

就放學時有一位小朋友不好好排隊,在玩校門口旁的酒精器,她提醒對方好好排隊,以及往內靠避免危險,那個小朋友回她:「豬八戒!」,這讓我們家很少聽到這字眼的姐姐崩潰了。

聽她比手劃腳但又很生動的講完這段,我覺得她好可愛呀!不過這時候,正是好好談談「服務」這件事,該具備什麼心理素質的時候了。

我跟她說:「要當糾察隊服務大家,或者管秩序,就要有胸襟接受不服從的同學啊!」

她癟癟嘴。

我問她:「妳有口氣好嗎?」

她說:「還可以吧,我沒有兇他,我只是教他不要玩酒精,然後往內站一點比較安全。」

我拍拍她:「那就好啦,妳把工作執行得很好,對方不夠禮貌的話,妳就不要放在心上。」

然後補了一句:「對方是不是低年級?高年級生氣的字眼應該不會是豬八戒!」

她說是。

我說:「那不要跟低年級生氣了吧?你是大姐姐了,心胸格局不一樣了咩,有持續規勸小朋友注意安全就好了。」

 

服務,本心一定是好的

服務,不會一帆風順,遇到各式各樣的挫折、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惡意的抵制,都是可能的。

很多中小學都還保有著「糾察隊」和「自治市」,兩者不太一樣,但都是由學生來服務大家。我覺得若有機會,讓孩子去接觸看看不錯:

第一:有機會知道一個活動,或一件事怎麼進行。

第二:學習服從跟接受帶領。

第三:學習服務,以群體利益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第四:收斂自我,也學習怎麼體諒別人。

這樣的機會,其實家庭比較難給予,在同儕生活中,就讓孩子去歷練看看,那是教室以外,更真實的學習。

這學期一開學,五年級的水果姐問我她可以參加糾察隊嗎?我說我沒有意見,只要她斟酌時間跟體力,以及要接受隊上學長姐的帶領。

前幾次,她總是興高采烈的回家,跟我分享她值勤了什麼事,幫了學務處老師什麼忙。我頂多叮嚀她注意安全(尤其在維持放學路隊時),至於她偶爾唉一下很累,就沒有多理會了,因為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所以,今天她遇到這小小挫折,被低年級的小朋友給「嗆」了,我覺得蠻好的呀,在服務中,練習被挑戰後的調適、轉念、擴大心胸。

當她學會在職務上堅守立場,但和善表達,而且情緒不受影響,我相信她的成長,又悄悄更進一步了。

 

 

圖片提供:顏安秀

數位編輯:黃晨宇

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
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

延伸閱讀

★填問卷
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