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南亞生學編程  由YouTube「偷師」開始

時間:2018-05-02 03:15:26來源:大公網

  圖:艾生坦言起初完全無法理解課堂內容,在設計首個程式時,亦遇上不少挫折

  學習無分階層,基層小朋友都可以成為小小程式編寫員!13歲的南亞裔學生艾生,因為喜歡「打機」,一直想設計屬於自己的遊戲,可惜學校無教程式編寫,家裏亦無錢讓他報讀興趣班,只好在家裏看YouTube「偷師」,後來在老師介紹下,參加信和集團舉辦的「Go Code程式小先鋒」計劃,成功克服廣東話課堂的限制,編寫了首個屬於自己的飛行射擊遊戲,他希望日後繼續深造,並向3D遊戲的目標前進!\文:趙凱瑩 圖:趙凱瑩、受訪者提供

  在人人機不離手的時代,編寫程式是其中一項重要技能,但目前香港並非每間學校都有提供相關課程,即使有亦不會太深入,部分基層小朋友即使對編程有興趣,亦未能進一步深造。有見及此,信和集團自2014年起舉辦「Go Code程式小先鋒」計劃,為來自基層家庭的小四至小六學生提供免費程式編寫課程,冀助小朋友向上流動。

  屢敗屢戰不氣餒

  集團去年更為南亞裔兒童新增20個名額,艾生是其中之一。礙於課堂使用廣東話教學,艾生坦言起初完全無法理解課堂內容,在設計首個程式時,亦遇上不少挫折。他曾打算製作教長者運動的Apps,「在公園見到老人家做運動,覺得可以整個Apps教他們瑜伽球、跑步。」可惜,在製作過程中,因部分編碼錯亂,最終未能成功,艾生未有因此氣餒,很快又有新念頭,就是製作一個飛行射擊遊戲。

  他在網上搜尋不同資料,下課後便回家看YouTube「偷師」,由構思遊戲界面、飛機的樣貌,到編寫程式,令飛機可以郁動及射擊目標,全部是艾生一手一腳完成,雖然遊戲仍有改善空間,但總算是自己親手完成的作品,他仍感到實在的滿足感。

  整個學習過程中,除了學會整Apps,艾生還認識了多名本地朋友。「因為升班後剩低我一個非本地學生,所以嘗試識朋友,Jacky和Rex都是我的朋友,上堂時分享零食,又一起討論Apps的ideas,我們都喜歡足球,會一齊分享足球資訊。」

  態度積極好「諗頭」

  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三年級生余榮彥,是艾生的導師。他記得艾生起初的技巧不夠扎實,對於他能升班感到驚訝,同時大讚艾生「好叻仔」,認為他「諗頭多」、態度積極,不知不覺間令本地的學生更投入上課。艾生想法多多,常有好多「估佢唔到」的諗頭,余榮彥稱,「他有好多ideas,是其他小朋友想不到的,例如遊戲中的不同按鈕,大家都是用那些,他會想到其他設計。」

  艾生是2017年Go Code程式小先鋒的畢業生,但他未因此放棄程式編寫。他表示,希望可以再參加Go Code程式小先鋒的課程,繼續深造,目標是製作一個3D遊戲,他又形容今次課程是「life changing experience」,會繼續努力,追隨夢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