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一句 " Ciao ",要如何赴義大利交換?──為期兩個月的瘋狂學習,體會到「英語真是太簡單了!」

2018/09/03
7263
只會一句 " Ciao ",要如何赴義大利交換?──為期兩個月的瘋狂學習,體會到「英語真是太簡單了!」
透過語言文化,為旅行作準備

整個暑假,我幾乎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旅行做準備。

事情是這樣的:今年 3 月,在我們學校的交換學生申請截止前一週,我臨時下定決心參加申請,幸運的成功入選,今年 9 月,將前往義大利交換半年。這個決定來得突然,隨著成功申請的喜悅後,極度的焦慮便隨之而來。

首先是金錢壓力,雖然早已預算了交換花費,並為此申請了各種補助,但面對歐洲的高消費水平,我還是感到很不安,於是我開始瘋狂打工、瘋狂的賺錢。

另外,義大利使用的是義大利文,但我只會一句 " Ciao ",就跑去申請交換生了。為了讓自己能有些義語基礎,我決定利用暑假,著手學習義語。

圖/Shutterstock

為高效學習,加入語言密集班

我所交換的義大利學校,提供國際學生的義語課程,但是幾乎都是用英語教義語。我想,如果用我不熟悉的英語,來學習另一門全新的語言,也許理解會很辛苦,學習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我打算在台灣就先開始學習。

我知道我在短時間內能學到的有限,難以馬上和義大利人對話,所以我設下的目標是:希望能趁暑假,了解義大利語基本的文法規則、發音。有了些基礎後,剩下的再到交換學校以及生活中學習。

白天,我報名了義大利語密集班,晚上則是在打工中度過。

密集班裡,大多都是像我一樣 9 月、10 月要去交換、遊學、念書的同學,前來「臨時抱佛腳」。因為目的性強,上課的效率以及同學的專心程度,都比一般普通正規班級來得高。聽完文法後練習,又來一個新的文法、再練習,上課時間幾乎沒有時間喘氣。儘管過程辛苦,但對於要迅速掌握這門語言,效率的確很高。

台義教師,教學風格大不同

密集班的課程,由台灣老師和義大利老師交替上課,兩位老師的上課方式很不一樣,台灣老師的教法很符合台灣學生的學習習慣,義大利老師的教學則帶有「義大利性格」。

舉例來說:台灣老師很清楚該怎麼教台灣學生,他能用我們聽得懂的方法,替我們整理好規則,讓人很容易知道他下一步要教什麼,以及不同文法會在哪些地方使用。只要跟著他一步步來,就能漸進式的、清楚的掌握課程。

而義大利老師上課則帶了點「隨性」,沒有一開始就清楚羅列的學習步驟與規則之外,其風格獨具的板書更是讓我印象深刻──雖然使用的都是 ABC,但義大利人書寫習慣使用大寫字母,這讓看慣了小寫字母的我們,在抄筆記和理解詞語時,速度都會慢下來。

學習新語言,講求練習與複習

密集班一堂就是 3 小時,一週要上  5 天課。我從一個一句義大利文都不會說的人,到後來使用訂房網站和房東溝通時,可以簡單的用義語向對方自我介紹。儘管還無法理解對方的意思,但能夠使用一門新的語言和別人溝通,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我認為這就是語言的有趣之處。

上過密集班後,我切身的體會到「複習」之於學習的重要性。因為密集班每一天上課量都很大,如果一天偷懶沒有複習,隔天又要面對新的課程,很容易就會跟不上。尤其一開始上手一門新的語言,面對全新的發音、文法規則、陰陽性,大量練習顯得非常重要。只要一天怠惰了、沒有複習,隔天上課,我的吸收和理解就會大打折扣。

文化熟悉程度,是理解的關鍵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歐洲的語言。我想曾學習過歐語的人,不管是法語、西班牙語或德語,應該都有過類似的感想:「英語實在太簡單了啊!」這也是我在開始學習時最深刻的體會。

以義大利語來說,冠詞和陰陽性,再加上其中的縮寫,幾乎每種都有變化──這意味著得多背很多新的東西,英語的變化就沒那麼多,很單純、很直觀。這讓我在每一次學得很挫折時,都很想放棄歐語,轉而回頭繼續學英語。

除此之外,我認為對文化的陌生,也是學習的一個障礙。

學習日語或韓語時,因為地理和文化的距離相近,我們經常能接觸到相關訊息,甚至偶爾還會發現這些語言和台語有某些共通性,在理解時也就更為容易。

但歐洲離台灣較遠,一些歐洲音樂、電影,若沒有特別接觸,或搜尋相關資源,生活中幾乎很難碰見,也難以想像他們的生活,思考模式更有大大的不同,我認為這是學習歐語或其他「冷門語言」一個很困難的部分。

透過語言文化,為旅行作準備

龐大的學習量和課後複習,再加上打工,讓我的 7 月生活十分充實;我就像個輪軸,快速地旋轉。轉眼時間來到 8 月,在學習比較上軌道後,我的速度慢了下來,有了些閒暇時間去看看自己想看的電影,和網路上部落客撰寫的義大利遊記──我發現這是自己第一次這麼認真的想要去了解一個國家,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真的很熱愛義大利文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覺得機會難得。

現在因為交通方便,去一個鄰近的國家旅行很容易,但大部分的人對於旅行的準備,不外乎是看看旅遊書或上網查找資料,未必會針對語言、文化加以著墨。但經過這個暑假的義語學習,我想如果在旅行之前能學習一些當地語言、看一些當地的電影,並預先了解當地的歷史、藝術與音樂,旅行期間一定會對所見所聞擁有更深刻的感受,也會得到更多特別的收穫吧!

《關於作者》
謝茵安
世新大學新聞系四年級。熱愛自由、憧憬世界、嚮往遠方。前 20 年在同一個地方待太久、未完成的夢累積得太多,以至於長大後就不斷想要往外跑。曾到美國遊學、到湖南衛視實習,接下來準備到義大利當交換學生。希望能把感受化為文字,把經歷寫成故事。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林欣蘋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